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
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梦想家,但我稀里糊涂的在梦里胡侃的时候,此刻却发现,现在已经是白天,于是看了看那耀眼的阳光,淡淡的笑笑,接着幻想,一个小时时间真的不是很长,我可以用半个小时静静地发呆,然后用另外的半个小时去回忆我刚刚在发呆什么,等到自己想到刚刚在发呆的什么的时候,我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这时候,另一个小时又来了,我是不是又该花点时间去总结一下我在上一个小时的后半个小时成功的回忆出前半个小时的发呆内容的经验,这样我以后发呆起来效率是不是会有所提高。
七堇年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给我的感觉是出了坟墓的感觉真的很好。快读完大一了,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也就差不多了,大二大三,开始有点预支下辈子的感觉,至于大四,前提是下下辈子我还是一个人。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感觉很像:小时候,过一年就想过一辈子,长大后,过一辈子就像过了一年。原来我们都是在长大。
年轻的叛逆在于内心的血液就从来没有消停过,以为进了大学到处都是美好,至少会遇到一俩个拿着书本,长发飘飘的美女,总是觉得图书馆邂逅这种概率可以忽略不计的事情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事实上,图书馆除了晚上有人,周末就像是一个坟墓,而我比较享受坟墓的氛围。
上面马哲老师在歇斯底里的吼叫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而上面那些美好的传说原来只是限于我们的高中,什么狗屁客观实在性。大学物理老师是一个年轻的不能再年轻的老师,再年轻的话,我就可以跑到讲台代替她了,事实证明,越是年轻,越是容易被欺负,对于她的课,我前排的三个直接选择无视,有把头埋在双手里面的,有双手托着下巴的,更有甚者,直接仰头而睡,颇有仰天长啸的势头。当然物理老师也很淡定,直接无视了他们,突然觉得这种气氛真的好和谐,难道我们提前进入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能把一百个人的课上成一个人的课程,从某些方面来说,物理老师真的很成功。
混了也快一年了,才发现生活居多不易,脸皮厚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各种协会,这种卧虎藏龙的地方,你要是脸皮没有几尺厚,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我自认为自己的脸皮不是很厚,导致在协会方面呈畸形发展,但我时常安慰自己,年轻嘛,遇到点困难总是好的,可以磨练自己,于是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位马哲男的吼叫声,是啊,我还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我不能倒下。
如果说年轻是一场绚烂的烟火,那么大学就是揪心的落幕,因为我们不在年轻。。
习惯啃着包子指着天边的太阳破口大骂为什么要出操,骂完了,口渴了,才发现刚刚吃下的包子已经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于是我们接着一边骂,一边赶向出操的地点,你可以骂生活,因为嘴在你的身上,但你不能放弃生活,因为活着不只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义务。
楼管是一个和蔼的大爷,我很佩服大爷的性格,可以静静地保持一个姿势好长的时间。当然为了得出这个结论,我观察了好久的,然后运用数学上学到的统计学知识分析了一下,得出结论,大爷基本没有动过,这时候一种很可怕的想法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有一天我老了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这样的消磨时光?庆幸我真的不是很老。
我的宿舍在六楼,当初第一次爬六楼的时候,我差点断气,后来事实证明,住六楼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现在扛着一瓶水爬楼的时候也不断气了。呆在阳台的时候,我在想,要是我从六楼掉下去了,是不是算亲自验证了一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而我是不是也应该得个诺贝尔不怕死奖什么的。要是我死了,到底又会是谁替我领奖。我很纠结。
第一次来学校的时候,觉得学校好有古典建筑的气息,后来参观了一下安大,才知道古典建筑的近义词就是垃圾堆,这使我感觉我每天就像在贫民窟穿梭的流浪儿,虽然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高,只要空气不要太稀薄就可以,可是心里还是有点小不平衡。
现在看来,就是那些琐碎的不能再碎的东西组成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我们的大学。感觉是自由了,可那种自己给予自己的自由更像是一场豪赌,输了就是整整最深刻的四年
迷茫的生活
有一天还会这样的继续
你从未来看到的昨天
那么模糊地消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