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方香冢,净土掩风流

2011-07-30 17:38 | 作者:曾怡遗 | 散文吧首发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叹尽了红楼中人,我更愿意把它视为一部历史剧,而非悲剧。那本红楼不知

已经被翻了几遍,可是仍然有些不释手。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或许这是一场莫大的悲剧,但悲剧总是能留给后人一些深思,这是悲剧的价值。

曹雪芹用姑娘们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之酒,这就叫作“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这泪的分量实在非同一般,流出来的是水,诉说的却是命。曹老意在

“使闺阁昭传”,使世人明白“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使其泯灭”。大观园看

似是女人的天下,实则却是一座坟冢。女性们被毁灭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灵魂,庆

幸的是我们这些看客,领略到了不一样的美好心灵,今世实在屈指可数。

我只是个凡人,免不了带着世俗的眼光去看它。一探红楼,免不了怜惜潇湘妃

子的多情与才情。不得不承认,每次阅到颦儿焚稿断痴情,总是心头一酸。或许,敏

感与多疑充斥着她的思想,但谁见到了她的内心痛苦。看似荣华富贵,大概只有她自

几明白寄人篱下的滋味。忘不了她的《葬花吟》,忘不了她的一首首绝命诗,忘不了

她的那句未说完的话。二探红楼,方知事事变迁亦是命。“三”何去何从,犹记书

中这般描述“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心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

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

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当属探春,本是庶出却傲气十足,但

命运却跟她开了个大玩笑,那两个凤凰风筝的纠缠不清,早已预示了她的归宿——远

走他乡。三探红楼,才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相貌不俗,气质

非凡,心思缜密,满腹聪明。身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叹人世,终难定。这都是命

运的安排,无法善终的一辈子。其实,凤姐又何尝不是可怜的,巧姐最终的路是她最

大的哀事吧。

红楼是一本难以读透的书,有些人花了一辈子,还是留下遗憾。活到老,看到老,

这是红迷们的信念。曹雪芹的朱门大户颓废了,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红学这门学问。

不得不说,红楼问世是那个时代的进步,它繁衍出了新人————-贾宝玉。生在“花柳繁

荣地,温柔富贵乡”,他坚信“女子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所以,鲁迅

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他离我们有两百多年,可

他的思想比两百年后一些人们更具光辉与芳泽。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高三那会儿,一度沉迷红楼,叹息宝黛二人的爱情。现在想想,那种迷恋似乎一生

难得有几回。这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部书,但愿此生能多懂些它。是是非非不过是

过眼云烟,感叹旧事,活在当下。寻一处灵魂寄托,便是这红楼香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