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3 16:08 | 作者: Hallelujah. | 散文吧首发

背包与人儿落到马路牙子上,四周拼挤的是劣质的门头牌,在土灰的艳俗中,一伸手,口袋里还有几张票子卷在校服西裤中。公交车背道而驰,转身远去,便进了巷子。我信步向着最深的那个门洞走去,脚下的砂砾静卧在水泥裂缝里,天空与风静默地听着它们碎裂的声响。缓缓地,两排房落入困倦的视线,消失点上,几行漆黑的电线延伸交错到眼前,形成芜杂的网,将灰白的天光裁为粘连的碎片。

这里就是家。楼道两侧是各种凌乱的号码,或被一层胶纸贴在灰尘中,或用马克笔刻写在墙皮上。年代的久远告诉住在这里的老年人,你们该修水管、通马桶了。

房租的低廉是我唯一能安顿在这儿的理由。打开那二三十块的廉价书包,几张白纸黑字的大卷小卷洒落在床上。红色的分数仿佛无力的告诫,老师的手上流一遍,在证明着我们的时代吧。

这间两室一厅一廊的小房子,即使被铺上塑料木地板,刷上白漆,窗外的风景,也被陈年的旧电线切割破碎为局促的荒芜。何从接受,这以前是个富足的地方。这里曾经住着什么人呢?我臆想,是个小官员吧。在窗边的风景一处,凭倚一张方木桌,读着八十年代的报刊,透过老花镜,研读着那些我不懂,也不想深究的真相。某张报纸的头条,应当为尘封在历史中的某一页吧。

就在我桌上的,是一张刚到优秀的历史卷子。八年级下册学的中国现代史太笼统,什么经济,工业的,离我太遥远。哪像以前,每两课就是一次战争来的直爽。然而,从明里看不到动乱的时代在演绎,只好等待后人编织的谎言,或揭开的真理。外边的外边正是繁华正好,放在唐代应该是开元盛世的大好时节,我实在无力向学。但无为叹惋,此生会错过真相,但是,我所看到的周遭,无不是古的传接中的一个顺承。

窗,那是一个特殊的角度,看不到楼下的行人,只能看见远处的一条巷子。静静地,影子被渐渐向东方拉长,屋中的几缕余晖将窗棂勾勒一道光边。倏然,听见单层玻璃外,稚嫩的笑声从不远处响起。是一群孩子,嬉闹着,尽管老人们吃力的拄着拐杖,费力吆喝着,也要跑远,没有停靠,直到消失在我侧在窗角也看不见的地方。我凝望着空寂蜿蜒的巷子,乞求着,希望他们能跑得更远,跑到未来,我刚撒手人间的那几年,以老年人的淡然面向天空,告诉归,他们见证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如果是电影里,刚才的画面通常会形容一个人长大。当我成年的时候,这群孩子做的考试题目还是这些翻来覆去的东西。几年改变不了什么,而多数人抱怨。我觉得他们的质疑本身,至少是时代向前进步的表现。可真不愿汇入从流中的,只有选择逆流的路。

今年历史学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肥猪赛大象”了。仅仅是因为够调我这个年纪的口味。不过我们的大爷大娘辈们虽然承认了,但还习惯数往大里说,比如说一吃饭就说吃成头猪的这种夸张,是种赞扬。

默默之中,黄昏已尽。在无声的灯火点亮时,屋里的灯光作为迎合,恰如母子。无数家的灯火汇成霓虹的海,人仿佛置身于巨大的白炽灯泡中。谁还看得见,楼道里的声控灯是否还暗着。城市的人缺乏安全感,即使衣冠楚楚,满腹诗书,也会被不知名的段子所恐惧。不是害怕生死,迷失,而是心理暗示着一种隐喻的危险,如在皮肤上盈浮的冰凉触觉。

想着,如果那条巷子就是通往答案的路,我宁愿穿梭在陈年的水泥中,忍受有形的聒噪,以发声或击掌,做点亮那灯火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