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道桃花源

2011-08-02 09:22 | 作者:楚水散人 | 散文吧首发

黄河故道桃花源

——阜宁羊寨旅游散记

要不是盐城朋友邀请相聚,我还真不知道我们江苏境内竟然也有条古黄河。不能不自叹自己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在阜宁的羊寨,听诗人姜桦介绍后,我才知道:江苏境内的黄河,是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而流入淮地的。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第四次重大的改道,也形成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后来在明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成为今天的古黄河(也叫废黄河)。在我们江苏境内,从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

阜宁县境内的羊寨镇背依着这条古黄河。一座叫做古黄河的大高架在古河之上,桥面停车,放眼四望,真有点“欲穷千里目”之境界也。329省道从这里经过,南由阜宁,接204国道;北通涟水,接宁连高速公路。古黄河大堤,高高低低的树木和花草,横亘绵延,红绿相映,流溢出一股说不出的韵味与气魄,煞是壮观。

出乎意料的是古黄河大桥旁,竟然还有个“桃花源”。源内除了当家的桃树外,其它花草树木品种也很多,松、银杏、黑松、香樟、劲竹、合欢、桂花、广玉兰、梅花、石榴、水杉、紫荆、红枫、月季、黄刺梅、芍药、菊花等等,可谓群芳斗艳,琳琅满目。啄木、白头翁、翠鸟、黄鹂、白鹭、云雀等鸟类随处可见。源内楼台亭阁一应俱全,小桥流水自成一统,沙滩河弯自然生态,曲桥花池更得水土之利,风情之美。几处农家的碧瓦粉墙掩映在果树幽篁之中,又为桃花源抒情的曲调中增添了许多和谐的音符。

优美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这方的生态的优越。善于开拓的阜宁人,还在桃花源内的河滩沙丘上建造了好几座蒙古包。在绿色拥抱中,让我有了正像老舍写的“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感觉。

正值盛,尽管酷热难挡,但我一看到蒙古包,自然会想到那“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胸中瞬间升起一丝凉意,浮躁的心一下清爽了许多。我去过草原,我知道草原上的蒙古包是用毛毡搭成的圆型穹庐状的毡包,但是,这里的蒙古包却又不同于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蒙古毡包,它全部是用木材制成的。这也许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地区材料作铺底,而重叠的又一文化特色吧!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灿灿的油菜花,又白又粉的苹果花,这里汇成了花的海洋。就连道路两旁,各种细小的野菜花也亮丽得动人。再加上万丝倒挂的杨柳,形成自然生态的桃红柳绿、百花争春的景色。也许是这里春天该有的色彩,全都有了,所以来这里观光踏青的人特别多。因此,羊寨镇人民政府把每年的4月8日定为桃花节,是很有意义的。当年,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游览之后,赞叹不已,并在这里欣然写下“苏北桃花源”五个大字。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春天,桃花汛期,古黄河水东流入海,此时乘坐竹排由西向东漂流,则是桃花源内最具观赏、趣味、浪漫的事。竹排缓缓前行,撑排手每撑一篙,景色都在变化,河水或绿或蓝。载人的竹排从水上飘过,在诗画一样的树林中穿行,举目可观黄河古道,俯首能赏水中游鱼,侧耳能听林中鸟鸣,伸手即触碧波清秀,令人目不暇接,真乃一派“小小竹排江中游”的轻松与浪漫!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风景。古黄河,在几百年的人与自然奋斗,人与自然相融的过程中,也有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羊寨镇,我看到了一只桀骜不驯的石雕羊,品读到了曾经有过的羊城军营,了解到了羊寨的来历,体味到了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在这里,不再会见到“咆哮万里触龙门”的泛滥之灾,如今的古黄河再没有“黄患”之忧,在羊寨黄河古堤,无处不树,无处不花,绿树彩花相映成艳,一树一姿,一花一态,因为古黄河水的润泽,而充满了一种安谧和宁静。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站在羊寨桃花源的黄河古道回首遥望,几多欢欣,几多感慨:人生就该像这条古黄河吧,收起所有的凄风苦的黯然,绽放色彩斑斓的美丽,就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生活

羊寨做到了,而你,能做到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