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校

2011-07-26 10:21 | 作者:明月前身 | 散文吧首发

忆母校

文/李明月

故地重游,睹物思情,阜城大街,记忆犹在。

母校阜宁师范拆迁了!拆迁的事情天天在发生,而且母校的新校区在盐城,离我家倒是近了。可是到晚上,和妻子谈到了这事情,谈到了我俩的年少时光、青岁月,又是一番感慨。妻说我是感性的人,我自认为是个理性的人,可是骨子里却参夹着理想主义的感性基因,想想伴我三年最美光景的地方不在了,心里不免有些忧伤

忆母校,就是回忆自己走过的路!

人生的一次小小的失利可能改变你的一生,中考的失利使我进入师范的校园。这个校园在邻县,离我家只不过40公里,说话的口音还没有变化。盐城是个有多种口音的地方,校园里滨海阜宁一个腔,响水一个腔,东台大丰一个腔,盐城周边一个腔,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侉子,蛮子,茅子一个大家庭。记得很清楚,刚进校门,二年级的一个师姐把我带到了报名缴费,带到教室、食堂,一直带到宿舍楼下,这大概是校园里传统的保留项目,师姐是城区的,一口方言好听的很,软软的,甜甜的,听着就舒服。现在还很想念热情的师姐,敢肯定她的性格很好。那个亲切,那个热情,记忆犹新,不知道谁盘起了她的长发,谁替她做了嫁衣!

第一次在去母校是报考前综合测试,就是看看你适不适合做教师,记得当时面试是在体育楼,叫我们做第八套广播体操,我自信满满的做起来,居然有一节因为紧张忘了,难堪至极,还好当时老师提醒,示意我看一下旁人,总算完成规定项目,当时感觉这里的老师真的不错。

毕业离校时,广播站喇叭里播放的是《送别》,心上竟涌上惜别的忧伤,伴着我们的留恋,顺着脸颊流下来,抬头看看大家,女同学大多留着离别泪水,几个坚强的男同学眼圈也有些发红,索性伴着歌声唱起来,唱得人心痛,唱得泪眼朦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

……”

忆母校就是怀念自己的青春

青春是无知的。师范课程没有中学紧,下午二节课下就自由活动了,有时就趴在栏杆上傻傻地看着,篮球场上天天爆满,主楼边上的亭台小榭,楼宇间的角落,栏杆边上的草地,都有人坐在,或是看书,或是谈笑。就这样,校园小路边上的柳树叶子渐渐地由绿转成绿黄,再由绿黄变成了灰黄色,深秋里一个冷空气带走了树上、地上所有的累赘,留下的全是一片灰黄,一片凄凉。

青春是无畏的。无畏的我们在集体宿舍喧闹的争吵,从班级女生,到中国足球,到南斯拉夫战争,还有运动会上同学们努力的拼搏,连续三年的年级第一,还有教工食堂的饭菜,周六的礼堂电影,洗手间里歇斯底里的歌声,还有晚朦胧灯光下自考复习的身影,图书馆里借书时的争抢,还有边上乒乓球场的呐喊,一幅幅青春的画面回荡在眼前。

忆母校,最忆艺术楼。

在母校,除了教学楼,去最多的不是图书馆,这些建筑物里我最钟情的就是艺术楼了。艺术楼是当时是三科根据地,有音乐,美术教室,附楼上还有很多琴房、画室,还有几位好老师,陆庆龙老师,董国俊老师,浦军老师,还有海涛老师。还记得大家一起争吵是颜体好看,还是柳体,怀念他写他的张迁,我练我的曹全,甚至是拿起毛笔互相追赶。怀念曾经的画室,那些曾经的傍晚,一大杯白开水,一摊毛边纸,一兑一得阁,一兼毫,就是我们的快乐时光。

在画室里写着字,听着隔壁琴声,还有窗外的鸣,艺术楼里最美的画面便在此吧。现在把眼睛闭起来,电影《不能说的秘密》里的情景,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青春年少的同学,一起嬉戏闹闹,一起发愤图强,一起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在不大但精致的书房,听着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回忆着师范的时光,似乎找到了自己。岁月赋予我们的日子,都精打细算地滴在时间的洪流里了。青春的记忆似乎一切都远去,似乎一切在眼前,时间真是个伤人的东西,毫不留情地带着了我们的纯真,我们的懵懂,还有我们怀念的逝去的青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