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活,给予生命最绚丽的尊重

2014-01-14 08:10 | 作者:鍩`唁〆 | 散文吧首发

美国电影《护送钱斯》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影片,它的情节在我看来甚而是有些平淡乏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等兵钱斯?菲尔普斯2004年在伊拉克战场阵亡,影片从报丧开始讲起:漆黑的深,两位士兵步履整齐、心情沉重地敲响了钱斯的家门,之后,详述了钱斯的遗体是如何被一路护送回家乡的。

全片叙事平缓,笼罩着淡淡的哀伤及庄重、肃穆的氛围。

美国军方对于遗体护送有这样的规定:在每个装运点,不管运送方式如何,护送人员都得致敬。于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向正被运送着的棺柩敬礼的镜头多达十三处之多,那挺拔的身姿,那缓缓举起与放下的手臂,那端庄标准的敬礼姿势,都给人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可谓本片最大的亮点。

第一次敬礼是在阳光灿烂的伊拉克,钱斯及其它战友的棺木内被放上成袋的冰块,棺木上平整地覆盖着国旗,运送上飞机时,两旁排列整齐的士兵举手敬礼。

第二次敬礼是在大滂沱的深夜,从伊拉克起飞的飞机已降至美国,钱斯的灵柩被缓缓抬起时,两侧士兵肃穆敬礼。

第三次敬礼是在美方某军事基地,在第一辆运送遗体的车辆缓缓出发时,全体护送人员列队敬礼。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全程展示护送人员向灵柩致敬的标准姿容,随着宏亮的口令声,他们立正,他们缓缓而有力地抬起右手敬礼,他们目送装载着战士遗体的车辆缓缓驶离,他们缓缓而有力地放下手臂,至此,礼毕。

第四次敬礼跟第三次衔接得很紧,几乎是紧跟着的,这时我们看到护送人员已出发了大半,这也意味着,每一辆运送遗体的车辆出发时,还未出发的护送人员都会列队致敬。

第五次敬礼是斯特罗波上校护送钱斯灵柩的车辆正式出发时,剩下的护送人员列队敬礼,当车辆缓缓驶过时,车窗外是护送人员们端正肃穆的标准致敬姿势。

第六次敬礼是在费城机场,当钱斯的灵柩被从车辆上缓缓而小心地抬上机场的货运车时,虽然只有短不足十米的距离,斯特罗波上校仍一丝不苟地庄重地致礼。

第七次敬礼仍是在机场,这时是在停机坪,斯特罗波上校面对被缓缓运送上飞机的钱斯的棺木敬礼,这时镜头采用全景,熙来攘往的机场人流攒动,几乎没有人注意到有个军人正挺拔地行军礼,然而有两个孩童看到了,隔着玻璃窗,他们注视着这一幕,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最潜移默化的教育吗?

第八次敬礼是在明尼阿波利斯机场,这是夜晚,只是灵柩从飞机上至机场送货车的那短暂时间,没有上级领导的监督,没有下属的效仿,甚至都没有看见乘客,仍是那挺拔的站姿与标准的礼仪。

紧接着的就是第九次敬礼,在这个机场,斯特罗波上校遇见了另一位护送人员,而他护送的遗体竟是他的哥哥,于是,这次两人的敬礼饱含了别样的深情与难言的哀伤。

第十次敬礼是在第二天早上,同样是在机场,斯特罗波上校将护送钱斯的灵柩前往比灵斯,或许是他在货仓陪伴着钱斯的灵柩一整夜的举动感动了机场工作人员,当钱斯的棺木被缓缓地从机场运货车上移至飞机上时,至少有十几名机场工作人员自发地围拢来,端正地站立,脱帽,右手放在左胸前,向这位在战场上阵亡的士兵致敬。

第十一次敬礼是飞机已抵达比灵斯,由于机长曾经是海军陆战队队员,特意在广播中播报了此事,于是,在灵柩的缓缓移送中,在庄重的军礼下,更多的乘客停下了匆匆的脚步,目睹到这动人的一幕,甚至有的乘客表情哀婉。

第十二次敬礼是即将乘车前往怀俄明州杜波伊斯,也就是钱斯的家乡,此时,钱斯的灵柩去掉了白色的外包装,覆盖上整洁的美国国旗,被移送至车辆上,这时,我们看到的是斯特罗波上校始终如一的挺拔的行着军礼的背影。

第十三次敬礼是在钱斯隆重的葬礼结束后,在寒风吹拂下空无一人的墓园里,斯特罗波上校眼含热泪,对着钱斯的灵柩,举起右臂敬礼,这是发自内心的一名军人对另一名军人的深深的敬意。

细看这部电影,你会发现,它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情节、所有的对话等都是精心打造的、匠心设置的,所有的线索都会有个结局,所有的疑问都会有个答案,且前后对照得不动声色,当然这都是为了渲染主题。

比如上述我不厌其烦罗列出的一次又一次的致敬,那似雕塑般行着军礼的身姿,都可以凝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斯特罗波上校面对钱斯家人时所说的:一路上,至始至终,钱斯都被待以体面、庄重、尊敬和荣誉。

再比如钱斯,这是本片中最大的一个疑问,斯特罗波上校并不认识他,甚至在电影长达三分之二的时段内,我们除了知道海军陆战队一等兵钱斯这个名字外,对他可谓一无所知,这实在是勾起了观影人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在海军陆战队队员们自发举办的纪念钱斯的聚会上,谜底终于揭晓,钱斯终于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当然形象很正面,可以与他的排长在给钱斯家人信中的一句话相对照:He died a hero, but more importantly, he lived a hero. 这个评价无疑相当高。八戒影院www.bjyy.cc 尤为精心的是,在整部影片结束后,在字幕出现前,影片播映了钱斯的几张生活照及儿时钓鱼、滑水、骑马、获得奖章的视频,它使钱斯的形象一下子就活生生地矗立在你面前,它明白无误地暗示你,这不是杜撰,不是瞎编,是真实的现实,钱斯是千千万万普通士兵中的一员,他代表着他们,他是好样的。

再比如斯特罗波上校,他曾上过战场,现为军方行政人员,当他翻看那一长串伊拉克战场士兵阵亡名单时,心情沉重,尤其他提出的减少前方将士牺牲的方案遭否决,心情更加郁闷,作为一名军人,他却在后方享受着甜蜜安逸的家庭生活,这也让他愧疚,于是他主动请缨,要求护送钱斯。这种心情在影片后半段也有了照应,当他在纪念钱斯的聚会上有感而发地向一位老兵倾吐心声时,这位老兵激动地说:你已经把钱斯带回了家,你现在就是他的见证人,没有见证人,他们就不复存在了。总之,这段话让一直纠结着的斯特罗波上校终于释怀了。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让人感动的场景,可以说掀起了抒情的一个高潮,那是在前往钱斯家乡的路上,灵车载着棺木行驶在壮阔的山野间,斯特罗波上校的护送车辆紧随其后,一路上,不时有素不相识的偶遇的车辆亮起车灯,并脱帽致意,甚至无声地自发地加入护送的行列,那长长的缓缓行驶的一列车队带给人无限的暖意。这样的小温暖小感动影片中比比皆是,所以才有了斯特罗波上校面对钱斯家人时的那段话:你们今天不是独自哀悼,整个美国,从维吉尼亚到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明尼苏达、蒙大拿、怀俄明州,人们都在想着你们,为你们祈祷,你们应该知道,钱斯感动了许许多多人。又是一段揭示影片主旨的话,然而并不使人反感。

其实我对美国军队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我也并不想评价伊拉克战争正义与否,这篇小文所写的完全是电影中的印象,正如你所读到的,我不评析,不议论,只是忠实地记录下我眼睛所看到的。在相关电影网站,这部电影的评分一直较高,我一向相信网友这种自发性的毫无功利心的打分,那说明这部电影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这部电影中一个经常重复的镜头深深打动了我,那是军方工作人员正用海绵、刷子清洗阵亡战士沾满血污的手指、脚趾,那动作那么轻柔,充满怜惜,像生怕弄疼了他似的,饱含感情,仿佛他面对的不是冷冰冰毫无知觉的尸体,而仍是有血有肉能说会笑的战友。为着这一份充满人性的温暖与感动,写下这篇文章也是值得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