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2014-03-02 16:38 | 作者:伍味子 | 散文吧首发

养生,从古至今,都是永恒的话题。在《黄帝内经》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是以,因此也。既然称“合于道”,那自然是一种养生的哲学了。正应了《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意。就是说人的心态平和,体内元气顺畅,元神不得外泄,病哪里会来呢。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呢!——前记

一、嗜欲不能劳其目

简单的说,就是不能总是贪图用眼睛去寻找和盯着欲望当中让你感到享受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换一句话讲,嗜好与欲望皆不可太过。 嗜,是指你的行为过分而超出常理;欲,指人的奢望如同那想要填平的山谷。 嗜欲,可以带给人以喜悦、以享受,同时也可以让你沉迷而失去理智,走入魔道,以至于做出昏庸荒唐之事。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虽勇猛强悍,功绩卓著,却因迷恋演戏,而死于兵变;南唐后主李煜好声色而喜诗文,虽有一身才华,却无暇顾惜国事,以至于亡国而败身。所以,嗜欲无节制,就会变成是一剂毒药,迷蒙你的心智,扰乱你的行为,甚至被小人所利诱,因奢靡逸乐而导致身败名裂。所以有人这样说到:“嗜欲者,伤身、败德、破家、覆国之本。酒以乱性误事,色足败德伤身,此嗜欲之最也。”贪可失节招祸,赌因乱神亡家,此亦是嗜欲之最也。欲望越深,心性就会越迷乱,甚或践踏自己的人格与本性,最终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古人云:“ 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天机,自然变化中不可泄露的机密。这里是指人的内心之韬略,另指人的机缘与福报。就是说欲望过高的人,就会心神不定,浅薄的想法很容易被人识破,将要获得的福报也很容易丢失;而内心宁静慧根深厚的人,才会很理智的运用各种机缘,获得应有福报。所以,想法简单的人,很容易得到满足,获得的快乐也就最多。正所谓:“酒色财气,有度皆可养生;贪嗔(chēn,恼怒之意)痴慢,无著便是菩提。” “不求名者处处得名,不贪利者处处是利。”

不能劳其目,其意见于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就是没有名利色像的诱惑,人的内心就不会迷乱。东汉张衡《东京赋》亦云:“将使心不乱其所在,目不见其可欲。”即眼不见,心不乱也。所以,对待形形色色的诸事诸物,应以淡定自若为好,不能因兴趣而迷乱了你的双眼。

嗜欲者,如同在旷野里狂奔的野马,纵然有深渊与沟壑,也不能遏止,这将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先贤的至理名言、历史的经验教训,真是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了。

二、淫邪不能惑其心

淫者,贪婪放纵、迷惑沉溺、浸淫漫延、过多过度、包括人与人之间生理及心理上的出轨者,皆为淫。邪者,中医认为令人发病的因素为邪。包括自然因素之“六淫”及人体内的阴阳气血逆乱以及不正常的精神因素。淫邪,在这里说的是精神层面的,指的是非分的欲望(包括金钱与地位、名与利)及不良行为以及导致人的行为不正常的歪理邪说。惑者,痴迷不明,内心之困惑也。惑其心者,是指在欲望中挣扎而使内心迷乱的状态。淫邪不能惑其心,自然是指非分的诱惑不能迷失你的心灵

《孟子·滕文公下》有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就是说, 自己的志向得到大家的认同,就跟大家一起去实行他;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就自己去实行他。富贵的诱惑不能扰乱他的内心,贫贱的状态不能改变他的气节,强权的压制不能屈服他的志向。这样的人才叫做大丈夫!孟子的“大丈夫”才是真英雄,正是展现了“淫邪不能惑其心”的人格魅力。

《文子·下德》称:“静而无为,适情辞馀(yú ),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于己”为善者,讲的就是人与外物的接触,要守得住沉静恬惔、尽量拒绝奢靡浪费,不被物欲与情欲所诱惑,顺从自己的本性,不使自己的天性发生脱变。这是文子以守住内心不被诱惑的养生之道。

人生于世,当你第一次得到哺乳即面对着物质的诱惑,当你对母亲拥抱的依赖又面对着感情的诱惑。南来的,北往的,贪黑的,起早的,不是追求金钱的,就是追求名利的。所以,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说到:“天下之人,熙熙壤壤;为利而来,为利而往。”是说天下的人,忙忙碌碌;为了利益相聚,又为了利益各奔东西。利者,惑之因也;图利者,淫之行为也。人生一世,虽然生来就有着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但在面对欲念的诱惑时,要知道知足知止,方能平安长久。隋代王通《止学·心卷》曰:“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言的是,欲望虽然是没有止境的,但自己的心觉可以制约他。疑惑虽然是没有尽头的,但只要行动就可以来弄明白他。《止学·情卷》亦曰:“情滥无行,欲多失矩。”指的是,情感杂乱行动就会没有品德,欲望太多行动就会没有准则。在攀比之心愈演愈烈,权利、金钱、名利、情欲的诱惑越演越强的今天,因利而失去了自由,因利而失去了快乐,更因利而失去了人格和尊严,这样的拥有其幸福又何在哪?

我一直向往着,那个不为利而工作的平台,不为利而生活的空间,不为利而争夺的世界。会有这样大同一体的乐园吗?

三、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愚者,迟钝笨拙,性格孤僻,不懂世理,难于沟通。古罗马西塞罗将“只见人之过而不知己之失”的人,亦称之为愚昧。智者,聪明颖慧,见多识广。儒家仁义礼智“四德”、仁义礼智信“五常”,从道德、理想、行为的角度,确立了心智在人类道德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贤者,是指能精打细算会管理钱财有才能的人,在《黄帝内经》中,懂得养生、得道成仙的人为“真人”;懂得养生、道德高尚的人为“至人”;懂得养生、教化万民的人为“圣人”;懂得养生、重视知识的人为“贤人”。不肖,是指没有才能的人。

《中庸》讲:“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说的就是,做人心智不可出现偏差,还是朴素守中的好。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指的是没有愚蠢与聪明、有才能与无才能的区别,人人都能自然朴实、心无波澜,都不会害怕外界声色物象的引诱 ;社会和谐、四方安宁,不用害怕于人与人的狡诈与伤害,能做到如此这般,那就符合淳真的养生之法及自然之道了。

这自由平等、宁静和谐、民风质朴、安居乐业的上古之风,曾让多少圣贤为之向往与赞叹。《庄子·马蹄》曰之为“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意为人人简单到没有心机与智谋,没有欲念与争夺,不离失原有的自然素朴本性,还能复原这样美好的社会吗?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是这样赞美的:“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啊!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当事的全体即氏族和部落来解决,或者由各个氏族互相解决。”这样理想的社会,出现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一片鲜花遍野的桃花林,溪水在中间穿过,走到林子的尽头便是一座山,在山洞口里越走越开阔,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原野,整齐的房屋,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水池,葱郁的树木。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可以听到鸡狗的叫声,可以看到耕种的人们,没有阶级,也没有压迫,人人都衣饰完整、悠然而快乐的生活着。美国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生态主义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哈佛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去经商和做官,却抱着回归朴素、天人合一的愿望,在瓦尔登湖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的成功的创建了自己的那个世外桃源,并以这理想的自由、简朴、闲适的原始生活模式,写成了超验主义的经典长篇散文《瓦尔登湖》。

人类从素朴的远古,一步一步的走进现代文明,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创造所谓的财富,在利益面前贪婪而迷茫,失去了灵魂与自我,失去了老庄哲学里的大道与天德。我们期盼着自然朴素心理的复活,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活,自然生活状态的复活,这种复活是更高级形式上的“桃花源”,这将是全人类及整个世界的福报与解放。

总之,不惧于物者,故合于道也。合于道者,内守之道,知足之道,知止之道,避祸之道,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自己人生应尽的义务,人生之道。

(伍味子 2014年2月26日于吉林·蛟河·城市家园

首发散文网:http://www.sanwen.net/subject/362547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