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门堰

2011-08-24 11:13 | 作者: | 散文吧首发

凡是到过都江堰的人无不被它那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灌区面积大、科技含量大、经济效益大的特点深深地震撼着,面对着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江水被李冰父子分流驯服了,温顺地润泽着成都平原,内心无不感到惊叹、折服。但是,无独有隅,就在都江堰建成50年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封其伯兄子刘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闸,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万余亩。”后又在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片曹片责二堰,分别“灌田一万余亩”、“二万余亩”,谓之“七门三堰。”东汉末年扬州刺史刘馥、明代宣德年间邑令刘显又对七门堰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整治,扩大灌溉面积,使舒城人民世世代代蒙受其利,不忘其恩。

虽然,七门堰的规模、灌溉面积、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远不及都江堰,但是,它与都江堰齐名,是我国古代两大水利工程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了,其建筑方法和治水理念与都江堰颇为相似。只不过,都江堰是宏大的,喧嚣的,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展示于众人面前,飞奔跳跃着;七门堰是平凡的,宁静的,就像一位不事张扬、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独处一隅,默默奉献着。

由于“七门三堰”沿途连山襟水,山水相映,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故被古人称之为“三堰余泽”,誉为“龙舒八景”之首。清人高华在《三堰余泽赋》中写道:“山庄日丽,葭屋云兰,田分上下,亩尽东南。谛郭公之宛转,闻燕子之呢喃。一犁碧浪,叱乌犍处处,畦分卦布;千顷青畴,飞白村村,水护烟含,伫看秧马行来行行队队,却听田歌唱去两两三三。盖由源泉不竭,涵濡有余。惠泽灌千区恍接巢湖之水,恩波流万世若随仙令之车。”好一派绮丽迷人的田园风光!难怪明代文人芒文缜到此游览,诗兴大发,曾赋《三堰余泽》一首:

泉流滚滚岂无源,三堰由来出七门。

灌溉千畴资厚利,涵濡百世沐深恩。

潜藏神物沧波冥,湿润嘉禾绿颖蕃。

每问城东颙望处,故侯庙祀至今存。

遗憾的是,古人在七门堰口兴建的“三刘祠”已不复存在了,早已掩埋在历史的滚滚烟尘中。2002年,干汊河镇政府在堰口左侧立了一尊白色的雕像,黑色的基座上写着“刘信传略”,通过这些简要的文字介绍,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七门堰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景观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