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式的人物构思
漫画式的人物构思
文/广缘
前几天,偶然想起小时候发生在家乡的一件事情。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假,只是听说而已,但这件事情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地烙印——以至于我对母亲,对母爱有种特殊的情感。基于这种情感的宣泄,我第一篇自传体散文《悠悠岁月,绵绵深情》才会荣获佳奖,并得到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和广泛传阅。
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作为小说的素材经行创作,于我而言,是一次大胆地尝试。我写这篇小说,最初只是想写一下“母爱”这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但由于在行文过程中,将许多自己对社会,对人际,对亲情的思考融入进去,使得这篇小说的主旨就不止一个了。至于什么主旨,我想“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好作定论。我在这里主要谈一谈我所塑造的人物及其他们的性格。
前面说过,我对母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正因为我的这种感情基调,我在这篇小说中,将主人公的母亲阿珍写的大义凛然,顾全大局。这一点,无论是阿珍在与王斐爷孙的话别,还是在生命垂危之际对阿英的话别中都有体现。试想一下,一个刚刚痛失丈夫的农村妇女,如果她没有大义凛然,没有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她会去千里之遥的外地打工吗?再者,当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时,并没有急着要见自己的儿子,而是让阿英帮忙把这件事情一直瞒着——她害怕儿子接受不了她的死讯,她害怕自己的死讯对自己儿子的前途不利。阿珍在这篇小说中占得比重不大,可她所做的事,却是小说的亮点。阿珍的身上,我融入了对自己母亲深深的爱。曾经,我的散文《撑起一片残破跳的天》,模糊了多少母亲的眼球。在这篇小说中,阿珍何尝不是在咬牙撑起一片残破的天?我之所以用“阿珍”作为这个人物的名字,也是经过一番推敲的。“阿珍”即是“珍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有母亲的一颗真心,才可以与无价的珍宝相媲美。
再说一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王斐。起初,我在写初稿时,将这个人物的名字定成了胡斐。就是希望他和金庸笔下的胡大侠一样,刚正不恶,坚强勇敢。但是后来,经过我再三考虑,还是改成了王斐,一则避免玷污了“金大侠”的威名,二则希望他将来能像他的名字一样流光溢彩。而真正让我用“王斐”这个名字的原因,还是受了自己生活范围的影响。在“爱基会”中,那些成功的爱心人士,那些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大明星,小的时候,无不例外,都是吃过“苦中苦”,才登上“人上人”的。我不敢将“爱基会”中的名人拉进我的小说,也只能借尸还魂,将曾经认识的一个“爱基会”的义工的名字做了一点手脚,并给他赋予“爱基会”中那些大腕明星的命运。在后记中,我终于让昔日的农家小男孩变成了人们毕恭毕敬的“王总”。不难看出,在王斐的命运中,暗含有我自己的影子——也许在很久的将来,我也会变成人们毕恭毕敬的大腕名人,来继续“爱基会”神圣的事业。
贯穿小说始末的还有一个人——阿英。从小说开始她和阿兰一起带阿珍去外地打工,再到三年后的腊八节,她请王斐吃饭,以及给王斐“代”东西,“代”红包,再到截住王斐离家出走之后把真相告诉给众人,以及最后以回忆的方式揭露出事情的始末。她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主心骨。在小说中,通过王斐在阿英家吃腊八饭,我想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平易近人,善良而不计小利,言出必行,富有责任心的人。这种性格,在以后的火车站找人,饭馆道实情,以及在回忆中接受阿珍的嘱托中都有体现。而这种性格特点集中体现就是在接受阿珍嘱托之后,她和阿兰一起瞒着王斐,一起“资助”王斐家。至于为什么要给这个人物取一个这样的名字,我想原因有二:其一,在我的生活交际圈中,的确有一个“英”,美丽而善良。其二,“阿英”就是“阿影“,是阿珍的影子,阿珍自从痛失丈夫后去外地打工,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而她在外地的活动,却通过她的影子——阿英转述给读者,让读者彻底了解故事的始末。
至于小说中剩下的几个人物,陈宝、陈宝她爸、王斐的姑姑和姑夫,王斐的爷爷我不想过多的解释。陈宝,和王斐一般年纪,却没有王斐的自力更生,与王斐形成鲜明的对比。陈宝他爸,当他得知他的妻子竟甘心将自己辛辛苦苦赚得的工资分一半去“资助”和他们毫无血缘的邻居时,他没有生气,而是帮她周全此事。在农村,他这样能充分尊重妻子的好丈夫还是挺少的。
最后,我再谈一谈王斐的父母。尽管在小说开始时,王斐的父亲已经在工地上“出事”了。可他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书可读,甘愿冒着危险去挣那为数不多的“血汗钱”,真可算得上是千千万万个农村父亲的真实写照。至于我为什么要将王斐的妈妈安排在三年前就“出事”了,一则可以体现阿英的舍己为人。言出必行。第二,就是和我在小说开始时就让王斐的爸爸出事故的原因一样——揭露那些只为金钱利益而不顾员工死活的企业家、工头。我这样安排,难免应用了“漫画”式的小说构思,可这也与我个人的经历有关。
关于我自己的小说《等妈妈回家过年》我就谈这么多。我也清楚,以上我所谈到的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至于能否会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让读者去感受,去评论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