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么

2013-11-06 08:32 | 作者:汪寻洲 | 散文吧首发

美?何谓美?美有许多种,虚妄之美、低俗之美、纯朴之美、健康之美、时尚之美、体态之美、心灵之美、沧桑之美、病态之美、性之美、竞争之美与自然之美等,它们是随着人们对内与外的感知而改变的。美,归根到底就是个体在他/她的成长、环境、意识、基因、认知和学习所共同形成的一个对外界、对自己的认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如果按照个体的方向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结果是:没有对与错。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他/她所认为是“对”的方面来思考并行事,如果这里面有错的话,他也不会理睬,因为,他是以自己的经验行事,除非用他自己行事的结果给他看,客观的证明自己是错的,那么他就有了一次错误的经验,有可能会改正自己的行事方向。当然,美,也是一样。

美,有遗传特征,所以,再如何改变,它的根基还依然残留。美,大家可能第一反应便是:“年轻就是美啊!”或者是“年轻就是资本呀!” 等,我不是这么认为,这几句话无非意思在说“我老了,就改呆在家里烧烧饭、带带孩子的,我不可能再像年轻人那样去做喜欢做的事,因为那样会被人嘲讽的” 是这样吗, 没错,美,或许是年轻,因为有细嫩的肌肤,光滑的面容,光泽、透白的酮体等“美”的一般特征,还有另外一些特征,如,身材高挑、均匀,腰部细而有力,胸部丰满、挺拔,臀部上挺有力,两条腿笔直站立时之间缝隙的没有。胳膊、腿和身体形成整体的外在标准,当然这是体态之美了,这些加起来真的美吗?或许这些加起来是美的,甚至是妖娆万千,诱惑逼人的,但这种美是暂的,许多情况都是我们的荷尔蒙所致,视觉上美要激发生理、心里的唤醒才能引起对“美”的认知。但人心千变万化,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保持一成不变的看法,如,早上起来上班迟到了,被上司批了,会让自己原本喜欢的东西好感度下降,如果再加上昨晚因烦心睡不着才会迟到的话,就更是心烦意乱了,什么美的东西在眼前就不是美了,而是引发争吵的导火索了 ,所以这时的心里和生理唤醒的是不安与愤怒。这种美还有一个致命的敌人——岁月。这些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哀老的身形与面孔。因此,许多女性为了留住所谓的青不惜重金,有的买衣服、做隆胸、做面膜、化浓妆、动手术等,都想留着岁月的痕迹。但美这东西不能硬来,一旦违背它,就要付出代价。比如,一个女性朋友嫌自己的胸不够丰满怕老公不喜欢自己了,于是就做了隆胸或者其它地方的手术回来,结果,老公再也不碰自己了。因为跟假的没两样,而且心里造成巨大的阴影。面膜和化妆做多了,可能导致皮肤红肿发炎,甚至溃烂。有的人为了美不惜牺牲家人、朋友的关系所引发了悲剧,这类人承受不了现实,只好死才能享受真正的美。 真正的美?替代不了全体的美,美经常与俗混淆在一起。比如,一位女性打扮的再漂亮,穿上华贵的衣服,有热火的身材,可是缺少气质与内涵,也许表现出来效果更糟。前者是生理上的“美”是一种需求,而后者的“美”是一种精神的,一种更加广阔的美,是心灵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面容与行为也是一样,再怎么掩饰,它们都会暴露你的一切。俗的美,是单纯的外在东西衬托的漂亮,是一种虚妄和苍白的东西,虽然一时可以称得上“美”但没有气质和内涵,做作迟早会毁了自己。虚妄是一种现实不存在的东西,是通过假想,扭曲强加于现实的东西,这类人的美,是一种安慰自己,逃避试的美,尽情在自己世界中、一种外界不能理解的美。俗的美,这类人通过外在装饰自己,但自己根本不会搭配气质、内涵、体形,衣裤和颜色之间协调,认为穿漂亮的,时髦的衣裤就是美,所以,尽管花上千或上万的衣服和装饰品,给人的感觉还是俗,当他人指出来,这类人说自己是“个性”,这是种无知的美。气质从面部轮廓和表情里可以清晰地透露出来,与苍白空洞的漂亮的美里透露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一种难以言表的东西,总之,一种让人舒服的感觉,一种,让人由衷地想保护的感觉,值得怜惜一生的东西。

大家都说“纯朴”是种美德,似乎已经是习惯的认识了,那是可能因为它是更贴近自然,更懂得生活的人,他们好像很少生气或者情绪化,相反他们生活简单,乐观,易相处等特征,这是种自然美。可这种印象大多数指农村或深山老林住的人群,要是城市中被人说成纯朴,那意思就大不同了,其认为是天真,傻子等标签,再说也没有人把“纯朴”用到城市生活中,似乎,在城市中谈到“美”多半是幼稚,敷衍等意味,更多的是为表达一个概念,为了适应某一个情景用的词,很少有人真心理解并表达出来。这当然可以理解,生活在深山老林(少数民族与田野)和城市中的人群生活方式不一样。偏离了城市的人,面对的人和事相对的比城市的人少,整天都做既定的事,完成了,就回家了。人口少,就形成了一个互相帮助、和平的氛围,再加上一出生的教育方式,所以和人相处戒备心里要比城市里的人少许多,对知识的匮乏,他们能少去很多思维能力与心里负荷,对希望的憧憬,因此他们才能表现所谓的“纯朴”,当然还有地理等因素,不过,这也符合人类需求。相反的如果我们到这些地方去居住或者旅行,回来时原本挂在脸上的愁肠也会消失的,也会体验到什么是“美”的感觉。所以美也是一种背景,只是你要追求的是哪种美?美是一种相信,更是一种融入,这种背景离开久了,到另一种背景就感受不到美了,也会忘了美的感受的,因为人更加关注于当下的体验,经验这东西往往是等过后到了才会呈现,因此有人说“人是即时动物”。我喜那些乡村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身心完完全全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过,真的是天真无邪,眼神里没有一点的杂质,透露出对外界,对未来的一种相信,一种美好的憧憬的愿望。虽然,他们生活得苦涩,可大自然却把最宝贵的美留给这群孩子。那城市的孩子呢?也美,但受到外界的影响太快,很快就失去了那份天真,取而代之的是失望与烦恼。

健康的美。有两种层面的意思,一种是明知道这么做达不到效果,完全只是跟着某种感觉,愚昧的,比如,天天晚上路人锻炼或者一大群人在做体操,他们是为了锻炼而锻炼吗?不是,多数是感觉自己健康有障碍了,担心出问题,才锻炼的,散步时,路人似乎时要完成每日的必修课一样,脸上一点表情的没有,体验不到锻炼所带来的愉快情绪。人们有时是为了填补心中的空虚而锻炼,这种锻炼对身心没有利,只有害,只能愈来愈疲惫。一大群老人在广场上做体操,播着流歌行与民歌,有的密集,有的稀松,上至70岁老人,中有20岁姑娘小伙,下至5-6岁的孩童,时不时的穿溜冰鞋的小孩在人群中穿过,这样的场景美吗?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在凑热闹。锻炼应该是全身心地,从意识里就主动体验运动带来愉悦心里,有规律地生活,按自己的日常,规定锻炼时间和项目。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一起的人可以保持心里年龄的稳定。如,20,30岁的年轻人与50,60岁的中老人一起做体操运动,时间常的话,而且是盲目的,他们是心里也逐渐老化。反过来也一样,老年人不仅运动就获得了健康,生活中还心态必须好,对待冲突应该更加的宽容,处理事情更加周全,对待下一代更加仁慈。另一种是精神外貌,以内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责任,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同时也是个体,自己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承担起社会观与个人观,这不是需要健康的体质和健美的体魄就可以的,我所认为的健康是全方面的,小到言行举止,大到道德底线。如果没有这些,人们只顾着锻炼身体,如何养生,如何健美,却忽视了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有的责任和用低俗、粗暴、愚昧和无知来处理自我和周遭的人和事的话,那还是美吗?

道德吗?说真的,中国是个缺乏“道德”的国家,不,应该是将道德扭曲化的认识。这点不得不承认,有诸多的事例和社会现象证明。如国庆假期期间旅客们在旅游景点中乱扔垃圾,毁坏遗迹和岩石等,而且经过工作人员的再三的警示下无效,还辱骂清扫人员并否认自己前一秒做过的行为,而且还有大人抱着孩童在某处大小便。我想这类行为在国际旅游中也不少,那么,可以说这些人在生活中是没有道德的吗?这些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认知就没有吗? 似乎在某个特定情景中人们的道德意识被“隐藏”起来 了,就比如旅客这个例子,他们是出来玩的,是为了短暂的轻松而来的,在人潮汹涌的景点中人们很难像平时那样保持自我,这时任何反应都是即时的、瞬间的。人们很难做到手中的羊肉串的吃完之后,还穿过拥挤的人群扔进垃圾箱,更别提还有拿刚买好了的衣裤,人们的无意识就已经替我们做了,就像平时走在街上一样,无知无觉就甩掉手中的垃圾,除非,有垃圾箱离自己不远。我们对道德这个概念很弱,或者完全的曲解和屏蔽了。许多时候我们都不能明确地判定自己的行为或思想到底跃没跃道德底线,例如,在大街上一名男子砍伤一名女子,而后逃之夭夭,这名女子在痛苦的求助,周围的路人淡漠视之,一个都没有上来帮助。事后,人们才知道这件事事关人命,可当时走过的路人们不知道吗?过后再来谴责这种行为,唾骂人性的冷漠,不过,我想评论者们如果当时也在场的话,就一定会出手相助吗?人类是即时动物,当突然看到一件令自己害怕事件时,下意识就告诉自己这事有危险,再说加上当时没有一个人去帮忙,所以,就扭曲的认为“这人没事,既然他人没有去,那我也没有必要去帮忙”之类的想法,就像围观者一样,明确知道需要拨打求救电话,可现场没有一个打的。人群也是个典型,在人群中自己无法自考,更无法自控,足球球迷与另一对的球迷发生冲突导致了踩踏事件,死伤无数,结果平息后,许多人都不理解当时自己的行为,还有几位在平日自称是道德较高的。因此,缺乏道德的人固然有,但许多人都有自知之明,只不过忽略了它,自己不想与它有联系,因为“道德”一词首先给人的印象多数是贬义的(不道德的意思),回避它,所以我们做一些事尽可能不往道德这领域想,时间久了,真的做出违反道德的事,那也会找借口,这种是扭曲的认识。许多人假借好的理由来勾住他人的弱点以此满足个人的欲望等等这类现象,总之,没有发生恶性事社会是不会理睬,可道德在这类人身上还冠冕堂皇的演绎着。弱肉强食,是的,生存就是这样的,但是不知有多少人拿这个借口去干一些触犯道德底线的事呢,我们不知道,知道的是,这些人肯定是丑陋的,抵挡不住诱惑,堕落在欲望的深渊中,肯定是不美的。现在的中国貌似比以前好了,素质提高了许多,但一些根本劣势还未解决,特别是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事时,面对比自己弱的人那更是突出。一些道德模范所做的事情若不能扩张开来终究还是“小善”然而中国这么大,这些小善能够造福多少人呢? 虽说道德意识是需要有超高的自制力和自控力,但如果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道德之美”。

性,是中国以来避而不谈的话题,认为它是丑陋、肮脏、下流、无耻、龌龊的,连私下都不能议论(夫妇)为什么呢?是由数百年、千年的传统的约束与民众的无知还有政党的压迫等一些封建迷信众多因素导致的,没错,这是种文化。 但这种基础却是认识真确东西的一个阻碍,虽说近年来好多了,一些敏感话题还是挺羞耻的。青少年身上更为突出若发生性关系多数不知道怎么处理,加上传统的认识,很容易让他们心里产生肮脏或罪恶的想法,导致悲剧发生。网名、电视、游戏以及杂志上的那些“知识”对于青少年来说多数是害大于利,稍有不慎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所以,对于中国教育来说这个“度”是难以掌握的。对家长来说对儿女说什么是性,有的羞耻感并认为对孩子不好,因为,这是最私密的东西,其实这种认知是错的,性,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的了解一个人并为他/她以后处理和看待问题作为一个引导作用。性,是人之本性,是生命诞生的过程,更是作为人特性之一,性在生理中是必不可免的一种现象,将体内乘积的能量得到释放并满足,保持身体的正常平衡,在心里中性可以得到满足和排放压力,从而保持心情舒畅,以及一些微妙的作用,如果运用得当的话,还可以治疗和预防一些心里疾病(如歇斯底里、神经官能症)等。我们的意识里总喜欢将一样东西通过外在形式的包装再呈现出来,然而,性是赤裸裸的,不带任何遮掩,比如,一些本身并无好坏之分的东西进行了外在包装,然后,通过某些人或文化的需要,将好或坏的定义给它,所以,好坏就由此产生了。现实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要么排斥或者扭曲的认识它,一种就是大胆地实施它,甚至以身试法或者不讲道德伦理的尽情释放个人的欲望。性与色情的区分完全在于人的态度和欲望,色情毁坏人的心里和身体健康,使之堕落、对生活失去价值,成谜于色欲中,无法自拔。然而成谜色情是对性的好奇心和无知引起的,这点许多发达城市和国家做的不错,符合人性,展现了“性之美”,对性认知现在已慢慢地蜕变了,更加理想化、科学化及人性化,还得继续开放的认识达到更加完满的性之美。

美,应该是永恒的存在,只是人对它的认识不一样,人一习惯了某些事物,就对事物“漠视化”了,但它依然还是美的。对美的定义的清晰度够准确,美就会常在,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始终就认为某一样东西就是美的,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就是这个东西的定义明确,不过,这样的人极少数,人活世上总会波折、走弯路,然后选择,遇到许多诱惑,追求许多目标,因此,对美的认识也会改变。许多学校在教学时,总爱将一些“理想化”的世界交给学生们,学生毕业了,就带着老师的这种理想化的知识,来面对当今现实,因此,这种现象使得许多学生应接不暇,受挫心里越来越重。老师们的职务就是传授学生们应对社会的知识并讲授真理给下一代,一般来说,美的基本就是善,而善有多层意思,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好人好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行善是做人之根本,也是寻求“真”的途径之一。另一种“善”是指“大善”,万事万物形成与变化的一种和谐,我们任何的一种物质得以与另一些物质共存和合成都离不开这种和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