风也周庄,雨也周庄
风也周庄,雨也周庄
苏州我已去过两次,可说起周庄,也怪不好意思的,我只在今年五月底去了一次。我对周庄心仪已久,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是我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2003年还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么一个名声响亮而且异常美妙的古镇能不去一转吗,不去转悠一番那心中就会产生无尽的遗憾与失落。
在苏州火车站前的一家旅行社里,有个女服务员亲口对我说:“周庄与同里同属江南古镇,它们的区别是周庄商业气息浓厚一些,同里显得原始古朴一些,那里只有阒寂和宁谧。”同伴们就到底去同里还是周庄争辩了半天,最终一致同意去周庄,因为毕竟周庄的名气远大过同里。
那天天气多变,刚到周庄导游便下车去买门票,当时太阳还高挂着呢,游客们下车去方便时能感觉到强劲的风,那风能撩起人们的衣衫来。因怕太阳光灼烤,有些女游客挺娇气地撑起了遮阳伞。进入古镇的街道里转悠了不久,天就阴沉下来了,风也挺大,我惧怕会有大雨降下,天降猛雨那就很麻烦。大家跟着导游转古巷,游张府、沈厅,看双桥、富安桥、外婆桥,还去看沈万三水塚。许多游客在富安桥上来来回回地走,之前导游对大家说,只有在该桥上来回走上三次,你才能沾些富贵气。当今世界有谁反感且拒斥富贵呢,富贵是人们梦寐以求而不得的,不言而喻,导游紧紧抓住了游客们的心理。导游是个尽职尽责的女子,她讲得详细,费了不少口水和气力。当然具体的小景点里也还有别的讲解员负责讲解。我有些不耐烦,我是个喜欢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之人,约束与规范之于我无异于灾难和戕害,我便逃离了团队,一个人去游船码头及全福寺转悠。到了码头,天更阴了,风也刮得更为起劲,人不转过身去还真受不了。身后的树木在大风中使劲摇晃着身姿,垂柳的枝条随风起舞,还如同鞭子一样狠狠地朝旁边抽去,发出刷刷的响声。太湖湖面上白浪翻滚,后浪逐前浪,一浪高过一浪。一两只中型游船或迎着风浪而去或缓缓悠悠驶回码头。我只看了不多一会儿便去全福寺里瞎转。等同团众游客在导游带领下来全福寺转时我早从那里出来了。
接下来再去别的村巷里晃荡,周庄到处是水。五年前我也曾去过浙江乌镇,那里说是水乡其实没多少水可看,除了一沟泛着绿沫的水,别无所睹。要不是看了茅盾故居,我会后悔不已的。而作为水乡的周庄就多少有些名实相符。到处是水,水上有乌篷船划行,撑船的尽都是些中年男女,估计如今周庄的年轻人也跟普天下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在外面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里闯荡打拼,他们才看不上古老陈旧的家乡,才不愿在乡里闹腾呢。去城市发展是一种时髦。
桨声欸乃,吴歌咿呀。也真有几分看头和听头。尽管我一句也听不懂。
多少有点煞风景的是撑船并放歌的偏偏是些年岁一大把的男女。那多少有些暗沉沙哑的歌声跟美不太搭界,那歌声传达出一些饱经生活沧桑后的无奈与辛酸,显得单调乏力。所谓吟唱,仿佛只是一种应景,一种万不得已时的虚与委蛇。乌篷船在我面前摇晃着,一沟绿水也在船体的鼓荡下不住地泛着波浪,我头脑里不免有些发晕。再看巷边的许多小码头,无数游客在那儿排着队,显然他们甘愿掏钱买那不算便宜的船票,兴许坐着乌篷船在水壕里荡悠别有一番滋味吧。可我已没了这雅兴。
我在青石板铺成的街巷里像没头苍蝇一样瞎碰乱转,感觉特别有幸的是我竟然在水边发现了一棵真正的菩提树。在我们家乡,在跻身中国六大黄教寺院之列的塔尔寺里,也有一些树被称为菩提树,有些佛教书籍及当地人的传说中还说那些树的每片叶子上都有一尊十万狮子吼佛像,当然如我等俗人的肉眼还无法辨认出来。后来一查词典,才知那种树叫栴檀树,学名叫暴马丁香。面对真正的菩提树,我竟然思绪翻滚浮想联翩,我多想站在树前仔细端详一番,再拍几张照片,好做个留念。可是身边涌来一批又一批呜哇乱喊摩肩接踵的游人,我好几次被挤得差点掉下身边的水壕。算了,先去别处转转吧。
商店和饭馆到处都是,卖啥东西的都有,身上穿的,嘴里能塞的,还有小到牛角制的烟嘴梳子大到丝绸衣服和床上用品,应有尽有无所不有。万三蹄袜底酥阿婆茶随时可见有卖的。就说万三蹄,好多店里的买卖人都说是最正宗的货。一只一斤过点的猪肘少则卖五六十元多则卖七八十元,我想不买也罢,不就是猪腿肉吗,在哪儿吃不是个吃。
不多会儿同伴打来电话说大家正在张厅饭馆里用餐呢,是个人吃个人。我知道那是导游的固定联系点,本着填坑不用好土的信条,我在路边店铺里买了些糕点油饼豆浆之类的东西胡乱填饱了肚子。吃完了再在石板路上溜达时我的俩同伴还在那饭馆里排队等候。
双桥真似一把钥匙啊,越看越像。双桥的那座圆孔桥上一直站有十来个游客,一拨下去又上来一拨,只因出于好奇感觉新鲜,他们立于其上远眺近观,有的俯下身子朝桥底望,有的边摆着不同的姿势边朝桥前的同伴喊叫。我真担心桥面会坍塌。可别真闹出什么事儿来呀,否则我们只能算乘兴而来败兴而去,那该有多么沮丧。
那天终归没有下雨。吃过午饭,导游带着大家去游船码头上乘船。我也真服了南方人,游人到哪儿都逃躲不开坐船游玩。在杭州西湖,在无锡蠡湖和太湖上,在苏州护城河里。坐来坐去也快把北方人坐晕了。尤其是无锡的三国影视城里,上下船时感觉那水要多臭有多臭,那臭味比大粪味儿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不知“中国内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中的领导和居民是怎么想的。荡开去说,大把大把的票子任谁都喜欢,捏在手里喜笑颜开,可环境呢,生态呢,有多少今人为子孙后代想过呀?
只是周庄,烟雨中的周庄,依旧在喧嚣与嚷闹中震颤。那些古老的民居和相关建筑只恨自己少长了一张嘴,否则会倍感疲累,倍感烦闷。会振臂呐喊:救救我吧,我想清静,我想逃出滚滚红尘。俗世的物欲横流,什么时间才能停滞呀。
作为游客,我想真诚地对周庄说一声:周庄,对不起您,我打搅您了!
风也周庄,雨也周庄。历史风雨中挺立了九百余年的周庄,在多灾多难的新世纪里,你还能挺立多久呢?
2014年8月16日下午于清河家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