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话“圆”

2013-09-19 19:28 | 作者:小雪花 | 散文吧首发

作者:祖珊琦

于2013-9-17

中秋节又快到了,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儿再参合着大街小巷铺天盖地的各色礼盒和各种包装的月饼,好像时时都在刺激我的感官,让我联想起更多和’月饼‘还有’中秋节‘有关的话题。儿子已经打过电话了,说中秋节又能回家,这让我想起了四年前他刚刚考上大学的时候

那时我们基本上没怎么打过电话,大部分的联络都是靠相互发个信什么的。

有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接到家里座机的一个电话,是位外地口音的男子。

“你有事吗?”

“对头”

“呀,坏了 ”我突然联想到在外读书的孩子:惹祸啦?学校都打到家里来了!”

"你到底有什么事,我就是啊 "

这时对方突然笑着终止了他的成都口音 ,继而还用开玩笑的口吻和我说:“真的没听出我是谁吗?”此时,我已经被刚才的紧张搞懵了。

”请你再大声一点,好吗?我没听清楚!“

妈妈,真的听不出我的声音吗? ”儿子咯咯的笑声里,露出了原来清甜的童音儿……

这个坏小子,真吓了我一跳。 不过他的四川话还真是蛮地道的,儿子乐呵呵的告诉我:就学了这么几句!说多就露馅了。

“军训结束了?”

“嗯。”

一想到和他送别时的情景,心里还是挺不好受的。就要把他独自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了,我当时本能的就有一种放不下,又不得不放下的焦虑 ……现在,又听到他调皮的声音,反倒是让我松了一口气儿,到底还是小孩子,环境一熟悉就没事儿了。

有个星期天,我接到一条短信,是一条商务性质的祝福短信,我脑子一热,都到中秋节了?!也没顾上多看一眼到底是什么日子,就急急忙忙的给儿子发了一条:“中秋快乐!”。我想让他知道,家里没忘了他,妈妈再忙,也会在心里想着他!

儿子很快回复我:还没到呢!

我儿子最清楚他的妈妈是个没有时间概念的人,常常一忙起来就分不清是星期几……

后来真到了中秋节,那天我正上班呢,收到儿子的短信,还挺长的。当时,我只是匆匆看了一遍,就忙着干活去了。因为,节日期间同事们和朋友们都会相互转发一些各种各样的祝福短信,所以,也就没太当回事儿……

下班回到家里,吃过晚饭我拿出手机翻到儿子发来的那条信息,静静的读了一遍,不对,我又认认真真的读了一遍,不对,还真是不对,我发现这真不是那种相互转发的吉祥嗑儿;分明是初次离家的孩子身在异乡,他是太想家了,才会发出这么的强烈的思乡感怀!我的心一下子被揪起来了。特别是前面那句:“只怨归期未至,又叹无计可施”,这明明就是知道不能回家,可又没办法控制自己想家的情绪;还有接下来的“单影若清秋”,把我的心搅乱了,我就那么没着没落的楞了好一会儿,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心疼的泪水了瞬间盈满了眼眶,我对自己说,这绝对不是转的,明明是他写的。拿现在的话说,是原创

因为我过去从没见他写过这种古体诗词,所以,差点儿忽略了。

开首的第一句:”明月正此“分明是在调侃我连中秋是几号都没搞清楚,就给他发短信的事儿。”古有客远他乡,今有障峦远离。“这一句,让我想到了去送儿子的路上,一过黄河快要接近蜀地了,火车在山洞里穿行的景象,山峦叠翠、连绵不绝……路漫漫呀路遥遥!难怪一开学我就在儿子的空间里看到过:“远,真远呀!”的轻叹。

当时,在分手之前,我曾对儿子这样说过:妈妈这辈子恐怕也只能来这么一次了。以后,一切就都要靠你自己……

回到保定,有一回我想儿子了,但又特别怕孩子想家,就给他写了首小诗鼓励他。前几句嘛,现在连我自己都想不起来了,后几句好像是这么说的:不同的点,相同的面,心里装着,处处能团圆。我想告诉他:距离不能阻隔我们心中的团圆,想着亲人的嘱托,就会找到力量。作为过来人,我知道每个人的成长,必须要学会经历分离。但是,孩子他真的能够完全的理解这些嘛?估计和我一样的家长,都有过同样的担忧。

平定了一下心绪,我开始细细的品读儿子这首填词,读到下半阙,我好像感觉心突然间被照亮了,原来的不安和疑虑,统统都烟消云散了……

因为, 在归期未至的乡愁里,倦了心思的儿子,在这里突然笔锋急转:“何须怀憾,此生应是不虚置。"

好样的!我不禁为他叫起好来。此刻,就像有一股豪情,“嗖”的一下灌倒了我的头顶,太提气了,何等的豪迈!真的让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 我一下子就想起了他外公当年的表情和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才是我的女儿。当时,我就想引用当年老这句牛气十足的话对儿子大声说:这才是我的儿子—— “何须怀憾”!! !

“何须怀憾,此生应是不虚置”,是呀,轻轻的一笔,就把一个十八九岁少年的宏志凝于笔端跃然纸上。后面紧跟的更是饱含深情:“但愿乡安好” ,贴切的抒发了一个远在异乡的年轻人,对故乡、对亲人的牵挂和祝福,境界已远远超出了单纯想念……

后来,我请同楼住的一位喜欢书法的老干部,帮我在宣纸上书写了这首《中秋咏月》,又请好朋友帮我装裱了一下,一直挂在我家门厅的墙上。每当我们吃饭的时候,一抬头就能看见它,就如同看见了那个满腔抱负的少年,那张稚嫩的笑脸……

世界就这么缤纷,我妈妈一位老朋友的女儿刚好在成都军区,巧的是她儿子和我儿子同时考上大学。她儿子在上海读书也不能回家。他们夫妇受到老母亲的委托,专程开车到学校为我儿子带去了中秋的月饼和很多水果。当孩子把王阿姨带给他的月饼掰开,露出里面各种果馅,并且把那张生动的大月饼图片发给我的时候,我不禁推开窗子,去眺望夜空中那一轮圆圆的月亮。我觉得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人们心中升起的那轮温暖的“月亮”,距离不会,时间也不会。

团圆不是故事里的故事 ,是我们内心的需求和渴望,当我们尝遍了相聚、相离和再相聚的滋味以后,你可以试着再来画一画心中的圆,你会发现,同样是一个圆,但经历过千山万水之后,再来画它的时候,就一定会有更多丰富的而坚实的内容。

中国人爱月亮,重团圆有着悠久的传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节日,才为我们引出了太多的佳话和故事……

在这里我想说,中秋节其实是中国人爱 “团圆” 的一种象征。在这一天,无论你能不能够和你的亲人相聚,但你一定要在心里装着一轮 ‘ 温暖的月亮 ’ ,让她成为滋养我们心灵的动力—— 一轮永恒的“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