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孤独

2011-06-10 17:16 | 作者:萧郎 | 散文吧首发

我是一个喜欢热闹和群居的人,对前途充满憧憬和信心,对生活满怀挚和激情,几十年来,我为这一切矢之不渝地奋斗着。

然而,命运多舛,一场灾难毁灭了我的想,摧毁了我的希望。虽然苟全于性命,但多年来苦心孤旨经营的一切不复存在,几年的打拼付诸东流,我的生活因此而改变,相识者离我而去,相知者避之不及,从此后我孤身一人,形影相吊,孑孑茕立,没有了倾诉,失去了笑语,我象一个流离失所的孩子,四处漂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几年来,落寞与我相依,孤苦与我相伴,我成了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奔走在茫茫的旷野中,孤独寂寞无时无刻不象毒蛇一样吞噬着我的魂灵。我感到无助和失望,感到苦恼与绝望,我曾多次产生了断红尘云游四海终了余生的念头。那些日子,我疯狂地读书,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消磨到阅读中,藉以淡忘一切的不幸与不快,麻疲精神的失落和心灵的创伤。我读了很多本关于佛教的书,一位同事看我与佛有缘,送给我不少宣扬佛教的光盘和资料,并多次劝我皈依佛门。阅读让我与大师们对话,向他们倾诉心灵的苦闷及精神的孤单,寻求生命的真谛和生存的理由。佛祖达摩曰:无求无为,平静自在。禅宗四祖道信告诉我,世上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那颗心,一切烦恼本来就无曾有过,一切因果,都不过是人的幻影。谁也没有捆博你,所以也用不着求什么解脱,人的本性原本是空寂的,所以也用不着费心地去寻找所谓的觉悟。不思量,不运作,不贪也不恨,不思善,也不思恶,就让自己的心寂然不动,那么住卧行坐都是妙用,快乐无忧,那就是佛了。佛是一种智慧,存在于人的自性中,一念清净时,你便是佛;一念污染时,佛即成魔。禅是佛的最高境界,不是教化,是要把一切羁绊彻底抛弃。“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见性知佛,直指人心”。大师还告诉我,禅解决的是心灵的皈依,而不是肉体的归宿。只要你心中还有一丝光亮,生活就会有希望。

于是我找到了坚强活下去的理由。我对寂寞孤独习以为常,我不断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

我喜欢独自登山,在杳无人迹的林间小道,一个人默默地走着,看着漫山遍野的山花,感受着郁郁葱葱扑面而来的绿意,聆听着各种儿婉转悠扬的谛鸣,有一种如释重负身心具轻的感觉,真切感受到灵与肉的统一,感受到生命之我的真实存在,感觉到这山野中除我外再无他物,感到这山这水这花草树木都是有灵性的生命,都善解人意,我属于它们,它们属于我,于是心中满满的,涨涨的,充满了浓浓的暖意、恬淡和舒适。此时此刻,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所有忧愁都化作过眼云烟,唯能记起的是往日美好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携藤拨草瞻风,未免登山涉水,不知触处皆渠,一见低头自喜”,“踏破草鞋赤脚走,拄杖头上挑日月”:这份心境与浪漫是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者所难以想象的。置身于这灵异的大自然中,与山水草木为伍,与明月清风为伴,还有什么不能割舍不能释怀的呢?又有什么理由不知足不快乐呢?苦恼从来不曾多,幸福从来不曾少,只是我们不懂得取舍。苦乐相随,福祸相生。塞翁失马,嫣知非福。于是我释然,于是我坦然,敢于直面一切烦恼和不公,敢于直面那份寂寞与无奈,敢于直面那些蝇营狗苟。

我还喜欢去火车站广场散步。我家距车站不远,走五分钟的路就到了。每有闲暇工夫,我便独自一人到车站散步,看南来北往的列车,看东奔西走的路人。那一趟趟呼啸而去的列车,从无始点终点,只是在这个小站默默停留片刻后便疾驰而去,一生就这样不停地向前奔跑着,毫无倦意;再看看那些艰辛的打工者,挈妇将雏,肩扛手提,南来北往,行色匆匆,上车没有始点,下车亦无终点,依然义无返顾,一往无前,为的什么?为了好好地活着,活着才有盼头才有希望。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其实,人生何不如此?都是行色匆匆的过客,都是过眼云烟的旅人。唯一不同的是,你走过后给人们留下了什么,是念想,抑或是唾弃?

车站广场的东侧辟有一处公园,四周生长着一些柏树和花草。园的正中建有一座碑亭,里面耸立着两块高大的石碑,碑身上分别镌刻着“孔子诞生圣地”、“孟子诞生圣地”的楷体大字,落款“公元2475年”。多少年来多少过客在此经过,又有几个驻足片刻,瞻仰一下两位圣人呢?没有。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神情怪异、疯疯癫癫的年轻人忽然来到碑前,口中翻来覆去地说道:“我给两位老师磕头了!”,然后双膝跪地,给两位圣人深深地磕下三个响头。那一刻,我被小伙儿感动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想,小伙儿真的疯傻吗?不是,他的心灵是纯洁的健康的,因为他知道二位圣人是干什么的,知道在圣人面前他应该怎样去做。每次来到这儿,我都要想起这个怪异的年轻人,然后站在双碑前静默片刻,温习两位先哲的至理名言,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把思绪放飞到几千年前。我想,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一定是孤独的,他的思想走的太高太远,所以那个时代难以接受,他被人们视为怪人,诺大一个九州竟然容不下他,于是他才带领几个弟子辗转数国,颠沛流离,失魂落魄。渴死不饮盗泉水,饿死不食嗟来食,就是在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仍然想着为不容他的统治者描绘一幅创设大同世界的和谐画卷。居高声自远,位卑必自迩。活着受尽孤独冷遇,死后受尽景仰推崇。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老人,引起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顶礼膜拜,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论语》中我读懂了这位老人,他告诉我说,孤独与落寞铸就了他的思想,成就了他的事业!是的,他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甘于忍受落寞,超越孤独,正如公元1600年布鲁诺继承“日心说”后,被罗马教庭视为异端邪说,最后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几千年过去了,但是,科学家临刑前的遗言至今仍穿越时空的隧道,响彻在我们的耳畔,熊熊烈火中,他高喊:“真理是烧不死的!在我死后,有的人还没有出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