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赵君书

2014-05-28 11:21 | 作者:郑长春 | 散文吧首发

答王赵君书

郑长

前几日,古城西安天气猛热,大街小巷满是薄衫裤。不料,间狂风大作,暴铺天。连续数日,皆是如此,反常天气,叫人寝食不安。正感叹世事无常,却有喜讯从京城来,媒体公布我的一篇小作获奖。心情着实兴奋了一阵。

兴致未尽,乐极生悲。这不,两个老同学先后一南一北跑到西安说是“很想见见”。北边来的是大学同学,南边来的是高中同学,一个姓王,一个姓赵,上学时皆是我志趣相投的上下铺兄弟。这里,为了方便表达,姑且称此二人为“王赵君”。

相信,他们看到这亲切的文字,断然不会像某些翻脸不认人的家伙,告我侵犯“姓名权”吧!

有朋自远方来,我当然乐乎。饭馆坐定后,二人一个报喜,一个报忧。喜的自不必多说,如当下的官方媒体,可想而知,全是对我获奖的恭维之言,有点司空见惯的领导讲话稿味道,听了半天,味如嚼蜡。

等到那位兄弟王君满口白沫,自是品茶而去,这才听到另一个老同学赵君的“反面报道”,我突然像点击一样,来了精神。

这个老兄咂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问我,你知道不知道,这次你获奖了有人背后说什么?我睁大眼晴,好奇而惊讶地问,说什么,不就是获个小奖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笑着摇摇头。

我觉察到,他脸上的笑是我多年没有见到的那种表情,真诚而神秘。

这一笑,让我突然想起了他上学时的样子。于是,心一下子拉近了。

我没有开口。实际上,也用不着我开口,他就知道了我的心思,就像刚见到他们时的那种惊讶和好奇一样。心有灵气一点通啊!

他迫不及待地说:“就在最近的一个饭桌上,有人竟当着我的面,趾高气扬地说郑长春写的东西不咋样,他要是写,绝对比郑长春写得好,就这水平还能获得一等奖。获奖了不说,还在自己博客上发个消息啥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作家得靠自己的作品说话,不是靠自己嘴吹出来的!”

我突然间很想生气。可又找不到生气的理由。

我在心里问自己:你招惹谁了呢?谁也没招惹呀,为啥偏偏有人给你过不去!

只好点支烟,长长地吐了一口烟圈,抬着头,木木地看着天花板。良久,才冷冷地接了一句:“还有吗?”

“那敢还有呢?就这些,还不够吗?”老同学显然生气了。

看那样子,是真生气了。而且,比我气得还很得很!

我知道,在上学时,此君就性格耿直,打抱不平。

可以想见,当时他在酒桌上的样子。

“当时,我真想把桌子翻了!那不是明显侮辱人吗?”他气呼呼地站起来。

我眼睛望着窗外,沉沉地说了一句:“没必要,真的没必要,兄弟!”

顺手把他拉过来,安抚在座位上。

他惊讶地看着我,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那个眼神,像喝醉酒了一样。

我接着说:“有必要吗?嘴在别人身上长着,人家愿咋说去咋说,你能把人家全都封住!况且,我又没在场,你装着不知道、不认识我不就得了。为这事,大动肝火,划不着!”

他依旧没有消气,心里很不服地说:“你写啥文章,管他们屁事,为啥他们要嫉妒你呢,竟然说出这样没良心的话!”

“嫉妒咱,说明咱混得比他们强,我要是贾平凹,有人背后还敢有人骂我呢。在西安,我就不止一次地听到有人背后给人家贾平凹泼脏水,可是贾平凹只管写自己的文章,也没见给谁大发脾气,一本接一本地出书,所以贾平凹就是贾平凹,你看看那胸怀!”我说。

人生在世,难免背后被评头论足,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人往高处走,遇到险阻和荆棘,很正常。不管遇到什么,只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无需多言,自有结果。墨是越描越黑,路是越走越光,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那些背后说你坏话的人,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老同学终于顿悟,眼睛温和地看着我。

我握着一杯发热的水,只觉得心里滚滚发烫,忍不住长叹一声:“是啊,我们没必要跟别人较劲!”

“有本事就跟自己较劲!”旁边那位老兄一反常态,也插上了话。

于是,氛围顿时热闹起来。

这时,秀色可餐的下酒菜已经摆起。

我们不约而同端起酒杯,一个“干”字出口,三杯“西凤”见底。

“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觥筹交错,把酒论道,各种荣辱得失交融其间。十多年没见,竟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这就是朋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