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仁”与“不仁”

2013-12-12 14:42 | 作者:仲雪 | 散文吧首发

参考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上周学习背诵了《论语》第十四章宪问篇1-12节。我感触最深的是: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孔子最看重的弟子是顔回,他认为子贡富可敌国,他能做到不骄横的确很难,但相对于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要容易的多。相比现在不断在国际上出咱国人洋相的土豪们,有多少人能做到“富而无骄”,更何况乎“贫而无怨”了。

这周学习了《论语》第14张宪问篇13-22小节, 关于管仲的“仁”与“不仁”想到哪说到哪。

子路问孔子:“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他认为管仲不仁;子贡也问孔子:“齐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他也认为管仲非仁也。其实不止他们,孟子也认为管仲应该追随公子纠而去, “不能死,又相之”是贰臣,这和孟子所谓的“舍身取义”背道而驰。圣人终究是圣人,孔子不这样认为,虽然在《论语·八佾》篇他说“ 管仲之器小哉”,但就管仲相桓公而言,他告诉弟子:“桓公九和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还“披发左衽”,又岂能用“匹夫匹妇之谅,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来度管仲。

鲍叔牙的德,齐桓公的仁,管仲的才,齐桓公成就霸业,三者缺一不可;

公子纠不以管仲为国士,管仲也不必为纠殉死;

公子纠的不仁成就了小白,管仲箭射小白,鲍叔牙力荐管仲,小白不计前嫌,终于成就了管仲遇明君而相之。

管鲍之交,是知己的最高境界,迄今再无二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