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班昭《女诫》

2013-06-13 12:40 | 作者:柳荫树下 | 散文吧首发

(本人肤浅之见,无意不敬先贤,见谅。)

观点: 一 对名垂青史的渴望

班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父班彪是当时的大文豪。耳濡目览孔孟之道,儒家经典。其父兄在文学史皆有不小的建树。抛开性别而论,昭之才绝不在其兄固、超之下,这从其代兄固完成“汉书”可以看出。但昭即使才高,也不敢贸然昭之如世。班固去世后“汉书”其实为班昭所著,然而,她仍署其兄之名,尊敬兄长、节义高只是原因之一,班昭深知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的才能要得到认同是何其难也。即使后来才高八斗的蔡文姬又如何?蔡文姬之幸在于知人、知文而又霸气十足的曹孟德。然而,蔡文姬的抛夫弃子,恰恰有违“女诫”所愿。

然而,古代文人“名垂青史”是其夙愿,班昭也不例外。以其女子之身写“女诫”应该是找到了一个名正言顺且又能千古留名的题材。

二 意在教化社会上层女子

不管是吴芙的“曹大家是女人中的孔夫子”,还是何震称之的“女子之大贼”,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班昭之才古今叹服。

班昭生活在最富盛名的皇皇大汉,我无意诋毁两朝的历史功绩,但“脏唐臭汉”也是众家公认的,尤其是东汉,承移了西汉后期的淫糜之风,外戚专权,汉代太后干政登峰造极。也就有了花十年时间“拟班固两都做二京赋”的张衡面对外戚大将军邓挚的“屡召不应”。这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名士对太后专权、外戚干政之反感。而儒学推崇“不言尊者过”。当然这句话本身就是最大的欺骗,(既是尊者你言又有何用)。班昭长期为太后、嫔妃们的老师,当然了然于胸,加之“女人容易嫉妒女人”的性别心理因素,左右为难而又不甘寂寞的班昭便借教导自家女子做人为由写下了千古奇书------“女诫”。一介女流用心之良苦,立意之深远,相比当今的功利文章真是难能可贵。

三 正文剖析

我们都领教过史家之笔的犀利,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寥寥数字便跃然纸上。然而,史官出生的班昭为何在给自家晚辈的家规中,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描述自己写作的原因呢?聪明的班昭早就知道“女诫”会流传于世,这也是她的本意。因此便以一种以小敬大,以下尊上的口气开始了她的文章,意在教化上层女性,以国家大局为重,以安定和谐为重。

“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充分体现了其当时社会背景下正常也是正确的心理。

(1) 卑弱 :勤劳、谦恭、有担当、兼修品行,即便是当代也仍是美德,只不过古时是以一种用条件反射训练动物的方式来进行的。躺在床下,纺锤,砖石,斋告祖先都是形成条件反射的物质形式。当然,任何内容都要有相应的形式 作为载体,早我们一、两千年的人们如此行事也无可厚非。“三者苟备,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足见其内心深处是多么在乎社会的评价,也显示出其对社会主流评价的信任,相比如当代的信任危机,真是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夫妇:“家有贤妻夫不招祸事”是当今男子和老人常挂于口的家庭和睦的秘诀,就此而言,我们真的愧对班昭前辈,我非常赞赏班昭的夫妻观,丈夫要贤德,妻子要贤惠。“夫不贤则无以御妻,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妻,则威仪废缺”。其想表达的深层含义还是“御妻、威仪废缺”,这与她看不惯太后横行,外戚专权的内心世界是何其吻合。

(3) 敬 慎: 刚柔相济,敬以修身 ,顺以避强,是非曲直,礼义恩。看来这些观点自古至今一直很时髦。汉与匈奴战战和和,和和战战,因此,汉文化深受匈奴的影响,尚武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在那个冷兵器时代,男子勇猛刚强自然备受推崇,所谓“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然而,女子怎样面对男子的刚强?班昭是以女子适应其刚强的观点来思考问题的,她强调了“顺、宽”。将恩义列为夫妻的首要,在古代名家中班昭可谓第一人。充分彰显其对男女平等的渴望。这也是为天下女子鼓与呼。“恩义俱废,夫妻离矣”,这成为当代众多夫妻离异的美丽借口。班昭前辈若泉下有知真的会无语。

(4) 妇行 :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班昭是要以女人特有的细腻,塑造一个完美的、足以让男人欣赏的女性。其深意仍是便于驾驭,即便当今也仍是男人心目中优秀女人的标准。

(5) 专心: “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这在当今看来荒唐可笑的道理,在当时的社会却是基本的道德准则。班昭以一种无奈的屈从心理告诫女子“认命”,以相夫教子为己任。非礼勿言,非礼勿行,非礼勿视,以端庄大方的言行取得丈夫发至内心的尊重和信任。

(6) 曲从: 在这七篇中,曲从是班昭写得 最畅快,最无心理负担的一篇。其内容即使今天看来也是能为众人所接受的。婆媳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公婆的顺从乃至逆来顺受,这对于一个晚辈来说不算委屈,与老人争长论是极不明智的。

(7) 叔妹: 班昭是一个极富心计而又心思缜密的女人,她以一种调皮的心理,运用逻辑推理的思绪写下了最后一篇,也是七篇中最光彩华丽的一篇。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家丑不可外扬”的观点都是家庭和谐的需要,对于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