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我们一路同行

2013-09-26 14:34 | 作者:东风拂柳 | 散文吧首发

电影,与我们一路同行

虽然过去几十年了,大家还是不会忘记经典电影《地雷战》中的一个特写镜头:青筋暴突,气急败坏的日军中队长中野举着指挥刀对着明摆在地上的石雷转来转去,恼羞成怒;石雷也在银幕中变得越来越大,占据了整个银幕,侵略者在人民战争的地雷战中毁灭……

这是电影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也是电影艺术带给观众的永恒魅力。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没有多少文化生活。除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几部京剧样板戏外,看电影成了老百姓的最

“看电影去呀”,在当时绝对是一句令人振奋的号召。我们这些小屁孩放学后一路小跑回家,稀里哗啦填饱肚子,肩扛长凳,手提椅子,左右开弓,早早来到大队的操场抢占最佳位置。有时,放电影的两根竹杆子竖好了,银幕还没挂上去,放映机也没架好,放映员还在村书记家里吃晚饭呢。我们小伙伴就一边等,一边在大操场上玩单腿斗鸡或你追我逃游戏。等到父母亲来时,我们已是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看过《小兵张嘎》的电影,第二天放学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头戴柳树枝叶帽,腰别自己做的木头驳壳手枪或练习本草纸叠成的手枪,神气十足地出现在生产队的操场上或父母亲劳动的田间地头。

大队里放的所有电影,都是露天电影,天气好时皆大欢喜。如遇天气突然变化,观众要吃不少苦头。天,要面对绵绵细的煎熬;天,要预防雷电阵雨的捣乱;秋天要忍受瑟瑟秋风的穿梭;初,要经历白露寒霜的考验。碰到好的战斗故事片,偶遇阵雨,大家就用雨伞或用衣服披在头上挡一挡,只要放映机不停,大家也在所不惜。

在那个年代,农村用电比较紧张,放电影时突然停电,是经常会遇到的。特别是遇到精彩的电影场景,真是急死人。我清楚地记得放故事片《难忘的战斗》,当阴险狡诈的坏蛋高举称砣刚要砸向我们可爱的解放军战士时,突然停了电,一时间鸦雀无声,继而操场上口哨声四起,责问声不断。其实,放映队早已准备好柴油发电机。放映员把发电机放得离放映机远一点,因为发电时“突、突、突”的声音特别响,象开手扶拖拉机似的。难得放一场电影,大家也不太在乎这声音。如果遇到好的影片,几个邻村之间还得跑片看。先放映的村,大家都认为与电影队关系不错,很羡慕。后放映的,村支书一定会指派几名身强体壮,上进心强,领导满意的年轻人去完成这项跑片接力任务。碰到意外,也有胶片接不上的,观众十分焦急。但看到几名满头大汗来回跑的年轻人,大家心里也就毫无怨言了。

六、七十年代,国产故事片(战斗片)、纪录片占电影的极大多数,也引进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译制片,译制片很有特色,当时流行着一句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罗马尼亚搂搂抱抱。”影片的内容从中可见一斑。

八十年代,“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在绿色军营里看电影,则是另一番场景。各营、各连、直属队集合后,左手提着小凳子,唱着《打靶归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曲一路列队走。在团值班员的统一指挥下,边喊口令“一、二、三、四”,边跑步进入指定方块。放小凳子也有“放”的口令,必须做到整齐划一,否则拿起重放二、三次也不一定。

放电影前十至二十分钟时间的拉歌,是军营文化的一大特色。先是各营兄弟连队之间拉歌,接下来是各营、团直属机关之间拉歌。“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着好辛苦,X营,来一个,来了没有?没有。”“再来一个要不要?”“要”。大家立即鼓掌欢迎。此时,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协理员的拉歌声一声接一声,官兵全体立正,昂首挺胸,有时真是梗着脖子涨红了脸地唱,那歌声当然是一浪高于一浪。

八十年代初,当我们看完十多部战斗故事片,象《英雄儿女》、《南征北战》、《地雷战》、《打击侵略者》、《奇袭》、《高山下的花环》等电影后,怀着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家乡亲人的眷恋,唱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英雄颂》、《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等歌曲,无怨无悔地走向炮火纷飞的中越战场。

电影,与我们一路走来,银幕中的英雄形象,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家庭影院蓬勃发展。坐在电视机或电脑前,我们可以随时看到古今中外的最新影片。当我们夫妻俩和儿子一起走进绍兴鲁迅电影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吃着点心,享受的是惬意的休闲生活,看电影也就成了另一种消费方式。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有时经意或不经意地会打开某段岁月记忆。让我用手中的拙笔去记录这些曾经与电影有关的片段,温暖我们美好的情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