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何至死不出国

2011-07-29 18:05 | 作者:绿野王子 | 散文吧首发

一、贵族最

相信众多网民看到这个小标题,立即就会不假思索地群起而攻之。因为网络时代就是草民的时代,草民内心多少都潜伏着一种反权威、反权贵的愤懑。如果我不将这观点解释清楚的话,估计回帖中会有人要骂——“楼主是贵族的泛走狗”、“你是卖国贼”等等。

大家稍安勿躁,我祖上八辈贫农,如在“诉苦会”上发言,三天三也说不完啊,绝对会与众网民战斗在一起,与“贵族”坚决誓不两立。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说的贵族是特指先秦时期的贵族,而本文中说的“国”,有时也仅仅是特指某个时期的某个政权。

为什么要特指先秦时期的贵族呢?因为秦始皇集权统治之后的中国,贵族也不那么纯粹,和权力中心的关系也不那么唇亡齿寒了。比如明朝末年,无论是李自成进京,还是满人入关,明朝的贵族、权臣们叛国投降最为积极。投降之后,他们照样可以当官、做地主。

而先秦时期由于“封邦建国”得更纯粹些,所以贵族们也要相对纯粹些,与权力中心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比如屈原他们家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开篇就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这是一句很好玩的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人家楚王明明姓熊,屈原姓屈,怎么司马迁还说他们是同姓呢?对此,我开始也比较疑惑,甚至以为我看的《史记》是盗版书。后来才明白,原来上古时,有姓有氏,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也就是说,楚王和屈原是同族,他们是芈(mi)姓,但一个是熊氏分支,一个是屈氏分支。

既然和楚王同族,特别是在封建制度下,屈氏家族自然就比别人更优先获得权和利。所以当我们翻开秋时期楚国的历史文献,会发现,各种重大的内政和外交活动中,几乎都有屈氏人物出场。也就是说,在那个以族群为一个利益群体的封建制度下,屈氏等王室贵族的利益和王室是密切相连的,在楚国,获得利益最多的是楚王,其次就是屈氏等贵族。

正因为这些贵族们能获得如此大的利益,所以应该更加热爱楚国,不惜余力地维护楚国的利益,谁叫楚国大部分利益最后都落入他们口袋呢?

屈原在世,一定会写部长篇史诗《割草》来骂我,这该死的草玄竟然将他们贵族爱国的理由解释得如此粗鄙世俗。但是屈原无法否认的是,在这个国家,获得最大利益的就是他们王室贵族,虽然像他这样伟大的人物不会为私利所动,确实也会由衷地心系苦难中的百姓,但是无论如何,他最终奋斗而来的楚国利益大部分不会落入百姓们的口袋。

屈原在春风得意时曾写了著名的诗篇《橘颂》,用南橘北枳的典故(出自晏子),拟人化地歌颂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成为有用的人才,哪怕出国深造了,也要回来报效祖国。

然而屈原的话人人都会说,但不是人人都会这样做。

二、草民常常找不到爱国的理由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有关部门统计,这三十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36万人,而学成回国的只有37万人。也就是说,约有百分之七十三的留学生为外国效力去了。

如果写《橘颂》的屈原得知上面这一数据,会作何反应呢?

或许只会无奈地叹息一声吧,因为这个现象当年楚国也很严重。不是有句成语叫“楚才晋用”么?说的就是当时这种现象。

为什么当年楚国会出现这么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呢?

其实这现象也不仅仅出现在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才相互交流的现象很普遍。别说苏秦、张仪、李斯等投机分子,连孔子、孟子等所谓圣人也周游列国去面试。像屈原这样的矢志不移的爱国者在当时反而是另类。

是人才就想施展,如果在一个单位被埋没了,自然就会想跳槽,另谋出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后裔能优先得到济世治国的机会,而一般草民就算削尖脑袋,死皮赖脸地到处面试,也难以获得机会。孔子就是这样,有次跑到郑国,别人都说他像丧家之犬。

所以,如果一个草民一旦获得机会,哪怕是在国外、在外星球,他都会猴巴巴地跑去,才懒得理会别人骂他不爱国,不爱地球啥的。

别说草民,就算是贵族后裔屈原,仕途失意后,也终于忍不住抱怨说:“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而且一般草民本来就没有什么爱国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例子就不说了,看看晚清时期就清楚了。当年英法联军从天津打到北京,不光能雇佣到老百姓帮他们运输枪支弹药,还有许多老百姓跟在后面“看打战”,完全一副局外人的态度。

一直以来,包括鲁迅在内的作家学者们都对老百姓这种局外人的麻木表示批判,认为他们愚昧。我觉得,其实老百姓心里面都有一杆称,精明得很。英法联军打满清政府,那些贵族们都不着急,老百姓着什么急?平时已经被那些贪官污吏欺压得民不聊生了,凭什么到头来,还要我们这些老百姓为你们的利益去拼命?反正你明朝皇帝当政,我们老百姓也吃不饱,你们满清人当政,我们也受欺压,现在英法联军打来,我们也就看看热闹吧,反正谁执政我们老百姓都倒霉。就像老舍的话剧《茶馆》中那位常四爷所哀叹的:“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在“天下大同”之前(真能“大同”么?),爱国主义绝对值得宣扬,但我是一个粗鄙的人,喜欢将那些原本崇高的东西解释得比较直白,所以对“国家”的理解也可能也会让许多人不满意。

我认为“国家”只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当这个“国家”的利益能相对均等地分配给大多数人时,大多数人自然就爱这个共同体,如果大多数人都无法获得均等的利益时,大多数人自然就觉得这个所谓的利益共同体已经名不副实了。结合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那就是,你们这些王室贵族、贪官污吏单方面毁约了,那我们老百姓就认为这“契约”(国家)只是一纸空文,它已经失效了。

所以,要老百姓真正爱国,就别让贪官污吏纵横霸道、欺民霸市,别以为只要控制资金外流,让“肉烂在锅里”就行,历朝历代那么多肉都是只烂在锅里的,结果呢?

老百姓的整个心死了,爱国心也就跟着死了。

爱国心死了,局外人就多了,出国不归的人也多了,“看打战”的人也多了。

三、洗衣服爱国洗脚也爱国

有人是心死了才自杀。

有人是不死心才去死。

屈原怀着一颗伟大而不死的心跳江了。

临死前,他遇到了一位渔翁,展开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对话。

在我看来,这段对话比刀光剑影还惊心动魄。

那天容颜憔悴的屈原在江畔徘徊,一个渔翁认出他来,忍不住问:“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弄到这步田地?”

屈原见渔翁虽然只是衣着简朴,但是气宇不凡,就认真回答:“举世混沌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句话一般人都翻译成:“这世上一片混浊,只有我一个人干净;众人都醉得稀里糊涂,只有我一个人清醒,所以遭到放逐。”

我觉得这样直译太死板了,让人觉得屈原不是一个狂妄者,就是一个疯子,歪曲了屈原当时的心境和原意。

屈原当时心情既愤懑又无奈,说话的语气,既激愤又嘲讽,所以这话翻译成比较传神的现代语言应该是:“这世间的真理被蒙蔽,大家都醉生死,我像《皇帝的新装》中那孩子一样喊了一句实话,于是就被当成傻瓜流放了。”

渔翁可能觉得屈原过于迂腐,就劝他,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这样说的:“你太不知道变通了,你不能要求环境适应你,你应该主动去适应环境。大家都玩各种潜规则,你也应该随波逐流。大家醉生梦死,你也应该难得糊涂。家事国事天下事关你屁事,守着清高、特立独行有什么意思?”

屈原感觉遭遇到一种完全和自己相反的人生观,于是激愤地举例说明自己的人生观,翻译成我的话就是:“真理不能被蒙蔽,事实不能被混淆,葬身鱼腹全不怕,留取丹青照汗青。”

渔翁可能觉得这人脑子有问题,无可救药了,于是笑了笑,懒得和他辩论,划船走开时还唱了一首歌:“沧浪江水清哟,我就洗衣服;沧浪江水浑哟,我就洗臭脚丫……”

渔翁走得这么潇洒,让人感觉这场人生观的辨论似乎是渔翁赢了。而且渔翁这种游戏人间的态度估计让江边的屈原也看得目瞪口呆。

假如我是屈原,绝对不能让渔翁唱得这么潇洒,一定要给他对上一首歌,会高举楚国的国徽,高唱:“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无论如何,反正之后的二千多年中,渔翁的这种人生观成为了国人的主旋律。而屈原的人生观常常只是一句口号。

孔子高喊:“杀身以成仁啊!”

孟子高呼:“舍生取义呀!”

其实他们谁也没有为仁义而死。

只有屈原,他真的去死了。

虽然屈原全力维护的楚国利益最终会落入王室贵族的口袋,但他是由衷地心系苦难中的百姓;

虽然屈原没有力量去改变丑陋的环境,但是他有一颗不同流合污的心;

虽然屈原去国外的话,也可以像许多被“晋用”的“楚才”一样大展鸿图,但是他至死不出国。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楚国贵族身份,也不仅仅是因为他舍不得故土,而是因为他要真正的“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

二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个只知道适应环境,而不知道坚守真理的国度渐渐忘记了屈原跳江的悲剧根源。

甚至连屈原在人们心目中也渐渐变成了一颗粽子,有时他是肉馅的,有时他是豆沙馅的,大部分时间他是没有馅的。

出处QQ:91358846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