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之兰

2014-05-02 23:23 | 作者:落阳子寒 | 散文吧首发

果真,没有缺憾的人生不算完美。我们很容易忘乎所以地奔走在世界上,譬如醉汉,没法不磕磕碰碰,没法不受伤。受伤了,容易舔着伤口,对自己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质问,让咸涩的眼泪无情的滴在伤口,用伤口去否定原本就不太坚强的我们,任你的耳边有多少安慰,却丝毫不能抚慰受伤的神经,不是吗?

然而受伤是现实,伤口就在那里。我们需要的应该不是来自别人的鼓励,自己的打击,而应该反之。别人的打击是最坏的情况,可以确定我们的底线,这一切都在于我们应该给自己一块忠实的土壤,是自己开垦的。这块土壤是我们最后的也是最珍贵最独特的财富,里面有我们希望的种子,我们一直可以像艺术家欣赏艺术品一样看着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孤芳自赏或顾影自怜。我要说,土壤里,希望的种子在,我们就没失败,我们就是知己者,即使不能百战不殆,那也是至少的一胜一负,是命运的公平,是我们的最大努力。心内的土壤的种子没有物理上的形态,不是真实的存在,因此它不会遭受现实的风,而会常青直至发芽。

有了强大的内心力量,我们才可能平和,才能“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才任何时候都有了理智,而理智,往往我们最缺乏也最需要的,是最为有利的主客观都遵守的法则。

写到这,思绪一下中断了,想起千古文人苏东坡,一位奔波的姿态。平庸的人颠沛半生尚且觉得憋屈,更别说是一代文豪了,那该有怎样的愤懑与作为文人的寂寞啊。但是,这只是我等俗人的世俗想法,东坡被贬谪至黄州甚至惠州,还有海南岛,在他为自己的一生概括中这样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其中的韵味,我或许读懂或许没懂。而且,我很想再转述他在人生暮年,在儋州遇赦北还,那是一种解脱吗?对于这位漂泊半生的老人?他写过这样两句,那是在晚上,也许他不得不动笔了,“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历史已远去,但他的博动的心跳依然,这黯淡的铅字,它的诗情诗意,它的诗人的愁眉叹息,喜怒哀乐和一切的闪光,难道会被掩盖?

归有光说:“丛兰欲茂,秋风败之”,且看看我们的词人诗人,去摸摸历史吧,我们缺少的就是心灵的另一块土壤,去像他们或者说一切“开口便笑,大肚能容”的人一样,我们一直不缺少什么,一直不会是弱者,不是会失败者更不是经不起失败者。当然,可以在那片土壤中加上标语:这也同样会过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