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罗西章

2018-10-15 11:01 | 作者:巨石 | 散文吧首发

罗西章,扶风县新店镇罗家村,1937年生人。周原博物馆首任馆长,国家级研究馆员。40年考古生涯,主持了姜寨、周原、周人墓群等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

罗老的著作有《周原寻宝记》《古文物称谓图典》《扶风县文物志》《北吕周人墓地》《西周酒文化及宝鸡当今名酒》《黄堆老堡西周墓出土货币的初步研究》《岐阳美阳城域考》等,发表各种学术论文及简报百余篇。发掘征集拣选了各类珍贵文物万余件。发掘并确认了西周“阳燧”和西汉“中颜纸”等重要文物。

2018年9月27日,在屈军生带领下,西行法门寺寻访罗老。可惜天公不作美,从西安一路大。奔波两小时到法门寺,不巧罗老回老家了。又冒雨西去新店罗家村,车到村口雨停天晴,罗老在村口迎接我们到来。

到家后才知道,罗老平时在法门寺,几年才回一趟老家,正好让我们赶上了,为了见大师一面,多走几十公里也值得。

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方木桌,一壶清茶。一位老者,两个晚辈,三人围坐。虽然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重逢,没有陌生感,多少话不知从何说起。

罗老年过八旬有二,精神矍铄,嗓音洪亮,思路清晰,西府口音,侃侃而谈。头平额宽,天庭饱满,地阔方圆,一副眼镜,儒雅有余。

交谈中罗老讲了很多可贵信息,写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史料记载“周王葬于毕”,一般认为“毕”在咸阳。罗老解释“毕”为“毕公采邑”之地。陕西有三处毕,其一是咸阳,其二是沣河,其三在周原。西周时期,地方没有名字,人名代表采邑地名。而人可以流动,地名不会变化,史料记载就笼统了,为考古带来很多麻烦。罗老多年考古实践,认为周王葬于周原毕,并非咸阳周陵,周原发现了大量西周墓群,充分证明了这个结论。而且这一结论已经权威认证,误传了二千年的周陵,其实是秦王墓群。

罗老讲扶风召公镇,并非召公采邑,召公采邑在岐山境内,史料记载很清楚,扶风召公是甘棠遗的发生地。关于甘棠遗爱的故事,《诗经》里面有记录,有人误以为是采邑。

“旁京”的发现是罗老引为自豪的成就。所谓“旁京”是西周雍城的新城区,史料没有记载,通过出土文物考证,在西周后期,雍城旁边发展了新城区,开办有培训学校,诸侯子弟要经过培训上岗,这一结论在学术界基本没有争议。

罗老说曾经出土了一个硕大的青铜盆子,令考古队兴奋不已,堪称稀罕之物。好在盆子上有铭文,反复考证原来是一洗澡盆,证明当时贵族生活很文明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经很高,青铜器使用已经很普遍。

说话间屈君拿出一块石器,罗老一眼就认出来是商周之前的石器,石器的孔是从两面钻透的,到了秦汉以后,才是一面钻孔。

罗老说周原墓群,从西周就开始盗掘,很多迹象表明,埋葬时间不长就被盗了。宋朝之前盗墓是为了冶炼青铜,宋朝之后才当文物得到重视,到现代已所剩无几,考古过的墓葬几乎都被盗掘过。

罗老说,有一个墓为了防止盗掘,烧制了一个盖板,盖板大小和棺椁相同,长款都有好几米,厚度五十公分,覆盖在棺椁上,盗贼挖到盖板三十公分时放弃了。考古发掘时大喜,以为盗贼知难而退了,等揭开盖板后失望了,从旁边打了两个洞,盗走了文物。尽管如此防盗,也难逃厄运,无法幸免。

我们的重点话题是乾县周城。岐山周城《诗经》有记载,是周公食邑之地,地形地貌符合《诗经》描述,目前是周公庙所在地。乾县周城是个谜。罗老说西周有三个政治中心,“周”指周原,“宗”指沣镐,“成”指洛邑。乾县周城没有文物见证,不能确认是周公食邑,但也存在可能性。尽管庄里村有石碑,碑文说是周公食邑,仍然不敢苟同。由此可见,罗老学术的严谨精神。

我们彼此话题很多,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担心罗老身体,再三告别。罗老谈兴正浓,言犹未尽。延长了一个小时,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拜访,并合影留念。

送行时候,讨要罗老墨宝,罗老爽快答应了,可惜文房四宝在法门寺,改日相约法门寺,而且答应送我著作,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期待。

回来在网上才看到,罗老书法自成一体,作品很有功底,一生痴爱秦腔,喜欢吹拉弹唱,可谓多才多艺。

罗老复制的“阳燧”被称为中华第一发明,利用凹面聚光原理,取太阳圣火只要两三秒钟,老外看到圣火,惊讶不已。

罗老七十岁时候,2007年 11月 12日,像大书法家欧阳中石、大作家金庸、大科学家钱伟长一样,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