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如梦

2021-04-28 16:20 | 作者:江枫依旧 | 散文吧首发

家乡的三月,风和煦,青山苍翠,还有一处处花开,有映山红、金银花、木棉花、桃花等。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由成为一位游子,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但家乡的山水草木,深刻在脑海,依然如儿时那么熟悉。

这次清明时节回家,前一晚还加班到11点,然后想着回家,晚上也没睡好,第二天风尘仆仆赶回来。看到年迈的祖母,亲切地叫我小时候的称呼,心里莫名的激动,眼睛有些湿润。

后山青松耸立,语花香,祖父的坟墓安静地坐落在这山坡里。祖母每年都会在清明我们扫墓之前,将祖父坟墓旁的杂草清理,打扫干净,这是一种深切的思念

从1996年到现在2021年,祖父离开我们整整25年了,当时我才六岁,如今我到了而立之年。生老病死虽说是自然规律,但与亲人的永远的告别,是人生中最大的疼痛。前年父亲节的时候,家族群里谈论到父亲相关话题,父亲和叔叔感慨有父亲真好,姑姑还因当年祖父去世时,没有见到最后一面深感遗憾。

历史只会留住帝王将相名字,千百年来,都有人传颂他们的人生故事。而占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是在历史中被众人遗忘,只有血脉相连的亲人,才会拾起记忆。所以现在乡村宗族文化里,盛行修家族谱。

人的一生,匆匆数十载,在几千前的历史长河里,犹如尘埃。历史是人民抒写的,但从个人来思考,我们只会说某位英雄或伟人,改变了历史进程。

如祖父一样普通的农民,即使现在有亲人还记得,但千百后,肯定被历史淹没,如果我不写这篇文章,在以后所有文集中,都几乎不会出现祖父的名字—张连贵。

祖父张连贵,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初,出生地是江西瑞金,一个有“红色故都”之称的革面圣地。是一位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新中国的普通农民。

童年代,中国社会正经历巨大变革,抗日战争取得胜利,随后就是国共两党争夺天下,战火纷飞。残酷的战争年代,因为曾祖父参与中国革命,祖父和曾祖母相依为命,伶仃孤苦。

少年时代,迎来新中国的解放,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家里分到土地,参与农村生产劳动,很高兴终于有自力更生的机会。

青壮时代,社会运动多了起来,“反右倾斗争”、“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分到的土地转为集体生产,跟着大多数农民,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日子还是很艰苦,家里粮食紧缺。但都是充满热情的干活,相信党的政策,相信日子越来越好。

而立之年,经历着十年动乱时期,幸好我们村动乱没那么激烈,参与村里公社工作。经历着结婚,养育了三个小孩。生产队分的粮食不够吃,和祖母到山上采松油卖,以补贴家用,还有翻新房屋。

不惑之年,迎来改革开放,不过农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分田到户,生产效率提高,那儿女也渐长大,终于迎来相对好的日子,感受到政策转变带来的幸福生活

天命之年,家里日子好了很多,因为分田到户,解放了生产力。本来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当时我已降临这个世界,正该有逗孙玩乐的幸福。祖母回忆说,祖父对我特别疼,每次吃饭夹到的肉,快到嘴边了,都还是要放到我碗里,让给我吃。可惜当我才六岁时,祖父因为高血压,在骑自行车赶集回来的路上摔倒了,那个时候农村医疗水平还是有限,医治无效,不久就溘然长逝,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望祖父的一生,正如中国那个年代出生的大部分农民一样,经历着社会的变革和运动。单独来抒写,极其平凡的一生,含辛茹苦的一生。一辈子勤勤恳恳,就是希望家里大家可以吃饱饭,可以养育儿女健康长大。

前人辛苦,后来享福。祖辈的艰难困苦,几代人的努力,才迎来现在的美好时代,全国实现了基本脱贫,不管城市和农村,都达到了小康水平生活。我们的这代人,永远要铭记象祖父那样的千千万万的农民,曾经付出的努力。

如今虽然通讯交通发达,游子依然包含思乡情结,不管身处何处,只有家园才是归属。因为家园有熟悉草木山水,有深刻祖辈的脚步印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