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猜李白

2013-06-28 20:53 | 作者:夏风一缕 | 散文吧首发

生活的理性思考,对个性的浪漫表达,这就是李白和李白的诗。

李白是诗人,不是政治家,所以李白只能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放逐山水,用诡奇的想象,豪放的手法,表达着自己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但和杜甫相比,他是幸运的,起码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温饱感!

李白太伟大,作为诗人,横空出世,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大唐帝国空前繁荣的天空中,理应有一个人用诗歌来表现这种繁荣,历史选择了李白。

是幸,还是不幸?

杜甫称李白是“谪仙人”,意为上天贬到人间受难的神仙,所以李白的苦难理所当然。唐玄宗才,但不爱李白,因为李白太有才。有才令人嫉妒,无才令人痛恨。无才就是平庸,而平庸对于政治家却是好事,就如烈马和驽马。唐玄宗宁肯要一百个庸才,也不愿要一个“仙人”,因此就让李白去写诗。和老谋深算、才干平庸的杨国忠之流相比,天真的李白还是写诗好!

对于李白,应该痛恨唐玄宗;对于后人,却应该感谢唐玄宗,毕竟,他让中国的诗歌史上多了那么多脍炙人口、名扬千古的风流诗篇。

搞政治的人都知道“沉默是金”,即使被压制,也要保持沉默。可李白不会,他让杨国忠研磨,让高力士脱鞋,自己则醉醺醺的写诗,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不懂沉默是政治的根本的仙人还是写诗去吧!

走出京城的李白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悲愤?压抑?没有方向感的迷惘?大概这种心情肯定都是有的,怎么办呢?报国无门,杀敌无望,只有喝酒,醉后写诗,然后踏遍祖国大好河山,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诗,表达一种无法排遣的辛酸!

一个人的一生是暂而漫长的。对李白而言,写诗只是他人生中的业余爱好,估计他没有流传千古的念想,只有报国无门的奢望,那种人生虚度的紧迫感和虚无感,是他一生难以逾越的宿主!只是,历史和李白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留的生前身后名”的恰恰是被李白认为业余爱好的诗篇。人生阴差阳错造就了中国诗歌的千年不朽,真正是可喜可贺。

中国的政治最象政治,就像李白的诗,中国的政治家总是把政治艺术化。一旦大权在手,政治本身的意义已经荡然无存,笑里藏刀、两面三刀、阴奉阳违成为政治的同义语。历史上封建皇权专制能够统治中国二千余年,就与这种到死握住权利不放手的贪官污吏紧密相连。直到现在,遗老遗少的官僚作风仍旧阻挠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办事拖沓、腐败成风,贪官污吏们“前腐后继”,揪出一个,倒下一片,真正是腐败不除,国无宁日。以李白的性格,不写诗行吗?

李白用浪漫主义的笔法表达被逐出京城的思想苦难,用《行路难》的来表达人生的挫败感。古今中外,大凡有思想的有见地有抱负的伟人大都如此,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大人物有大智慧,小人物有小狡猾。李白就是拥有大智慧的大人物,他的诗,全是大手笔,或感时,或伤怀,或离情,或忧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何等情深,何等豪迈!

李白的诗,如天外之音,令人陶醉。李白写诗,不是用笔,而是用才,笔落之处,浑然天成,不似雕饰胜似雕饰,不用技巧全是技巧。才如万马奔腾,火山爆发,拥拥挤挤全部往外奔涌,笔着之处,随意挥洒,一蹴而就,和苦吟诗人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现在诗人余光中老先生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的诗中充满酒味。翻开李白的诗,酒的香味四处飘逸。“把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将进酒》更是通篇酒味。读李白的诗,必须有三种境界:无酒不读;不饮不读;不醉则不如不读。

文学家是二十岁的身体,三十岁的思想,四十岁的笔法。体内蠢蠢欲动的焦渴必须用老辣的笔法表达出来,才能成为大家。试看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越到后期文字越发平实朴素,蕴含的哲理却越是深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白却倒着来:思想永远年轻,笔法永远老练,诗作永远风流!

诗是有程式的,杜甫穷尽一生精力,按照诗歌固有的程式进行写作,而李白的却在程式之中,又在程式之外,所以李白的诗总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杜甫的诗则永远是苦行僧的面孔!

任何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的努力树立一座丰碑,只是,人生的惰性导致许多人成就了自己的英雄想,所以,这个世界永远是平庸的人居多,成就大事的很少。而李白,才华横溢的李白,却用自己天才的成就了后人难以逾越的丰碑,这大概也算人类历史中的一个个案吧?

现在的中国人什么都可以调侃,一些自以为很了不起的聪明人说李白是唐朝的“古惑仔”!我不知道“古惑仔”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这是一些无知的小子在沽名钓誉,用贬低李白来抬高自己,真正是恬不知耻!李白只用一首任意挥洒的《蜀道难》就能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高明者”爬一辈子格子,何况如此浮躁的心态。

李白,伟大的李白,万古常青的李白,你的名字就是中国诗歌的代名词,迫害你的人死了,想当“万岁”的皇帝死了,而你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正如臧克加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知道,你就是死了的“活人”,而且将永远活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2009年8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