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泯灭的足迹(二)——前往哈巴河

2014-05-27 13:34 | 作者:尘埃飞扬998 | 散文吧首发

从乌鲁木齐市到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县有两条线路可以走,就是西线217国道和东线的216国道,整个北疆大部分地区被一个呈不规则三角形的约38万平方公里的准噶尔盆地所占据,因此去阿勒泰地区的话,就只能分别走该盆地的两侧线路绕行。

2011年3月5日,这一次我们走的是西线。

在临上车时,走过来一个中年男子,听驾驶员说,他也是我们公司的人,是我们集团公司下面子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姓张。在互相认识简单寒暄几句后,我们一行5人就这样出发了。

车子在河滩路上往市郊方向快速平稳的行驶着,因为今天出来的较早,所以路上的车没有平时那么多,那么堵。我们很顺利的就到了郊外的一个加油站。给油箱加满油之后,大家没有任何耽搁,上了车就往连霍高速方向驶去。

当车子渐渐驶离乌鲁木齐市后,这才发现道路两边无垠的田地上的是越来越厚,而且也越来越干净。此时坐在副驾的老钱,酣声已起,早已进入了乡。但庆幸的是,这时的张经理简直就成了我们的免费导游了。一路上他兴致勃勃的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新疆有名的景点,而且每个景点他都描绘的出神入化,非常精彩,让人有种立刻就想去欣赏、去体验的冲动。看得出,他确实是一个老新疆了。

公路两旁种植着稀疏的杨林树,有胡杨林与白杨林,在这个季节里,看到的也只是高高挺拔的落光叶子的树干和错杂的树枝而已,似乎显得是那么的单薄与沧桑

车子经昌吉,呼图壁等地区时,零零散散也能看到隔着些距离的成群风力发电机,但规模已经远没有昨天从达坂城过来时看到的亚洲最大风力发电机群了。过了玛纳斯后,我们渐渐进入了克拉玛依市境内。这时张经理指着车窗外远处茫茫戈壁上出现的不少运动着的黑影对我说:“小陈你看,那些就是新疆最有特色的‘磕头机’了,等一下这一路过去会看到越来越多。”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一个个形状犹如一只只巨型的蚂蚁在点头哈腰,不停地弯腰抬头摆动着。起初还只是零星的几个机器远近不一地散落在茫茫戈壁滩上,十分不起眼。当离克拉玛依越近时,“磕头机”就越发多了起来。成群成片的很热闹,也非常观壮。这样浩大的规模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星球大战的壮观场面。张经理说,这种机器属油田专用,采集地下石油的。细长的身体,嘴上还有一个管子专门从地底吸油,然后通过地下管道直接被传送到油库进行提炼。当机器在运转时,像一只小鸡在啄食,头忽仰忽低的,又如一个毕恭毕敬的人,在磕头作揖一般,所以被形象地称作“磕头机”。 遥望觉着所有的“磕头机”都在运动,走进才发现众多的机器是轮岗工作的,有的动,有的静,动静结合,有条不紊,就给人造成了一种整体运作的错觉。茫茫的沙砾石块地,数不清的石油钻探机在日不停歇地工作,构成了克拉玛依独特的油田风光,让人叹为观止。第一次身临这种场面,我不由得拿出手机狠狠抓拍几张照片。

临近下午2点钟,我们在克拉玛依附近的一个叫三坪镇的地方找了家面店吃午饭。老钱说,来新疆就一定要学会吃这里的拌面,很有名的。面对自己的肚子早就饿的在闹革命了,我还哪管什么有名没名呢,只要能解决温饱就是好面。5个人当中除了我是点素的之外,他们都是点同样的荤的拌面。结果5碗面一上来,我真的有点吓坏了,满满的接近一小脸盆,看着都饱了何况还要吃下去。看他们个个都狼吞虎咽起来,我也不甘落后拿起筷子。结果倒是把他们给乐坏了,同样大小的一碗面,我是越吃越多(因为吃不习惯),而他们却是一会儿功夫就吃了个盘见底。最后,我也只能留下一碗满满的面还给面店老板。

车子经过克拉玛依市的白碱滩区,然后经乌尔禾,朝布尔津方向赶去。在这一路段的行程中,我们经过了一座奇特的风城,人称“魔鬼城”。 其实,它并非是城,也非魔鬼所为,而是千百万年来为风力所塑造,地质学上称为雅丹地貌的风蚀城堡。老钱介绍说,在这里面你可以看到不同形状的山石,有的像老鹰,有的像猴子,有的像一座奇异的城堡,有的像一张张魔鬼的面孔,狰狞恐怖。由于这里地处风口,每当大风来临,黄沙蔽日,呼啸的风在城中穿梭回旋,发出种种怪诞之声,似鬼哭像狼嚎,听着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因而得名。

过了布尔津县,沿着荒漠戈壁中仅有的一条进中国最西北县城的泊油路行进,约7点不到,我们就进入了哈巴河县城内。

我们在县城中心地带找了家酒店住下。与张经理简单道了别之后,大家都纷纷回房间先休息一下,因为这一天下来600多公里的行程确实让人累的有种快窒息的感觉。这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那句俗话“不到新疆,不知中国大”的真正涵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