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

2014-03-05 16:15 | 作者:广缘 | 散文吧首发

——由马自东先生的散文《为母亲祈祷》想到的

一,触动心灵文字

世界上有一种,平常却不平凡,这种爱让世人敬仰,这种爱可以让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她所带来的温热,这种爱就是母爱。母爱像火红的太阳,用她的热能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母爱像黑里的明灯,用她星星点点的光芒为多少在外漂泊的游子照亮了回家的路;母爱像天里的毛衣,为无数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的儿女带来些许温暖;母爱更像山间的溪水,一点一滴的细流汇成潺潺的溪流,一点一滴的关怀汇成浓浓的亲情

母爱,这个温馨词语,却也是一个让人无法触摸的心境。多少年来,作为子女的我们,如羔羊一般,从母亲这口生命的泉眼里,不停地吮吸着那冰凉可口的泉水——浓浓的母爱。从洁白的乳汁,可口的饭菜,香甜的吃食,到每逢佳节时摆满了一桌子的汤汤水水,我们在母亲的搀扶下一点点长大,却也一步步远离了她的怀抱;从年轻美的新娘,操持家务的主妇,拉扯孩子的母亲,到每个团圆日里站在家门前翘首期盼儿女远归的孤独身影,我们在母亲的教导下慢慢长大,慢慢成熟,却真的没有发觉母亲正一点点老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晖。

这千古绝唱,用铿锵的言语唱出了谱天之下所有人对母亲那种特殊的,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

五年前,也就是我高二的时候,因为那篇拙作《撑起一篇残破的天》而一越成为校园里人人关注的焦点。那篇文章,或许应该叫做我的处女作吧!它之所以吸引人的眼球,是因为那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的母亲——用她那副瘦弱的肩膀撑起了那个摇摇欲坠的家。一时间,我为自己的文章能触动人们心中那块最柔弱的地方而沾沾自喜。却不想一年后,当我读到马自东先生的长篇散文《为母亲祈祷》时,感动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现在仍清楚地记得,那是二〇一〇年十月的一个下午。那天下午,学校召开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当然了,我也是被表彰的对象。当手捧着奖状回到座位上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次的特殊奖品——马自东校长自己的散文集《为母亲祈祷》。得到学校的奖励固然高兴,但能收到自己所敬重的师长呕心沥血的作品,于我而言,更具有纪念意义。这部散文集的首篇就是同名散文《为母亲祈祷》。当时怀着好奇的心理读它,在好奇的同时也夹杂着些许对马自东校长的敬重之情。用好奇心读它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身边的人出的书,用敬仰的心去拜读它是因为这篇散文是马校长的力作——自从他调入回中以来,他就给了我父亲般的关怀和朋友般的鼓励,可谓是我的良师益友。他见了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尕娃你劲给上,像你这一种情况,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是啊,于我而言,读书就是我唯一的出路。这篇散文,洋洋洒洒六千多字,还没有读完的时候泪水就模糊了双眼。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随着马校长的文字,一起缅怀那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记得那次大会结束的时候,我还红着眼睛。当时的同桌拜丽媛还很奇怪地问我为什么哭。当她得知我哭的缘故之后,也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那篇文章。活动结束后的那节课是班主任老师的政治课。一向喜欢政治的我那节课什么也没有听进去,只是一味地去回想这篇能赚取我无数泪滴的散文,一篇让人震撼的,能触动人心的散文。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不断回想着马校长的那篇散文,同时也随着他的文字缅怀那位平凡的穆斯林妇女——那位伟大的母亲。在缅怀与感慨的同时,我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母亲的艰辛,想起了母亲额头上那刀刻般的皱纹。那时候,我很想拿起手中的笔,为自己的母亲写一篇令人潸然泪下的文章,用我浅陋的文字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终究,我还是没有勇气拿起笔,一来面临高考,学习任务重,再加上自己经过了一次高考的“惨败”之后,心里或多或少,对除了复习功课这份“正业”之外那些所谓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存在着几丝抵触。二来自己水平有限,除了那篇《撑起一片残破的天》还能拿得出手,再也写不出好东西。后来好朋友小丽告诉我,开完会的那个晚上,她爬在宿舍的床上,打着手电筒读完了那篇散文。她还耸允我和她一起去校长室和校长作一个零距离的交流。我毫不犹豫就拒绝了,因为我害怕。高三一年,马校长对我的关注和鼓励,只有我自己清楚,高考失利后,心里或多或少对他有些愧疚。再者,马校长好歹也是一个校长,还兼有作家、学者的身份,而自己终究只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穷学生,虽然我视他为良师益友,但要和他就他的力作做一番交流,我还是有许多顾虑。

正是从那篇散文之后,我对他的称呼从原来的“马校长”改成“马先生”,有时候和别人说起他时,干脆称他为“马自东先生”。我想这样的称呼,饱含着对这位学者作家的敬仰之情吧!也是从那时起,我萌发了这样一个美丽而遥远的——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出自己的书。为了这个梦,我一直在努力着。

转眼间,我已经大三了,也开始学着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故事。我用我的文字,写过爱情,写过亲情,也写过母爱。也萌发了想与马自东先生作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的冲动。后来,我读到了《没有一滴眼泪是流向心里的》的散文时,我眼前一亮——我完全可以用作文章的方式与他交流。

《没有一滴眼泪是流向心里的》的作者与我有些渊源,之前也听她说过一些她家里的情况,尤其是她母亲的事情。这篇散文,以女儿忏悔的方式,向自己的母亲哭诉了二十二年来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情。可是当母亲病卧在床时,远在异地求学的女儿却不能在身旁照顾。二十二岁了,原本到了为母亲排忧解难的时候了,可女儿只因为在外地求学,给母亲平添了无尽的担忧。那种心酸,那种无奈,那种源自心底的愧疚,是我根本体会不到的。正是她的这篇散文提醒了我:母亲,是用来体贴的,不是用来索取的;母爱,是要用心来感悟的,不是用来炫耀的。

读了她的散文之后,我想写一些话给她,用作鼓励和安慰吧!因为看到她难受,我也跟着难受。却不想因为自己意外受伤而迟迟不能动笔。

这两天,我伤势也已恢复得差不多了,便重新翻开了马自东先生的《为母亲祈祷》,时隔四年,依旧被他种旷达的情怀,深沉的爱戴,缠绵的眷恋,真挚的崇敬而模糊了双眼。同样的,我也重新拜读了她的《没有一滴眼泪是流向心里的》,读着她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女儿跪在母亲的床头哭泣,仿佛听到了女儿那一声声源自心底的祈祷。

在感动之余,我也发现,她的《没有一滴眼泪是流向心里的》,不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为母亲祈祷》吗?

二,遥远而美丽的“富裕梦”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最毒不过妇人心,最苦不过东乡嘴。” 我不知道所谓的“东乡嘴”究竟在哪里,可是东乡的苦却是人人皆知,不是说“陇中苦甲天下,东乡苦甲陇中”吗?位于临回族自治州东北部的东乡县,除了东部边缘吡邻洮河,北靠刘家峡水库,西面一长绺子地靠近大夏河之外,大多数地方都地处十年九旱的山区地带。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用自己的一生谱写着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争史。马自东先生的散文《为母亲祈祷》,无疑是这些凯歌中的精华翡翠。这篇散文,作者不仅仅用一个平凡人的眼光,一个热爱家乡的文人墨客的视角,书写着家乡由贫穷当富裕,从闭塞到开放的过程。而且这篇散文,作者注入更多的则是爱的血液——那浓浓的母爱,甜甜的,暖暖的,贯穿到文章的始末,令人潸然泪下。

作者的祖辈生活在十年九旱的大山深处。这里的人们,有的是那种“面超黄土背朝天”的繁重的劳作,有的只是那少得可怜的收成,有的是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以下的苦难生活。

作者的母亲,一个年仅十六岁,从未进过一天学堂的女孩,嫁到了那个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大山深处。面对着那一张陌生的面孔,那一条条荒凉的山岗,我不敢想象她当时是怎么想的。面对那种“治安只能靠狗,交通基本靠走”的生活时,她是不是也想到过对命运的反抗呢?我想她应该没有想过。我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她,伦理道德的熏陶使她坚信“天命不可违”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人生信条。很快,作者的母亲便从对原本作姑娘时的那种“小家壁玉”的留念中走出,很快融入到和丈夫一起过“日出耕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作者的母亲这种对命运的顺从,以及甘愿过“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的生活的态度,无疑是那个时代所有妇女,尤其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妇女们的真实想法。“自她嫁给我父亲的那一天起,家中祖上传下来的那十几亩贫瘠的山地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作者的母亲自达出嫁之日起与祖上传下来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的,可是那时候东乡千千万万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一出生便与从祖上传下来的几亩薄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他们生存的根本,是他们的希望之地,他们只有“像操心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耕耘着这片维系全家生命的希望之地”地爬在那片土地上,他们才有活路,他们才心存希望。

可以说作者的母亲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那时的她“一度身体消瘦,甚至连重一点的农具都拿不动”,好在“父亲的身体长得倒是结实有力,有些重活他常常独自承担”。 但能娶到这样温柔贤惠,“即主内,又主外“的妻子,也是作者父亲一生的幸福。虽然嫁入婆家以来,作者的母亲便很快适应了那种“守着几亩薄田”度日的光景,但她在苦难的生活之余也开始思索,思索如何改变环境,如何让自己心爱的丈夫和全家人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接下来的几段文字,作者以饱满的笔调,真挚的感情,具有典型化地写出了在母亲的坚持下,这个家与命运抗争的举动。这三次抗争,于这个家庭而言,在艰难痛楚中,一步一步走向温饱,走向富裕,走向了充满生机活力的幸福生活。这三次抗争,于这个家所处的环境——地处十年九旱的东乡而言,却也是地区在向富裕迈步前行时的座里程碑。

一,动员父亲做“货郎哥”。

面对着总是“少得可怜,特别是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全家人总要为如何度过每年都会遇到的难关而发愁”的生活时,作者的母亲和祖母,思前想后,在万分不舍之下动员父亲“挑起了那副从祖上传下来的担子去当货郎哥”,想着以此来缓解“家中的光景惨淡,一年不如一年”的困顿生活。却不想做“货郎哥”的父亲,每次回来“带给母亲和我们的是一个七尺男儿苦不堪言和满脸愁容”。最后,在那次“抢劫”事件后,父亲万般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扁担,又一次扑进了那个承载着全家人所有的希望与梦想的土地。

且不论这次“出去闯一闯”的结果如何。但看作者的父亲的举动,足以说明这个家庭在艰难困苦中挣扎的同时,却也在极力寻找着一条通往幸福的“星光大道”。而当时,也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全国上下揪起一场建设社会主义浪潮的时候,在东乡这个偏僻的山区,有多少苦苦挣扎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的人们。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多少原本守着“祖上留下来的那十几亩贫瘠的土地”度日的人们,开始挑起了扁担,赶着毛驴,驾着马车,“从河州城买回了针头线脑告别家中老小就当上了出门人”。他们或成功,或失败,却无疑是向困扰了他们大半辈子的山岗和贫困惨淡的光景最有力的呐喊。

二,力排众议动员全家西迁。

“货郎哥”生涯结束后的父亲,又一次扑到了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日子里。而此时的母亲,面对着“自己和父亲二十二三的人就苦得跟三十好几的样子”时,便产生了举家西迁的念头。这个念头起初没有被父亲和祖母接受,但在母亲不厌其烦的劝说下终于同意搬迁。他们在母亲的娘家——那个叫“河滩”的平坦的川道里觅得一处院落后就开始搬迁。虽然那个被称作“家”的地方只是一个杂草丛生,空无一物”的院落,但是在母亲的带头下终于使“缕缕青烟又开始从我们新挖的窑洞顶上袅袅飘起”。且不说母亲这种力排众异进行搬家,而又带头吃苦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就是她这种带着家什儿抛弃了原来的荒山原野而选择一个“与河州城近,又有充足的水源”的地方扎根的眼光,真的让人佩服——她这种眼光,又恰恰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之上。

就像作者一家人一样,抛弃了那个原本十年九旱而阻塞荒凉的人家不计其数。他们从山沟里出发,从荒凉的山岗上出发,离开那个曾撒下祖辈们多少泪水和汗水的家园,拖儿带女,向着那些靠近水源,又离城里近的“黄金地带”进发。也正是那个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开始,从东乡山区迁往外地的人就开始络绎不绝。他们就近迁往河滩,达板等,就远则迁往临夏,定西,兰州等,更远的,则跑到了全国各地。他们这种举家搬迁,也正是同悲惨的命运,同贫困的生活发出的又一次呐喊。

也正是在那次“搬迁大潮”里,我的祖辈们便开始从那个群山环绕的柳树沟中的杨家大庄出发,一支迁到了素有“河州小粮仓”的大北塬上,在离河州城尚不足十里的“黄金地段”安家落户。一支迁往了临夏市西川的尹集,更大的一支则迁往了离“狄道城”不远的临洮崔家坪。此时此刻,我达心底里佩服那个带领全族人搬迁的先人,没有他高瞻远瞩的眼光,我何以伸手间就可以抵达繁华美丽临夏市?

三,送弟兄三个中的两个去学堂。

作者的母亲是一个“从未上过一天学堂的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却也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母亲谙识知识的那份力量,促使她和父亲一道,东凑西借,终于将“我”和大哥送进了学堂。虽然举家搬迁后家里的情况有所好转——“在母亲少有的节俭中,一年四季我们一家饿不了肚子”。可是这样的家庭,东借西凑地供两个孩子读书,却也是十分艰难的。可是母亲咬住牙关,和父亲一道,十几年如一日,用布满老茧的双手送哥俩读书。大哥最终进了地区师范,而“我”,也终于没有辜负母亲和家人的期望——“考上了邻省一所师范大学”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作者的家庭中无疑是最好的例证。苦尽甘来,在知识的熏陶下,作者这个在风中摇曳了数十载的家终于见到了幸福的曙光——“我们兄弟三人有了各自可心的工作,都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马自东先生的一家,靠着他们弟兄两个刻苦努力的学习,终于使他们那个在苦难中挣扎了数十年的家庭迎来了美好的日子。在东乡,像马先生这样的家庭是数不胜数的。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东乡学子,或留在家乡,倾其所学,建设美丽的东乡,或携着家眷远赴他乡,为祖国的美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的东乡,早已告别了“吃不饱,穿不暖”的苦难生活。在“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春风下,“撒尔塔”广场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宝马奔驰川流不息,人们载歌载物,好像每一天都在过年,都在开斋。广场上空久久回荡着欢快的歌声。整个东乡,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之中。

2013年春节,随着国家重要领导人的莅临,东乡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大潮。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乡定会是一片美丽富绕的“人间天堂”,也会成为继定西之后又一个“土豆之乡”。

一篇《为母亲祈祷》,是马自东先生送给他母亲一篇颂歌,更是他送给自己家乡的一首同命运抗争,向着“富裕梦”进发的赞歌。

三,最神圣的人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这首小诗,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它把人类伟大的母爱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服,以小见大,以琐事彰显真情。密密麻麻的针脚,镶嵌着母亲担忧的泪珠和无限的爱意……

这首小诗,让人读得心酸,读得落泪。也让我从中读出了马自东先生在散文《为母亲祈祷》里,那一声声对母亲歇斯底理的呼唤,那一句句对母亲发自肺腑的祝愿。

马自东先生作为甘肃土生土长的东乡族作家,用他朴素的文字,隽永的笔调,细腻的手法,脉络清晰地在他的散文《为母亲祈祷》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位纯朴善良,聪颖贤惠,吃苦耐劳,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而整篇文章,洋洋洒洒六千多字,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那世间最神圣的人性美——母爱。

马自东先生的文章正如他本人一般平息近人,纯正自然。通读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粉墨的雕饰,更没有可意的求工。有的是自然流畅的叙述,是朦朦胧胧的回忆,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自始至终,作者将自己比作那一株株沐浴在阳光小草,而母亲,这个给予了他生命,铺就了他成功之路的人,无疑是春晖的象征,是天使的化身。

全文以“过了清明,母亲的三周年忌辰就不远了”开头,从而引出了母亲过世时的情景。母亲的离去,于作者而言,就是“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永远的遗憾”。也真是母亲离去的那一天,让这个年过四旬的儿子“忽然看清了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拥有母亲时所感到的幸福和失去母亲时感到的孤单之间无法比拟的距离”。

是啊,一个人拥有母亲是多么幸福呀!母亲,用她一生的酸甜苦辣,用她布满皱纹的额头,用她长满老茧的双手,用她两鬓的银丝,眼中的泪珠,一针一线,密密麻麻地为我们缝制了一双双爱的翅膀——母爱。

母爱是孕育一切大智慧的力量!

随着马自东先生的文字,我仿佛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忍辱负重,任老任怨,饱尝艰辛的农村妇女,她平凡而又伟大的身影正一步步向我走来。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却晓得多少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情——为了能使一家人的生活有所宽展,她鼓励自己的丈夫“在守着祖上留下来的那十几亩贫瘠的山地”的同时挑起扁担做“货郎哥”。一个从未出过远门,却看得比别人更长远——当身边所有的人都知道在那个荒凉的小山沟里守着祖上留下来的基业时,她却高瞻远瞩地提出举家搬迁。从未有过持家经验,只晓得“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的她——却也能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让一家人饿不着肚子。从未进过学堂,却比别人更清楚知识的力量——当邻里都还在为着衣食发愁的时候,她却勒紧了裤腰带,从牙缝中挤出少得可怜的钱财供两个儿子读书……

马自东先生,秉承着先人的教诲,用一颗充满无限崇敬的心,用朴实的言语诉说着他的父辈们在那荒山里的苦难生活。而又从高出落笔,将母亲自从踏入马家大门后,这个家庭中一幕幕或喜或忧的事情向我们娓娓道来。货郎生涯,举家搬迁,居家过活,送子求学……一幕幕,如画卷,如琴弦,而这些,无不诉说着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她从风风雨雨中走来,她从坎坎坷坷中走来,她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中走来,一笔一画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写的母亲,展示了那一股孕育了世间一切大智慧的母爱。

多少年后,当我们功成名就,或者是少有成绩之后,我们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母亲,感谢她,不仅仅是因为她给予了我们生命,感谢她,只是因为她用浓浓的母爱孕育了儿女们全部的智慧!

母爱是儿女们永远向前的动力!

马自东先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于文学,他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可是自小从苦难生活中栽跟头长大的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母亲给的。母亲,是他心中的太阳,是他永远的希望和光芒。对母亲深深地感激和崇敬之情,使他从小便有了将母亲的故事付之成书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博览中外名著,呕心沥血。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为母亲祈祷》如期与读者见面。这一切的成功,源于作者心中对母亲那份深深的爱。

当作者出生尚不足八日时他的母亲就下地干活,从而落下了折磨她一生的病痛。但是处于对这个家的爱,更处于对几个还尚未晓事的儿子深深的爱,她依然咬紧牙关,正如散文中所说的“令她最不安的是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几个尚未长大的孩子过早地品尝生活的苦水,更不愿看到家庭的重担把父亲那日渐消瘦的肩膀压垮”的那样,她挺起了自己的胸膛,即使“右腿上好几个伤疤流淌着浓和血,常常痛得她在炕上打滚”,她也要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她用她那双长满厚茧的双手,为她的丈夫和孩子们浆洗棉袄,缝补褂子。她用她少有的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使得那个家原本就少得可怜的收成在救济比他们一家更可怜的亲戚们之后,还能让他们一家老小饿不着肚子。

母亲的勤俭持家,母亲的善良,母亲的爱,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也使得作者从心底里想要摆脱那可怕的苦难生活。

想要让自己的母亲在接受“安拉召唤”之前享几年清福,正是这样的想法,在他成为人民教师之后,一度努力着,奋斗着,最终使自己有了“可心的工作”。

家书抵万金。母亲的目光永远聚焦在儿女的身上——母愁儿所愁,儿愁母更愁。

当“从来就没出过门”的老三的家信被他的大儿子读给她听时,当得知她的小儿子在千里之外吃不饱肚子时,她“一下子流出了眼泪”。作者在提练母亲的话:快给老三寄些钱去,人说吃饱肚子不想家,这娃从小没出过门,吃不饱肚子,恐怕连书都念不好哩!我们家里少花点不照样过么!这样简单朴实的话,又被作者这样深入浅出地写出来,可谓是匠心独妙呀。而其间所承载的是儿行千里时挂在母亲心尖上无限的担虑。

收到大哥的家信之后,作者也同样收到那“花去了家中好不容易盼到的大哥每月工资中的大部分”的30元钱。在内疚与不安中度过了五年的大学时光。我想在这五年里,每当作者学累了,或者是精神上受到打击的时候,那“儿在外,母担忧”的一片深情无疑是他最好的良药。

无论在外求学,或者是远赴他乡打拼,远赴千里之外的儿女永远是母亲手中的一只风筝,风筝这头是我们自由飞翔的身影,风筝那头却永远拴在母亲的心尖上。

当我们在远征的途中不幸跌倒时,请想一想,远在故乡的母亲。因为,只有母爱,才是儿女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永远都汲取不完的动力。

母爱是儿女一生的牵盼!

“百行为先。”孝,是中国最悠久而神圣的品德。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要想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所作为,必当“孝”字当头。而作为信仰“安拉”的穆斯林,更是把“孝”看得很重。

马自东先生,作为一名优秀的东乡族作家,又是一个长期从事民族教育的工作者,“孝”可谓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马自东先生的家庭,是典型的“越农门”。在跳跃“农门”这条界限的时候,母亲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去管在作者出生之前母亲为这个家所做的贡献。单看自从作者出生后,母亲为这个家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对作者无微不至的关爱。正是忙于家务,母亲在作者出生尚不足八日便下地干活,从而落下了一生的病痛。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作者在找到“称心工作”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让父母亲在他们晚年好好享享福,家中什么困难再也不让他们操心,我们要好好尽一下我们的孝心了,好好弥补他们半辈子所受的苦难”。可是,事与愿违,正当作者兄弟几个忙着为父母张罗“好日子”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却“匆匆地,悄悄地没留给我们一句嘱托便在一个夏初的傍晚永远地踏上了不归路”。

正是晴天里的一声霹雳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正如作者所言,他母亲的天职“生来就好像是专门为我们——她的儿孙寻找幸福的”,当她的儿孙们有能力让她过上“享福”的生活时,而且在努力为她寻找着“安乐窝”的时候,她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随着忌日的临近,我对母亲的思念愈加的强烈起来。”是的,母亲的忌日,是儿女们怀念母亲的一个鸣笛期。站在母亲的坟头,看着眼前一掊黄土,母亲的音容笑貌慈祥而真切地复现在脑海。现实中的悲凉,与脑海中的真切温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拥有母亲时所感到的幸福和失去母亲时所感到的孤单之间无法比拟的距离。

是啊,失去母亲是多么的孤单和无助啊!让我们随着马自东先生的笔端,真真切切地去体会一下失去母亲时,那咸咸的泪水,那深深的祈祷。

“双眼朦胧间,泪水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凭着本能等阿訇诵读《古兰经》的声音结束时,跪在母亲的坟前颤抖着双手——为母亲祈祷。

“勤劳一生的母亲啊,失去你以后的今天,不孝儿想告诉您的是,您对我恩重如山!情如江河!我终其一生也无法偿还!

“母亲,在您离开我近一千个日日夜夜以来,我们是多么地盼望您。在好多个主麻日里,我来到您长眠的地方,站立在您的旁边,面对遥远的满克,向安拉为您祈祷,愿至上的安拉让您早日进入天堂,升高您的品位!”

多么潸然泪下的话语,多么感人肺腑的祈祷!

当然,也有人说过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深受这回事,针不刺到别人的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我不知道这种论断是否鲁莽,我也不求这类人的赞同,只希望当他们看到自东先生的祈祷时,是否应该低下头,想一想自己的母亲?是不是等自己母亲化成一掊黄土之后,才知道“孝”字该怎么写?才晓得跪在母亲的坟头,用眼泪和鼻涕为母亲祈祷?

双手合十,为母亲祈祷!

愿马先生的母亲,早日进入天堂!

愿我自己的母亲,长命百岁,安享晚年!

愿全天下的母亲,早日踏入幸福的殿堂!

后记

从第一次看了马自东先生的散文《为母亲祈祷》算起,这篇散文不是散文,文评不像文评的文章,从构思到行文,将近四年多的时间。如果从看到《没有一滴眼泪是流向心里的》之后算起,这篇故且称之为随笔的东西花去了我足足三个月的时间。这篇随笔,其实我根本没有构思,只是一味地随心落笔。在我和父亲相继跌入病塌时,看着母亲为我们端汤送药的时候,我真的感觉我写这些文字其实就是:“说别人的事,抒自己的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