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谋而合”所想到的

2014-01-21 19:00 | 作者:我为谁而歌 | 散文吧首发

由“不谋而合”所想到的

他和她相处久了,自然就有了些“相见恨晚”,有了些“英雄所见略同”之感,换句话说,就是多了些相识、相知,多了些“不谋而合”。

对那些“不谋而合”的背后,他是曾引以为自豪的,“相识满天下,相知有几人?”每个人都受环境、学识、见闻的限制,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达到雷同,就如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既然树叶都没有完全相同的,就更别说还能分辨善恶美丑,能识人间烟火的人了。

有一次,是同学聚会吧,同学们一起相约外出,他和她也走在同学们中间,在去山上的一个风景名胜之地时,他走在她的后面,很想悄悄地给她开一句玩笑:“你看我们像不像父女俩?”他很想说,可话到了喉咙口,还是被咽了回去。他不希望是这种结果,同学就同学嘛,难道同学还能有“代沟”?会不会让她觉得有占便宜之嫌。他为自己这个念头感到有些可笑,有些不可思议,也就不说为好了。

可事情也并非他所想的不说就没有人说,不说就没有人知道。这想法这意思还是在有一天由她给他说了:“在我眼里,你更像一位长者,一位父亲!”

“是这样吗?”他的心里有些发颤,尽管这想法跟他有些“不谋而合”,但真的说出来了,让他还是有些吃惊,竟也掩饰不住那种难以言清的表情。尽管他不希望是这样,也不管是否还有其他什么意义,他也不去想,更不去猜测和分析,他心里想的“父亲就父亲吧,不是还可以作父亲吗?”退其次而守之,不也是另一道风景?!

当然,对于他们如何认识对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不谋而合”的几分相似还是有些感叹的。现实中有很多“不谋而合”,有统一的也有对立的。要么选择统一的,要么选择对立了,要么选择统一对立的统一体,三者意思都可能一样“不谋而合”,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我认为最高境界是统一对立的统一体了。对立肯定是相矛盾的“不谋而合”,有着势不两立之味。统一是和谐的、友好的,是能够息息相通的“不谋而合”,让人有“知己呀知己呀”的感叹,不然鲁迅先生也不会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精辟论断了,也不会有伯牙碎琴的千古佳话了。

“不谋而合”是不要求一律的,也强求不得。一千八百多年前诸葛亮与周瑜在长江岸边的“不谋而合”导致了一次血腥厮杀;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不谋而合”传递着千古的情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个大国首脑的“不谋而合”形成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在1921年十多个有志青年相聚在一只小游船上的“不谋而合”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党,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由此观之,对“不谋而合”是不好定论了,好与不好自有公论,当然也要看公论掌握在谁手里面。沆瀣一气的“不谋而合”那就是“司马昭之心”了。由此我又想到了渣滓洞那面墙上的几句话来。

那墙壁上的话是这样的:“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据说是蒋介石对其官兵说的话,是不是他说的也不重要了。又会不会是他对宋美龄说的呢?因为当年宋美龄就作为他的秘书,或许是对宋美龄说的后来用在对官兵说?算是我的猜测了。这话还是有些强行的“不谋而合”吧。

与其说是宋美龄对蒋介石的依赖还不如说是蒋介石对宋美龄的依赖,好像都不太恰当。他们一起共同走过人生风,还是十分恩爱的夫妻,应该有不少的“不谋而合”吧?!

说到这些,想到这些,感受到这些,意犹未尽,似乎能触觉,又似乎是空空如也,又似乎越扯越远了。

在渐行渐远的背后,很多都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现在的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谋合也好,不谋合也罢,都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有了谋合的态度就谋合,有了不谋合的态度就不谋合。再多的风情冷暖也逃不过“一日三餐,寐一床”的宿命,实实在在的活在当下,抛开那些感伤的“不谋而合”才更有立足的勇气往前走,也大可不必对此耿耿于怀了。

我为谁而歌 QQ:39770153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