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在米兰大教堂

2013-10-19 08:24 | 作者:耕耘净土 | 散文吧首发

是在一个寒的下午,我裹着凛冽的风走进了米兰大教堂。由于那天不是主日弥撒又加上纷飞的大雪,所以偌大的教堂内寂静寥落、人迹稀少,估计最多也就二三十个人,他们中有默默地在作虔诚祈祷的、有静静地在沉思中踱步的、就连偶尔的谈话声也都是轻轻、轻轻的……那沉沉的天色映衬着飘飞的雪花也像是一首悠扬柔和的旋律透过教堂花格窗上的彩色玻璃飘落到绘有耶稣故事的宗教油画上,使得教堂里的气氛更显幽静神秘、庄严肃穆。在这样的氛围中,不知是何缘故,我感觉到,与其说我是在参观米兰大教堂,还不如说我是在这里欣赏着心灵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接受一次精神上的圣洁洗礼。

是的,我喜西方古典音乐,而且我尤其喜欢选择在细濛濛或是大雪纷飞的寂寞黄昏去欣赏那美妙的旋律。对我来说,动人的音乐能够让我寻觅到心境中恬美的宁静,同样,寂静的氛围可以使我聆听到心灵中感恩的旋律。只有在这幽邃的意境中,我的遐想才会毫无干扰地自由飞翔、我的心境才能够高雅超尘地挣脱世俗的束缚……

我满怀着崇敬,徜徉在静谧的大教堂内,我凝望那一幅幅神圣的宗教油画,沉浸在无尽的遐想之中。我仿佛听到了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弥赛亚-哈利路亚》那首衷心赞美、激情欢呼的旋律,我仿佛看到了1742年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由亨德尔亲自指挥首演这曲伟大作品时全场观众感动得热泪滂沱的动人场景……我想起了亨德尔难抑激情的倾吐;“我看见整个天国就在我的面前,我看见了伟大的上帝。祈愿我们博爱、平等、奉献,将我们一切尊贵、荣耀、权柄都归与独一的真神。上帝!” 是啊!在神圣的上帝面前,我们有何理由可以抛弃博爱、贪恋权柄、逃避无私的奉献?我相信,当年的爱尔兰国王必定彻悟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激动地站立着听完了《哈利路亚》全曲。让这首誉为‘天国国歌’的《哈利路亚》“ 必须要站立着听 ”成为了跨越几个世纪延续至今的珍贵传统。

遐想在幽静的大教堂里,我也分明听到了奥地利伟大作曲家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 》那华丽优雅、欢快明朗的旋律正在我心灵中轻盈地律动。是的,我非常喜爱莫扎特这部不朽的音乐巨作。我格外地赞赏莫扎特那种在艰难时光仍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我会选择在万籁俱寂的深时光,独自在朦胧的灯光下去静静地聆听……譬如欣赏他《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那柔美中蕴含着淡淡忧伤的宁静,品味他在《午夜月光》中所表达出来的悠远静谧的思念之情,当我处在心灵迷惘、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就更加离不开莫扎特的音乐,譬如他《A大调钢琴奏鸣曲 》中的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正是这首壮丽辉煌,乐观开朗的旋律无数次地宽慰了我的灵魂, 从而让我在他音乐世界中寻觅到能够靠泊我心灵的宁静港湾…..我想起了莫扎特写给他友人信中的一段文字;“生活的苦难压不倒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谱写进我的音乐,为的是让人们快乐、让世界感动……”

是呵!如此宽广的胸怀,如此崇高的博爱精神,这不正是基督教所倡议的信、望、爱的宗旨吗? 我豁然意识到,为什么在圣洁的大教堂内我会自然地联想到西方古典音乐?我想,这正是因为在西方古典音乐中所赞美的上帝、自然和人类这三个永恒的主题,都是同基督教教义息息相关的。是呵,在庄严肃穆的大教堂里,我们祈愿通过与上帝的对话,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安宁,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上帝的国度——天国里得永福。同样,西方古典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也正是我们内心世界中的和谐、安宁与充实,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当我们聆听着优美的古典音乐时,让我们美丽丰富的想象力,伴随着清纯圣洁的旋律,去海阔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吧,我们的前方不也是神圣的天国吗!

我遐想在米兰大教堂,我陶醉在不朽的古典音乐之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