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国学

2013-07-18 14:34 | 作者:江南有情 | 散文吧首发

我看国学

——读《2012年中国散文精选》有感

我是一个传统的不能在传统的中国小孩了。从小就读《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大量所谓国学的书籍,不过说实话,这些所谓“国学”在现在的我看来,多数是把自己的思想硬是教别人学的那种,缺乏一些劝人尝试,真是干练的书,这也许也是我泱泱中华大国集可谓五千年文明史却从未出过一个自然科学家的原因之一吧。我想,陶潜可以算半个。一个民族盯着十几本书研究了几千年,可以想象这书被钻得多透,最后西洋人来了,用枪杆子把这些死读死书的中国的“知识分子”揪了出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有些学问叫经济学、物理学、社会学......原来知识是这么学的。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挤破头地去外国去留洋,学完后突然又发现原来国学又是这些学问的基础.用王小波先生的话说,如果朱熹能透过阴阳学来推出一条光学定理,那现代的中国也许难以想象地进步,当然,这已经成了感慨的话题。由此可见,我国的五千年国学积累,也许只差了那么一步,只是一步,却相隔万里。

终究我是个晚生,在“国学”这块王小波先生在他的大学时期也被他的老师硬逼着研究了四年的国学,最后他的结论是——中国人研究了几千年的国学不外乎把整个世界硬塞进一本书里,从而导致永远只是一个小世界,而小世界外的,不知道。这个观点在古典文学家眼里也许就像是儿戏,毕竟王小波先生不是专攻这片的,我想他也不会愿意干这事的,所以文学评论家对这个观点不作评置也在情理之中了。细细想来,似乎我有些在向王小波先生靠拢,但也不完全相同,人与人的想法总不能完全一样才好。

王小波先生已经逝世十五年了,在这里我再次捧起他的那本《沉默的大多数》,重新回味,有些感伤,带些惆怅,不是因为至今文坛主流仍不敢对王小波先生此书加以评置,也不是因为此书没有在文坛掀起什么轰动,赢得什么大奖,而惋惜暴殓天物,只是为了这泱泱中华高速的文学发展中却从未再出现过如王小波先生此等敢评述民族文学、国学,敢去深入挖掘一个人的偏执性,一类人的阴面,一个民族的劣根性的作家,准确些叫思想家。鲁迅曾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国学的命运其实也不过如此。

所谓国学,所谓经典,我想都不是我们现世之人所能轻下定论,妄加评说的,姑且先将我中华古时之所谓国学的类于孔孟之道的那些看作是封建制度的捆绑附带产品,不作评置。但站在当代世界文学发展方向上看,一切所说之国学经典只能留至后世之人去评判了,我们这代人想来是不妥的。也许沉默是看待当今所说之国学的不错态度。

前些日子报刊的头版头条也许大家都知道——“中国作家莫言获本届诺贝文学奖。”于是,铺天盖地地一通报道,记者们恨不得把莫言先生的祖上十八代都给查个明白,找点文学基因遗传等帽子扣给莫言先生。这段时间,莫言先生用风光无限来形容绝不过分,也许很长一段时间会一直如此。在莫言先生参加完诺奖的领奖仪式回国以来,一股“莫言热”吹得更是满堂彩,一系列的莫言语录也随之而来,比如:“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我要打破得了诺奖就写不出好文章的魔咒”......报刊杂志也趁热打铁,访谈节目,为书写序活动等等,让莫言先生频繁的出现在售书现场和各地电视台,我不知道这会不会对莫言先生的写作计划和灵感带来影响,不过以我这个晚生来说确实太过火了,总有些不祥的预感。如果莫言先生的作品果真是佳品,有足够资格成为影响后世之人的国学,不用如何机构的肯定,时间终究会让金子发光。莫言先生大可不必如此,但人与人毕竟不同,他有他的考量,我表示尊重。不过我懂一句话,“物极必反,极盛则衰”古时国学没诤逃过这句话,钻的人太多太深,也就没发展了、不锊现今所谓国学如何,不好说,不好说。

说穿了,“国学” 它不是一个朝代的产物,也不是一个民族的产物,不是一种思想的产物,它是由时间所积淀下来的,未曾被历史洪流所冲刷得面目全非,而依旧屹立于文学史上的丰碑,真正可以做到人口相传,深入每一代人,每一个人心中的一道记忆,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这个世界代代相守相传相融的文化瑰宝,它可以无国界、风俗、语言等阻碍的一种认知,一种观念,一种处世的态度。它能给的是一个方向。你能所获的,是一种思想,独一无二属于你自己的思想。

说到这里,我觉得这本《2012年中国散文精选》编的过于急躁,傅斯年先生对其所授业之学子曾有云:“三年之内不得发表任何文章。”这是一句智语。是啊,经典是需要磨砺的,国学是需要积淀的,不需要所谓合集或分类。古来,集大成者,兼有小愚:得圆满者,必有少缺。国学的遗憾在于总不能及时被发现与欣赏而这恰恰也是国学最弥足珍贵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灵魂所在。

我看国学,寥寥几语,即包罗万象;草草数笔,便斗转星移。

一种命运,一种态度,一个方向,一世国学! qq:113635063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