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周口

2013-05-14 09:47 | 作者:老师的同学 | 散文吧首发

小 城 周 口

嘉陵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

湾里的河水,将这里的风物地貌截然地分割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边是陡峭如壁的百丈悬崖,一边是辽远无边的沙石河坝。

当洪水从上游的牛毛漩长滩一路冲泄而来,早已积攒了太多的能量。它象一头凶猛巨兽,疯狂地咆哮着、翻腾着、冲撞着、撕咬着,澎湃而来,汹涌而至。

左岸的峭壁屹立在那里。他象一位屡历战阵的勇士,泰然地脱下战袍,从容地侧身躺下。他要用自己油黑坚硬的脊背,去阻挡敌人的冲锋。在轰轰烈烈的撞击撕杀过后,石壁勇士获得胜利,洪水猛兽败下阵来。只见漫天的水雾,伴着厉声的哀号,向云端升腾。

战斗还没结束,巨兽虽败犹斗。它那凶悍的目光,转而投向大河的右岸,那里是一片沃野,那里正一派祥和。当洪水无数次肆虐冲刷过后,能吞噬的一切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厚厚的沉沙和坚硬的卵石所覆盖的漫漫长滩,还有沙石滩上如星辰般散落的水荡洼塘,以及塘边稀拉生长的丛丛笆芽。

洪水来了会退,退了还会再来。在这样的来去往复中,人类一直都在机警地过着生活,他们反复地躲避着洪水,同时,也在观察水的规律,发现水的价值。

他们沿河筑坝,以此引导水的流向,控制水的流势;他们用木做舟,以水载之,这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也更加宽阔。

与此同时,他们注意到:大河左岸的连绵峭壁完全可以阻挡洪水的冲击,右岸的开阔河滩更是足以容纳漫天的江水,于是,一个福地洞天被发现了:就在峭壁的身后、河滩的对面,藏着一片始终风平浪静的河湾和一面永远平安自在的山坡!

最初来到这里的是船夫和渔人,他们在这里昼泊宿,或者,干脆跳上岸去补帆晒网。

天长日久,修船涂油的师傅来了,送米送菜的农人来了,熬粥蒸馍的小贩来了,倒腾盐巴的商人来了,拉车扛包的脚夫来了……人们远远近近地朝这里走来,形形色色地忙活着生活,原本平静的河面变得热闹起来,那面自在的山坡也忙碌了起来。

人越来越多,工越分越细,钱越挣越足,这时,人们开始做起了规划,他们要在这里建码头造房子,最好——他们最伟大的理想是——修出一条长长的街、宽宽的道,把身边的大河与山外的大路连接起来。

我们现在很难想象,这样完美的设计,如何在千百年的时间跨度里面进行着类似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般的一点点推进,直到最终的完成。总之,水陆交通衔接了,一座小城建成了。

然而,人们总是怀揣着理想前行的,他们下一个理想则是构建在完全的精神层面之上。

终于,在一千年前的某一天,一位有大学问的人来到了这里。宋代的理学泰斗周敦颐,他看中了这里的一处僻静山湾,在那里结草为廬,开舘授业。尽管,他讲的圣贤之学或写的莲之说,与水上码头的生计毫无瓜葛,但终究人们是崇尚着圣贤的,自然,也崇敬着能够讲解圣贤的人。于是,在周老夫子离开后,人们便商量着要给这座小城起个能够令人崇然起敬的名字。

从此,这座小城的名字,就叫周口。

任毅

2013年4月19日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