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

2014-07-05 20:22 | 作者:[     衬人心欢]   | 散文吧首发

拂尘是可谓是世间造型构思最巧夺天工的东西了。

闭上眼,在脑海中描摹出这样一件物体。一只古檀木,打破了世间一切枷锁的阻隔,从远古穿行而来,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幻,古朴与沉重方才交织出了它的白丝。这白丝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位耄耋老人的霜白鬓发—不是肉体即将枯萎的标志,而是过往荣誉的闪耀。那一条一条的银发就像人生历程中心绪交错处的愁丝,却并非过往死一般的哀悼,而更像一个见证者,见证了一个人的从稚嫩到青涩,而后是成熟,最后打破迷惘,顿悟生命的本义。而这份本义就是拂尘的内涵:一份人生的宁静。

在我看来,拂尘的名字是古代道学圣贤们凝聚出的智慧结晶,是天下最能体现道教思想的杰作。拂尘,并非只是拂尘,最开始应为浮尘。因为只有在经历过了身为浮尘的无奈之后,我们才会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只有在那时,我们才会拥有拂尘的智慧与勇气。

是的,拂尘是需要智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老子。所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舍弃人生的虚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并不只是一句励志诗,它更多的是要向我们传达人类内心的纠结状态,在底层的人们一叶障目,连东南西北尚且分辨不清,怎么可能看遍世间每一个角落?于是人们开始攀登,因为他们认为站得越高就会看得越远,却似乎全然忘记了高处不胜寒。到得最后看不见别人,也就更看不见自己了。那么这似乎就成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局面,前无路,后悬崖。其实不然,我们只是画地为牢了。只停留在一处自然看不清世界的风景,上帝给予我们双足,不正是用来浪迹天涯的吗?

拂尘也是需要勇气的。每当人类习惯了某种生活时,就喜欢一成不变的重复,到得最后就像一台冰冷的机器了。有些人是看不透 ,而有些人是不敢看透,对于这种人而言偏安一隅总胜过风侵袭,于是他们便自我催眠般强迫自己成为行尸走肉。只有最后一群人,他们才敢藐视世界,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只可惜自古英雄少善终,因为在他们的对面是一个世界。

拥有了智慧与勇气,人们才可以拥有拂尘的机会,那么拂尘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是不存在的,但它却又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因为拂尘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对自身灵魂的洗涤,是一种对天地真理的领悟。

所以对于每个人而言拂尘都是不同的。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每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拂尘都是不同的。

但每个人的拂尘也并非是毫无关联,因为无论拂去何尘,我们的身心都会经历一种蜕变,而这种蜕变正是我们向一个真正的人前行的方法。当我们真正做到一切皆浮云时,我们就算是拂尘完毕,那时的我们便可算得上完人。

但是,先贤们早已说过人无完人,那么是否拂尘本身就没有意义了呢?

自然不是,拂尘真正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若只想达到最终目的,拂尘也就成了浮尘了。

拂尘注重的是过程,那种一眼望尽天涯路的睿智与断念成空的决绝才是拂尘真正为人们带来的,至于其他,更多的是一种坚持,一份动力。而且,拂尘最终的完人之境虽不可得,但拂尘对于人生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这个如同囚牢的时代,人们的心早已被无数枷锁层层禁锢,红灯绿酒,繁弦急管,纸醉金迷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金钱,虚荣,权势还有其他无数执念便如恶鬼上身般与我们一生纠缠不清,压抑得我们快要窒息,一颗颗跳动的心,早已迷失于天地苍茫之间。

如此这般,的确应当拿起拂尘拂拂尘了。

但是,拂尘也并非舍弃一切,然后归于山林。世本无神,自不会有人能不食五谷,超脱于天地之外,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割舍不下的执着,人生在世也应当有这一份执着,否则也就沦为草木土石,而非有些有肉的人了。只是,世上总会有些人以物而喜以物而悲,到得最后执着却是成了执念,那时人便并非控于心,而是控于物了。拂尘便是为了放心执念,坦然生活于世间。

人生若尘,自当拂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