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14-04-09 09:56 | 作者: 关耳 | 散文吧首发

我认识他已是很久了,只记得那年烽火连绵,九州山河飘荡破碎,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当然这是先生说的。也就在次年我遇到了先生,我不知道他的姓字,来历。只记得那时一个初时节,他缓缓而来,着着一件单衫,显得有些清瘦,眼神带着些沧桑,眉宇间杂着愁苦,随并不年老,但两鬓斑白,只是身子却异常端正,好像天塌下来也折不了他的腰。两日之后,我的身边不单只有清池绿草,还有了一间茅屋,和茅屋里的他。而我,就只是茅屋边外埋在草丛里的一青石。

秋风却又萧瑟开了,转眼,时至八月。已江边与他为邻已有半年,他曾寻花漫步,以诗酒自娱,但眉头却从未真正舒展过。秋波乍起,一会间,江面屡惊,江中鱼探头而出,俄而又扎了回去。暴风,似乎就要来了。

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呼啸着,奔腾着,压倒了我身旁的枯草,也压倒了干枯的芦苇,地上黄叶翻飞。啪,啪,头上一痛,原是头上的树枝被打了下来,抬头一看,忽然发现,漫天的茅草铺天盖地的四散开来,杨洋洒洒。一些挂在树梢上,但依然想归去远方,随风不断飘拂;一些慢悠悠地盘旋着,沉进了池塘,而更多地,则飘飞去了对岸江边上。

他有些焦急地四处捞拾着茅草,但他这一丝一缕与这漫天遍野比起来,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忽然,对岸传来了孩童叽叽喳喳的声音,他们或手脚利落地爬上树,或在群草中探幽寻觅。有人不一会便抱了一堆,我本以为他会送还给先生,未曾想他转身便没入了竹林。先生没了他自在淡然的样子,拄着拐杖,大声呼斥着,甚至威胁着。但那些孩子好像没听到似的,一个接一个地没入了竹林里,随着他们消失的是先生的半面茅草。先生慢慢地走了回来,从他略沉的步伐里,我知道他累了。我想责怪这些,忘了礼义廉耻,但忘了他们不是石头,有饥寒苦痛。

俄顷,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天空像一砚浓墨一样,一片黑色,狂风吼叫,雷声轰响,豆大的雨滴,不住打了下来,透进了泥土里,也透过茅草浸入了屋里,我从那支离破碎的窗口,看见了屋里已经没有一处还干着了,先生盖了多年的辈子现在像铁块一样,还露着被孩子蹬破的,灰黑色的棉絮。面对着这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的雨,先生坐在床边叹息着,自从他来到这里,就没见他如何安睡过,这样下去可怎么行。

在淅沥雨声,朦胧的雨幕里,我好像隐隐约约,不,我就是听见了先生的声音。“安的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啊,如果,真能这样,拿我的身子去做那基石,我也心满意足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