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

2013-10-05 21:32 | 作者:一滴镜湖 | 散文吧首发

循着长满荒草的古道,迎着阳光漫游。当你闭上眼睛,在耳旁掠过的不再是风,是六朝的咏叹调,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锦绣,是渔父高亢的歌谣,更是流过的千年。没有见到塞北的骏马,倒在“杏花烟”里偶遇了秋风。

秋,在大多时候,更像是的附属品。因为它除了温度稍微降低,在能看到落叶植物的枝头瞧见外,大多时候和夏天没有两样。它不像夏天那样火热,让人印象深刻;不像天那样柔情,让人思慕难忘;更不像天那样冰冷,让人刻骨铭心。它就是那样平凡低调,低调到几乎被人们忘记四时之中还有秋的存在。

然而,有人也许会说,无论秋在哪里迷路,都记得回到诗人笔下的路。是的,文人笔下,也许是才是秋的家。然而,这并不值得高兴,文人笔下或许是个好去处,却不是秋的归宿。

秋原本是属于这个世界,无论你又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无需栖身诗人笔下,更无需一番感慨喟叹。当秋风从最远的北风吹来时,掠过草原,拂过枝头,低到河谷,高到山头,都有它的踪迹。文人笔下,茅草屋头,无有区别。

秋的衣角拂过捣衣板,于是塞北的风沙便扬起千军万马;秋的眼神掠过天空,于是碧霄刻下片片诗情;秋在后主的院落里打了个哈欠,于是梧桐就飘落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音难觅,那日秋醉在了杨柳岸,伴着晓风残月。这一醉不知道到过了多少年,直到有人唱起“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词句,它才缓缓睁开眼睛,才发现有花飘到身上,原来已经是冬天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词虽是写在冬尽春萌,却那么的契合秋的意境。古往今来,描写秋无外乎悲秋,或者像刘禹锡那样反其道而行之。这些词中的情感那样真切,或悲或喜,让人感同身受。但这并不是秋的骨髓。

秋,延夏而续,大地开始降温,开始思考。岁月老人,在经过了春夏之后,需要安静的时间来思考。于是大地上的东西渐渐失去它鲜明的特征,温度不再炽热,雨不再滂沱,就连树的颜色和花的枝畔也缓缓褪去它的艳丽。它就像忽然消失一样,不仔细去寻,是碰不见的。融入了平凡,躲进了日常的生活。就像是在钟表针尖上,那重复而单调的动作,你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清欢”——不是狂歌痛饮,不是断筋错骨,它是江边的流风,是寒冷的时候嘴里哈出的那股白雾,它不是恨痴嗔,却又是爱恨痴嗔,猛如烈酒,淡如清风。无论金凤玉露,还是芙蓉千朵,那不过是它的衣裳。诗篇里,只不过是遇见了它的青衫。直到唱出“清欢”,秋那一刻,是欣慰的。其实遇见秋天很简单,只要伸出双手,张开你的十指,就能感觉到。秋,就是平淡的日子。不用担心秋会迷路,只怕人在平淡的日子里走失。有一种享受是那样写的,就像那首小诗:南湖秋水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平淡,既是享受。

秋风吹着古道上的野草轻轻摇动,也许你会感觉到冷,不是还有人是那样说:天凉好个秋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