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蒙尘的心灵

2011-08-09 21:11 | 作者:梦在远方 | 散文吧首发

佛家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灵原本是清净无垢的,是世俗的尘埃把它污染,于是要去七情,除六欲。佛家教给人们种种方法清除那些污垢,使心灵回归原本的清净状态,从而做到“守本真心,”达到佛的境界。这样的心灵不再妄想,也去掉了执着,从此象无波的枯井一样平静。可面对这样的心灵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从此以后除了平静它还有快乐吗?如果没有,生命还有什么乐趣,与草木又有和不同。

快乐是人生之本,罗素曾经说过:“惟有在宁静的气氛中,才能产生真正的快乐。”他所说的快乐也源自心灵,但这种宁静的获得需要丰富的阅历和高深的人性素养,是生命的返朴归真。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不慕名利,回归田园生活,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他们都是宁静家园的开创者,他们远离尘嚣不是逃遁,而是受心灵的指引寻找最佳的生命安归之所,虽然他们的人生之境难以企及,但那种关注心灵,不为物役的生活方式,却为后人开启了可以效仿的诗意的生活典范。

住着破草房,缺吃少穿,经常到朋友家蹭酒喝的陶渊明,物质极度匮乏,孤独度日的梭罗,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诗意栖居,与他们思想的富有和关注心灵是分不开的。

陶渊明与梭罗不但是活出优雅人生者,也是思想的生产者和心灵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也是凡人,但他们又不同于普通者。区别便是他们能从世俗事务中脱离出来,他们的喜怒哀乐并不因真切而又虚妄的现实而发,而是选择了一种超越实用意味的精神追求,他们不为尘俗的名利所惑,也不会发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不会让他们产生幻灭之感,对内在心灵的追求超越了诸如物质匮乏等外在生命的缺憾。一个高官厚禄者只所以感受不到象他们一般生命的充实与快乐,那是因为他们无处安放他们的心灵。精神上永恒的希望永远超越物质上的富有。这种精神上的永恒是不可触摸的真实存在,一个不关注心灵生活的人终其一生也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的。如果能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哪怕一刹那间触摸到这种生命的本真,那么人生的意义也从此不同。

心灵世界真正的宁静与快乐是建立在认清生命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旷达乐观的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曾形象地描述了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那就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还有一种说法便是:人生不过是百代之过客。渺小又来去匆匆。可先贤又告诉我们说不要因为生命的暂而悲伤,其实生命的享受是无处不在的,不要因为抓不住世界而忧伤,因为“惟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无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适。苏轼的观点与道家所提倡“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有相通之处,指引人们从琐碎的生活里解脱出来,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襟怀来审视人类在这个世界所处的置。

人来自自然,与自然有割舍不断的联系,无论苏轼陶渊明亦或梭罗,都追求徜徉于自然山水怀抱之中的生活,就象婴儿向往母亲的怀抱一般。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有在纯净的自然中才能放下社会生活的面具,保持生命的本真,真正舒展放松自己的心灵。虽然这种生活不是最高的权威,但却向人们作出了启示,精神需要和心灵抚慰带来的生命欢乐永远超越使用意味的物质享受人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归宿又在哪里。在尘世中每个人都应该快乐的来去。关注心灵,不是要去接受那种让人拘束到不能流露真情的修行路径,更不是对自然天性的扭曲,那种忘却人世忧乐的的超脱与理智只会让人变得冷酷,让这世界失去温馨与友。关注心灵,就是寻找属于生命的真正欢乐与感悟人生的最佳方式,只有这样,这世界才会变得可爱,我们的生命才值得留恋。

评论

  • 云如雪: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归宿又在哪里。在尘世中每个人都应该快乐的来去。关注心灵,不是要去接受那种让人拘束到不能流露真情的修行路径,更不是对自然天性的扭曲,那种忘却人世忧乐的的
    回复2011-08-09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