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古今舞蹁跹

2011-07-04 11:01 | 作者:俯仰无愧/MG | 散文吧首发

霓裳古今舞翩迁

——记挖掘西乐舞的华方佐、葛秀英夫妇

丁朝君

季节有夏秋人生有童青壮老。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生老病死,繁衍生息。大千世界,过眼云烟。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深深隽刻着舞蹈家华方佐葛秀英夫妇。四十多年的友谊使我对这一对沉迷于舞蹈事业的夫妇充满了敬意!

提起西夏王国,我们油然想到的是闪耀着刀枪剑戟的冷光和翻卷着遮天蔽日的烽火狼烟,想象的是边塞少数民族的凶悍和掠夺,是征服大宋王朝的勃勃野心;是旌旗猎猎,边风阵阵,羌笛悠悠,是血腥的征战和无情的杀戮,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立足190年的王国居然还创造了文字。岂不知,西夏王国竟然有这麽优美的舞蹈艺术,这是华方佐,葛秀英夫妇挖掘整理出来的。。

1985年,华方佐,葛秀英夫妇创作了当代历史上第一个西夏题材的舞剧《西夏女》,第一次将700多年的西夏王朝的艺术还原再现于舞台。早在1983年,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黑伯理就宁夏的文化艺术创作做了一个重要批示:宁夏的文化艺术创作应该除主打回族艺术外,还应该挖掘西夏艺术。这一指示使当时任宁夏歌舞团编导和演员的夫妇俩走上了一条探索并实践西夏乐舞的艺术之路。

党项族的消失,西夏资料的缺失,西夏乐舞的空白,给他们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过西夏专家的考证,今四川甘孜地区生活着西夏移民的后裔,藏语称其为“木雅人”,他们擅长歌舞,舞姿风格滞重,低沉有力,从中感受到西夏乐舞的遗风。在他们赴四川甘孜实地考察后,西夏乐舞的门仿佛打开了。

1983年冬天,他们冒着塞上的严寒去了敦煌,敦煌研究所的段文杰所长不仅接见了他们还热情的向他们介绍了那里的西夏文化遗存,特意批准他们观看了200多座和西夏有关的石窟。在榆林窟中发现了西夏人打铁、舂米、耕种的婀娜舞姿,他们欣喜若狂。夫妇俩决心要创作出一个和当年甘肃歌舞团创作的《丝路花》一样的艺术精品。

是谁惹的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悲怆古国的哀鸣打动了他们的心弦,西夏古国顽强斗勇的精神与党项民族对生活的热都必须在舞台艺术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凭着对舞蹈艺术的眷恋,他们一本又一本的研读有关西夏历史的书籍,在枯燥的古纸堆里挖掘、寻觅、整理有关西夏乐舞的蛛丝马迹,点点滴滴、断断续续的积累着需要的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85年,他们夫妇创作完成了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部西夏题材的舞剧《西夏女》,这是中国舞蹈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宁夏本土歌舞创作中第一次将消失了700多年的西夏王朝的人与事搬上了舞台。《西夏女》被公认为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主题构思清晰,民族舞蹈语汇丰富,成功的填补了西夏这段历史的艺术空白。当1987年1月25日在北京演出后,如潮的好评在《北京日报》,《文艺报》,《戏剧电影报》《北京晚报》等报刊上刊登。1986年第4期《宁夏艺术》和1987年3月7日的《宁夏日报》发表了他夫妇撰写的《西夏舞蹈的遗存及其它》、《西夏女与西夏文化》等文章,用文字进一步阐释了他们的西夏乐舞观。

《西夏女》舞剧创作与演出的成功,大大激励了夫妇俩继续挖掘整理创作西夏乐舞的决心,炙热的艺术热情被点燃了,他们决定在有生之年,一定要为第二故乡宁夏奉献出西夏乐舞来。

西夏王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过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乐舞,西夏乐舞深受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特色,具有豪放刚健之美。西夏乐舞在历史上伴随着党项人建功立业,造就了自己的辉煌,成为华夏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西夏灭亡后,西夏乐舞也随之烟消云散,成为千古之谜。

华方佐夫妇不满足《西夏女》的成功,他们决心要把西夏乐舞搬上舞台。但是,在经济来源问题上他们一筹莫展,正在这时,银川三新集团董事长张少军看中了西夏乐舞,出资让他们继续排练西夏乐舞。夫妇两人从他们任教的宁夏艺术学校选拔了第一批演员,他们一边创作,一边教演员排练,经过半年多时间的严格紧张的准备,终于在西夏风情园演出了。

2001年5月2日,新华社以《西夏乐舞重现西夏王陵》为题,向海内外发布了15组乐舞组成《夏风遗韵》演出成功的消息。5月30日晚7点,这台大型原创西夏遗风主题乐舞在宁夏人民会堂上演。随后,到西夏王陵景区参观的游客大多都能观赏到这台具有填补西夏艺术空白意义的大型乐舞,300多场演出使外界知道了西夏乐舞的神韵,观看了少数民族党项人洒脱刚健又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异域舞姿。

正当舞蹈事业风生水起的兴旺阶段,资金链条断了,怎么办?已经花甲之年的艺术家四处奔波,八方联络,终于和从陕西来投资的刘建军接上了头。银川东郊黄河岸边有一个明朝的古堡叫横城堡,因为曾经在这里拍摄过电视连续剧《贺兰》而得名——西夏城。于是,这里成了他们继续西夏艺术的基地。

2007年11月1日,“西夏乐舞团”在这里成立了。他们先后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以及陕西、甘肃等地的一些艺术院校招聘了30多名演员。每天都进行封闭排练,也从未向外界公布过,为的是能够一亮相就博得一片掌声。

果然,当新的西夏乐舞与观众见面时,掌声雷动,满堂喝彩,群情激昂,观众口口相传,100多场演出场场爆满。2009年4月17日,第六届东亚旅游博览会上,从宁夏走出的西夏乐舞成为会议期间的一大亮点。6月中旬,西夏乐舞将再次受邀参加在重庆召开的首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来自山城的掌声令华方佐葛秀英激动不已,浮想联翩。

十几年的拼搏,十几年的,终于成功了。回想从空政文工团来到当时还很荒凉的宁夏,那时候,如花的年华如花的梦,献身于舞蹈事业的两个年轻人,幻想着、渴望着、期盼终身的事业是舞蹈;一生的追求是舞蹈;不仅如此,大儿子也被他们培养成舞蹈家,现在广东的学校当舞蹈教师。他们一家三人都被《中国舞蹈艺术家辞典》收录其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经是70多岁的夫妇二人,依旧奔忙在舞台和排练场,只要置身在舞乐声中,仿佛就回到了青年时代,浑身都充满了欢乐的力量。舞蹈艺术可以使人永葆青春;舞蹈艺术可以使人忘却年龄;舞蹈艺术可以调动你潜在的智力;舞蹈艺术可以在夕阳晚照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