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宫”的那些人和事
时光匆匆无休止地走进岁月的深处,让我本不俊朗的容颜变得日益沧桑起来。日升月落,岁尽年更,多少往事都被岁月尘封,黯淡了曾经的光泽,然而有些人影,有些事物却总是那么固执倔强地占有记忆的某些空间,让我于空闲的时光、寂静的夜晚在过往的历程里辗转流连。
那个特殊的年代,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无端的中断了学业,也埋没了我们美好的理想。于是千千万万个和我同龄的青年人在接受再教育的口号下走进农村走进牧区。不过还算幸运,当我的青春还在旺盛之际,一个机会又让我们重拾旧梦,走进校园,开始了新的学生生活。
依着岁月的栏杆,回望旧日的路程,这一段叫着“二进宫”的日子总是不时跳出记忆的闸门,让我想起曾经有过的欢乐、奋斗以及点点滴滴……
一、老师到比学生小
老师比学生的年龄小,这是那个年代的特殊现象。我们这一届学生至少有从教三年的经历,而大多数都已娶妻生子,只有我们十来个年龄偏小的还在享受着单身贵族的快乐。像张望、高天雨几个年长的,儿子都将小学毕业了,记得高天雨给我们读他儿子的来信,其中有这样的话:“爸爸,马上要期中考试了,我们来个竞赛,看咱俩谁考的多。”我们的化学、生物老师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我们面前显得那样幼稚腼腆,初始的几堂课,他们都不敢正视我们,语句不连贯,说话嘴唇哆嗦,每节课来了就是背讲义,似乎我们是老师,他们在给老师背课文。记得有一次我去办公室送作业,生物老师居然拿着教案,对着墙壁上的镜子嘟嘟囔囔地背讲义,见我进去,竟然露出了孩子般的羞涩。虽然如此,大家都没有瞧不起他们,反而对之报以理解和同情,因为他们工作认真负责,态度虚心没有高傲的架子。上课时我们心悦诚服地做学生,课余时间我们一起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加朋友之谊,让我们彼此都很融洽投缘。后来,由于刻苦钻研,他们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现在一个成了某旗县的组织部长,掌管着一个旗县的干部工作,一个当了一校之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二、“第三讲”
那两年,课余时间窝在宿舍里侃大山似乎成了我们课余时间最快乐的时光,不知哪个同学给这起了个名字,叫“第三讲”,大概班主任的课是第一讲,其他老师的课是第二讲,而宿舍里胡诌乱侃就成了第三讲。其实所讲的内容除了刚开始的自我介绍,然后是聊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之外,久而久之,就剩下胡侃。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男人呢?聊得最多的话题一定就是女人。当时我们宿舍住的是面对面的大通铺,东边五人,西边六人,搁部队里就是一个班,你可以想象我们每天的第三讲有多热闹。记得那时最当红的电影女明星是陈冲、张瑜、刘晓庆,她们曾经是那个年代男人们的偶像,同学荆万海就曾戏言:“要是把刘晓庆给我做媳妇,我就会把她背回宝昌。”但那时的人毕竟还很文明,即使是结过婚的,也几乎不说裤腰带以下的荤话。当时也不知哪位大侠出的主意,把班级未成家的女生编成号写在纸上,让未成家的男生去抓阄,三次游戏我居然抓的都是同一人。但这仅限于游戏,后来我们俩也没什么故事,所以请你还是别乱猜。
那两年,我的睡眠出了问题,有一点动静就睡不着,越睡不着其他人的呼噜声就越让我心烦,我就不停地下床去扒拉人家,不让人打呼噜,但是那么多人怎能管得过来,真是摁倒葫芦起了瓢,还惹得大家都不高兴,好在大家都不和我一般见识,嘟囔两句转个身造旧呼噜。现在想起来还真感到对不起同学们。人们常说文如其人,那时实在睡不着觉认真地分析每个同学的呼噜声,竟然也得出了呼噜声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的结论。有的人的呼噜打的粗犷豪放,一路激昂荡漾;有的人打的婉转低回,缠绵悱恻,而个别人的呼噜是腼腆小气,娘里娘气,似乎喉咙被夹板夹住了一般。
三、环城赛
那时候,学校每年冬天都要举办一次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环城赛,而且每个班参加的人数要保证80%。第一年,我本来想偷个懒不参加,可是我们的班主任是体育老师,当然很重视体育活动,他三番五次进行动员,甚至找我个别谈话,感于老师这番苦心,所以我就报名参加了。说起我们的班任,那可是不简单,据说曾经得过全国业余少年体操全能冠军,给我们当体育老师的时候已经有四十六七了,身体开始发福,啤酒肚也出来了,但给我们上体育课做示范时,动作依然那么规范漂亮,令我们佩服不已。那一次参加环城赛就想着玩玩,名次无所谓,重在参与。跑下来就坚持,跑不下来就中途退场,可是一上场就由不得自己了,看到那么多人都在争先恐后的往前奔,而且其中还有年长教师的身影,便不好意思退出了。说也奇怪,比赛前我几乎也没咋练习,刚开始没跑多远就觉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于是稍微放缓脚步,等稍微缓解后就开始奋勇急追,临近路途一半时,似乎感到体力达到极限,腿也提不起来了,但一看身边的人,大家都和我无二,都在呼哧呼哧的捯气儿,这居然激起我的英雄豪杰之情,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于是力量仿佛又回到了身上,一鼓作气奔向终点,居然在700多个选手中拿到了48名。那一次,我们班获得了集体第三名,与获得亚军的班级只差了2分。后来消息灵通人士说,人家二年级的同学都在半路把落后的选手用自行车带,否则我们班的名次还得靠前。听了这些我们便不服气,前有车后有辙,既然他们作弊没人管,明年再要举办的话我们也要如法炮制。
第二年环城赛那天,我和建国、王艳霞每人借来两辆自信车,分别埋伏在路途的中段,等到班级的选手跑过来时,我们就每人驮上一个一路飞奔,赶到前头把这个放下再回头去驮后边的选手,结果那一天我们大获全胜,孙玉海同学拿的了个人第一,全班还获得了团体冠军。回到宿舍,正当我们坐在那里弹冠相庆之际,班级团支书李秀荣敲门进来了,告诉我们说,作弊的事被人告了,校团委在调查此事。我马上说,这事谁也不许承认,没抓住现行我们就不怕,不管谁来调查都不许当孬种。我还特别提醒李秀荣,你别心软耳朵软,校领导一哄几句你就招了,如果你承认那就你负责到底,和我们没相干。当时她还挺坚决,说那就一块坚定下去不承认。可是谁承想,晚自习的时候她又找到我,说自己承认了,还把我给拱了出去,校团委叫我去说清楚。一听这话,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马上怒斥她,你叛变你自己承担,这一切我不管了,我骑车带人还不是为了班集体的荣誉,费了半天力你却跑去当好人。就这样第二天僵持了一天,而且她也觉得自己没面子,课也不上,一天都没露面。后来她们宿舍的几个女同学过来劝我,说她在宿舍哭了一天了,饭都不吃,谁劝都不听。我这人也是一心慈手软的主,看到一个女同学都这样了,还能说什么,好汉做事好汉当,于是去团委把责任都一人揽下来了,临走还刺激人家,都是成年人了,没必要这么小题大做。气得书记在后边直拍桌子。
四、为填饱肚子而斗争
那时候我们上学是享受国家的伙食补助的,每个月21元5角,学校截留2元,其他19元5角注入食堂伙食帐。当然按照那个年代的生活水平,这19元5角要是都能吃到我们肚子里也是非常不错的伙食了,但从采购到管理员再到大师傅这么七折八扣,落实到我们这里有多少就很难说了,所以当时一个是饭菜质量差,另一个是数量也不够,特别是我们这些好动的男同学经常只能是填个半包。于是有时候和大师傅就会发生摩擦,甚至有同学把饭盒摔倒大师傅的脸上,还有的同学集合起来拿着饭菜到教育局请愿。这些真不能怪我们,民以食为天,这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你不让人吃饱肚子,谁能满意呢?学校的事情咱管不了,最多也就是呼吁,请愿,实在气愤了和大师傅吵一架,至于是否改善是人家领导决定的事,于是大家就自己想办法挖掘内部潜力来弥补肚子的亏空。那时候好多来自太旗多伦的同学从家里邮来炒面,每天晚自习之后大家便以此来宵夜,虽然不能解决大问题,至少能让肚子在睡着之前减少抗议。偶尔我旧日的同事捎来炸果子奶食之类的,这东西自然比起炒面之类的受宠的很,同学们便七手八脚疯狂般地争抢,其实那点东西相对十多个壮汉子来说也就是塞塞牙缝,但是大家都非常享受那种分食的感受。后来,不知哪个同学发现女宿舍每顿的玉米饼子都吃不完,性别的原因他们的饭量都比我们小,于是我们每顿饭就厚着脸皮把他们吃剩下的端回来填补亏空。二年级的时候胆子大了,学校的菜窖就在我们宿舍东边,于是当我们实在闲饥难忍的时候就偷偷撬开窖门,偷来土豆,再凑几个钱买上二斤猪肉,用水桶在火炉上一炖,再加上两瓶老酒,那些个周末的时光就感到无比滋润美好。有时候实在馋得不行了就下馆子,当时物价很低,几元钱就可以有菜有饭还能沽来两碗水酒。只是当时彼此都囊中羞涩,这样的事只能偶尔为之。那时额尔敦路第一食堂院里(现在高勒的位置)的羊骨头非常便宜,满满一碗才两毛五分,同学们一上街就去那里解馋,可惜我这人最烦啃骨头,手忙脚乱地忙活半天到处都是油,就是肚子填不饱,那如手把肉大快朵颐来的痛快实在,所以去了两次也就作罢了。那两年见到的最诡异的事就是土里腌咸菜,就在学校大食堂墙外的地下,春天来临的时候,土地开化了,同学们拿来铁锹铲去半尺深的泥土,芥菜、蔓菁嘎达就露出来了,同学们拿回宿舍稍微冲洗一下就当下饭的菜吃。我总觉得这事不靠谱,我在农村生活了十八年,泥土里腌咸菜的事情闻所未闻,这样的食物能够保证卫生吗?怀着几分狐疑,我硬着头皮吃了一口,果然,那东西完全失去了本来的味道,除了咸就是土腥味。很多周末,建国会把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约到他们家,他那机灵能干的老母亲亲自操刀下厨,每次都会让我们吃的心满意足。比起太旗多伦的那些同学来说我还算是优越得多,虽然我的家远在东北,但是在馋得不行了就去亲戚家蹭上几顿。当然姑姑们也很理解我,每次见我去了都会把最好的食物拿来给我吃。
五、秋收劳动
二年级那年秋天,我们两个平行班被派往学校菜地劳动,其中另一个班早晨去晚上回来,中午在那和我们一同用餐,我们班则是吃住都在那里。当时选厨师的时候很费了一般周折,本以为那么多女同学这不是什么难事,没成想大家宁愿到地里出力流汗也不愿做这火头军,无奈之下班主任就赶鸭子上架,硬性指派我和李秀荣一快给大家做饭。当时我俩的分工是我做饭,她做菜。做饭相对做菜来说省事多了,每天一顿米饭,剩下两顿都是从食堂捎来的馒头。不过焖米饭确实要有点耐心,要掌握好火候,还要把水和米搭配合适,否则不是夹生把饭焖糊了就是熬成一锅稀粥。以前我做饭的经历就是在老家给母亲帮厨,偶尔母亲身体不适了我也主厨,但毕竟后边有一个经验丰富技术老到的人在指挥,况且那时不是玉米碴子就是小米饭。后来下乡插队在草山打草时也做过帮厨,但那时主要就是面食,而且我就负责烧火拉水等杂务,给这么多人做而且还是大米饭我还是第一次,所以心里真还是没底。万事开头难,凡事怕认真。第一顿的时候,尽可能多放一些水,反正后边感觉多了可以把米汤舀出来;在开锅前尽可能多去铲铲锅底,以防糊锅,等水沸腾之后就要小火或微火,好在牛粪或劈柴火候很好掌握,尽量少填就是了,时间有的是,耐心有的是……结果第一顿饭就大获成功,米饭不但没有夹生糊锅,而且软硬恰好。看着同学们端着饭盒埋头苦干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漾出了成就感,其后的每一顿米饭也都获得成功,而且焦黄的锅巴也都被同学们争抢一空。
劳动快到一周的时候,学校农场兼牧场李场长来看望我们了,借着大好机会同学们就央求场长给批一只羊来解馋,结果真还把他给说感动了,掏出纸笔就给批了一只羊。场长走后我们就后悔了,怎么就申请了一只呢,这么多人可能不够啊,我们今天晚上吃了明天中午那个兄弟班级来了吃不到一定会不高兴,要是有两只就好了。于是大家就商量模仿场长的笔体再写一张,结果这任务就落到我的头上,那时实在年轻,也不懂这是违法,再说这是为了集体,即使错了也是法不责众,于是就斗胆伪造了一张场长批条。其实这事也不该过分指责我们,要怪也只能怪当时食堂的伙食太差了,一天两顿玉米面饼子,副食不是白水熬圆白菜就是白水熬土豆汤,这清汤寡水的生活早把同学们的肚子里的一点油水给涮光了,谁不盼着来顿大鱼大肉解解馋呢?下午我们到牧场抓羊的时候,那放牧的牧工估计也是没多少文化,把两张批条端详了一下,也没问一下为什么不写在同一张条子上,而要费二遍事。于是我们顺利的拉回了两只羊。
把羊拉回去拴在树下,其他人就开始磨刀、烧开水做准备工作。同学韦河大概很少看过羊,于是就蹲在栓羊的树下和羊逗着玩,我还劝他注意别让羊跑了,结果不幸被我说中,就在我磨刀霍霍的时候,突然听到外边大声呼喊,羊跑了!羊跑了!我马上夺门而出,果然树下只剩下一只羊,转眼向房后看去,羊和韦河一前一后拼命向后山奔去……于是大家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一部分跟着韦河追了下去,一部分帮着司机发动拖拉机,然后坐上拖拉机一起去追赶。我从没见过绵羊还能奔跑得那么快,大概那畜生也知道自己有杀头之灾,于是就拼出命来逃难,翻过后面的山坡后依然沿着山沟一路狂奔。到了山顶下面就没路了,拖拉机只好停在那里等待,那些善于长跑的就沿着羊和韦河的踪迹继续追捕。大概离开山顶有两三千米的样子,那只羊终于耗尽了全力彻底跑不动了,躺在朝地上呼哧呼哧地倒气,同学们的体力也是达到了强弩之末,追到那只羊跟前抓着羊腿张着大嘴一同和那只羊争抢空气。
返回时大家也不轻松,因为车下不去,那只羊也已奄奄一息,根本走不了路,大家只能一人拽一条腿,轮换着把羊抬上山顶。回来后,同学们纷纷开韦河的玩笑,说他没见过世面,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多年连羊都没见过,他居然不急不躁,用他的宝昌土话说道:“额就想松开他看看,谁成想他跑得那么快。”原来拴羊的绳子是他给解开的,唉,真是个顽童,大家气得真是哭笑不得。
接下来大家七手八脚轮番上阵,宰羊、剥皮、开膛、收拾肠肚、灌血肠、剔羊、下锅烹煮,一道程序接一道程序地忙乎的不亦乐乎,大家有说有笑,会干的多干一点,不会干的就打零杂或跑跑腿,夜幕降临的时候,大家终于坐到桌子前,就着丰盛的手把肉开始了我们的晚餐。我们端着大小不一、样式不同的酒碗轮番向班主任敬酒、互相敬酒,一边大块朵颐着手把肉,一边谈论着伪造批条、拉羊、追羊等一个个有趣的情节,友好的气氛不断加浓,师生情谊,同学情谊也在不断加深。
正当我们的酒意渐入佳境的时候,一个女同学进来通报,说李秀荣同学在食堂哭,大家问为什么,她说没人帮她包饺子。不得已,我只好离开酒席去食堂,因为那里的工作也有我一份。其实我们地区的饮食习惯一般煮手把肉的时候在肉汤里撒几把米熬点肉汤粥就可以了,可是在这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心里依然是好吃不如饺子的观念。当时议论主食做什么的时候我就力主熬肉汤粥,李秀荣却说要包饺子,当时我曾和她置气,这么多人的饺子什么时候能包完,要包你去包,我可不管。结果她真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好了面,剁好了馅,可是二三十个人的饺子岂是她一人能包完的,于是她就委屈得自己在厨房哭开了。不得已,借着酒兴嘟囔了她几句,还得把饺子包完,于是又动员了几个同学,大家一起包完了这顿饺子。
六、最后一课
在学校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上的最后一节课了。那一节课我去晚了,后边的座位都被人抢先占领了,只有讲台下一个位置空着,那是平时大家都不愿坐的地方,因为坐在那里直接接受老师的监督不说,还要承受老师口中飞沫的滋润。唉,谁让自己晚来了呢?我极其无奈地坐在了那里。
S老师来了,那段时间他把两个班合在一起上大课,给大家做考试前的复习指导。S的脾气很不好,按现在的说法大概算是有心理疾病,不知道什么时候火气就会突然莫名其妙的爆发出来,轻者讽刺挖苦,重者恶毒语言犹如冰雹一样劈天盖地砸下来,班级十有八九的同学都尝受过这苦头。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位性情怪异、脾气暴躁的的语文老师手底下忍受了两年,好在我能按时完成作业,质量也是上佳,且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所以两年来还没有尝受冰雹的轰炸,甚至讽刺挖苦也与我无关。可惜好运没能陪我走完全程,在最后一课上,冰雹来了。
我们那时都盼着快点顺利毕业,可是两年都赶上自治区整顿师范教育,实行升级和毕业统考,所以大家都为能否过关拿到毕业证而纠结。但这位蹩脚的老师每天把几十号人召集起来名曰复习古典名著,却天天在那里渲染名著里的爱情故事。其实这四大名著大家早已拜读多次,感悟也绝不会比S浅,对于他的眉飞色舞的“辅导”大家自然不会感兴趣,我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便每天藏在大家的身后,双膝上摊开一本小说,独自在那里遨游。今天又如法炮制,可惜忘记了位置,今天是在讲台前,老师的眼皮底下。讲着讲着,S滔滔不绝的讲解突然停了下来,教室刹那间静了下来,我也不得不把目光从小说上移开,投向讲台。须臾,S的公鸭嗓子挤出了声音:“课本也不拿,笔记也不记,你来干什么来了?”一听这话,虽然没指名道姓,也感觉到是在说自己,于是赶紧从桌堂里掏出课本,并从上衣口袋里抽出钢笔,拧下笔帽,同桌的同学还给递来几张白纸,以备做笔记。我觉得这应该够了,知错就改,况且自己学习一直很好,在课堂在学校也从没惹过麻烦,S也从没批评过自己,这一次也不是什么大事,老师当点到为止的。孰料,随后S的冰雹夹杂着讽刺挖苦接踪而来了。“别觉得自己学习好就了不起了,要我看你那点水平什么也不是!这两个班谁都能毕业你也毕不了业!你卑鄙龌龊!你满腹糟糠……”S把肚子里所有的贬义词讽刺挖苦人的有力武器一股脑连珠炮一般地抛给了我,我几乎被炸懵了,怎么也想不到S会这样对待我,我想:“学生有错老师批评是正当的,但是自己怎么就卑鄙龌龊,怎么就满腹糟糠了呢?”这还不算完,S的公鸭嗓子调门也高了,语气也重了:“我看见你就来气,你别在我眼皮底下晃,你出去!你给我出去!”我震惊了,忍耐也达到了顶点,几乎要爆发了,我要还击,我想把老师侮辱挖苦我的语言全部还给他,我甚至想站起来,从教室走出去,然后把门重重地摔给S……但是都没有,我都忍住了,在心里说:“你说我卑鄙龌龊我就卑鄙龌龊了吗?你说我满腹糟糠我就满腹糟糠了吗?你说我毕不了业我就毕不了业吗?我会证明给你看的。你这样讽刺挖苦甚至侮辱我,那只能说明你这老师素质低不称职。S见我不辩解也不出去,大概觉得自己的炮弹用尽了,夹起教案,说了句;‘你不走我走。”然后连下课也没说,余怒未消地夺门而出。
S的身影消失之后,和我要好的同学们便围拢过来,大家都说我真行,真还忍住了,大家都怕我忍不住爆发和老师吵起来或者半截摔门而去,那自己就理亏了,不好收场了。而S上了半节课拂袖而去,不好下台阶的是他。面对大家的安慰和议论,我感到无话可说,脸上挂着苦笑,双手一摊,做出一种无奈之状。
事实上,自那一天后S再也没来上课,因此这一课也就成了最后一课。
毕业考试结束后的某一天,我和同学上街办事回来在校门口与在屋檐下避雨的S遭遇,那一天不知何事他心情格外的好,好像之前他和我之间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觍着脸讪讪的说:“没想到,这次你的语文成绩在两个班中名列第一。”“是吗?我也想不到,我能及格毕业就万幸了,我可没奢望第一。”我不软不硬地回击了一句。其实S哪里知道,为了防止S的打击报复,防止他在自己的毕业考试中做手脚害自己,我把余下的复习时间都交给了语文。
七、应考
我们读师范那两年,巧遇了两次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统考。
第一年一共考了语文数学和音乐三门课,相对来说语文数学还算不那么困难,毕竟接触得多,就是走上社会那几年也没怎么扔下,但是音乐这么学科可真叫我们为难了,其中除了音乐知识外还有视唱、琴法各占十分。那时候学校条件极其简陋,根本无法上琴法课,所以这十分全部丢掉,至于视唱,那至少有一半是要靠天赋的,有的同学天生就是五音不全,即使音乐知识学得再好,也能识谱,可是一唱出来调子就跑到姥姥家去了,为这样几个同学,我们的音乐老师真是绞尽脑汁费尽周折,但几乎都不奏效,于是老师便让他们把全部力量放在乐理知识上,毕竟这部分占80分,只要答得好就能及格。结果那一次全体同学都顺利过关,十来个同学还答了80多分,要不是琴法的影响,这些人就接近满分了。
第二年统考科目又有了变化,除了语数又添了心理学、教育学。这两个新增的科目也是学校新开设的,学生没课本不说,教师也是临时现拼凑的,心理学老师就是留校的师范生,他都没学过这门课,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赶鸭子上架。而教育学老师学历虽然是本科,但人家的专业是中文,给我们上这门课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可即使这样统考是躲避不了的。无奈之下两个老师就各自给我们出了一百道练习题,让我们自己找资料作答案来复习。于是我们同学们就自己分工,做答案的、校对的、刻钢版印刷的、装订的……把答案刻印装订成册发给每个人,然后大家就开始背答案。那个时候师范学校南墙外是个无人问津的空地,再稍微向西南一点就是飞机跑道,那时飞机起降的频率极低,有时候一天也没一架飞机,因此非常肃静,于是这些地方便成了我们复习背诵的天堂。这在当时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每一个清晨或每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候,空旷的草地上,星星点点的洒落着埋头苦读的学子,他们或渡着方步,或矗立在某处、或静坐不动,目光都盯着手中的复习资料,或朗朗诵读,或默默背诵,好一幅学子求学图。功夫不负苦人心,大家的这份勤奋刻苦终于换来了丰收的果实,最终都以优异成绩拿到了毕业证……
如今,如梭的时光褪去了我们旧日的容颜,但那一段风华正茂的岁月依然在我们记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让我们不时去回味去咀嚼那其中的酸甜苦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