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卖声中货郎来

2017-11-16 17:36 | 作者:泥土的花香 | 散文吧首发

"叮叮咚,叮叮咚……"一阵阵拨啷鼓声在宁静的山村响起,惊醒了还在睡中的小孩,惊动了趴伏在房前屋后眯着眼昏昏入睡的狗儿,一时间孩子哭了,狗也从房前屋后窜出来,一边狂吠着一边朝着鼓点声方向追去……

我们武陵山区的一些偏远山村,到处都是高低起伏的山峦,还有过不完的山溪水,走不完的羊肠小路,以前(上世纪七十年代)许多地方都是不通公路的,即使有一根马路,最多也是马车、牛车勉强能走,汽车一般只能开到公社所在地,赶场也只有到公社所在地,买卖东西和购所需的日杂用品都要到集市上去进行。

到了八十年代,农民们忙完责任地里的农活,有了空闲时间,有的开始做些小生意,那些走村串户的货郎担,何尝不是一个个流动的“百货商店”呢?

只见货郎一手摇着拨啷鼓,一手扶着肩膀上的扁担,嘴里还时不时地吆喝一声:“破布头,破鞋头,头发兑针线,乌龟壳,王八盖,鸡金皮子牙膏袋……”,有的敲着铁锤铃铛,高声喊道:“敲麻糖哟,敲麻糖!”叫卖声、吆喝声抑扬顿挫,洋腔怪调,听了既好听又好懂,还有教唆的功效。

货郎一般采取以物换物方式和乡民们进行交易,非常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交通不便,钱也不是很好找,买斤盐巴都还要用鸡蛋去换,这零碎的杂用,买起来也相当的压手。货郎以物换物,这破鞋头,牙膏皮,猪毛、鸡毛等也正好变废为宝啦。

拨啷鼓的鼓声和麻糖客的叫卖声,对我们这些小孩来讲是很有诱惑力的,一个寨子只要有货郎来,小孩们是十分兴奋的,于是翻箱倒柜,遍处搜索,好不容易在墙角处寻到一团头发丝、或一包废胶鞋,高兴得手舞足蹈,抱着物价就朝货郎担奔去,换棒棒糖、水果糖,货郎有的用秤称一下,有的干脆用眼估计重量,开始讲一个价,愿卖的就成交,不愿卖的则让你拿回去。这糖似饼,收好废物,货郎用帕子擦干净手,随手用铁刀丁丁咚一敲,敲下一块递给你,就算完成了交易,货郎兑换的,多为日常生活必备的小商品和糖果之类的零碎食品,后来我从报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义乌市改革开放后,人们就是从小货郎担开始做生意做起来的,最后发展成为全国最有名小商品批发市场的。

山里人平时很少见外人,因此对货郎都很恭敬,也很友善,一来二去,便相互成了熟人,当年的货郎很多,有的是结过婚的,有的是年轻小伙, 一般来讲,都是些嘴巴会说,翻来覆去不重篇,惹得山村很少出过远门的大姑娘、新媳妇们跑过来围观,遇到帅气的小伙子,平时腼腆得一句话不说的山妹子,此时也会红着脸蛋,在货郎的货担里翻这翻那的,还一边和货郎不紧不慢地东一句西一句问价钱。曾经有一个姓杨的货郎,长得高大帅气,穿着打扮有点儿城市味,还有儒将之风范,从鼓点声就可听得出来,慢条斯理,不疾不徐,因为人长得英俊,最受大姑娘小媳妇们的喜欢,每次他只要来到村口,刚一放下担子,便会被一群叽叽喳喳的女人围起来,其实好多人半为针钱半为人,小媳妇们打情骂俏,姑娘家秋波暗送,小货郎却乐得装疯卖傻,当然也卖货而且还卖得多。曾经有一个山里姑娘,上演过一出一厢情愿的红拂私奔,也不管杨货郎本人是不是乐意,硬是死缠烂磨要跟他出山。半个月后,杨货朗同自己年轻漂亮的新婚妻子,还专程将她送了回来,认她作了干妹妹。至此杨货郎的名声不胫而走,没有不夸杨货郎人品好的。人品好就是金字招牌,做生意有了这个口碑,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那时我们最喜欢货郎担里的玻璃球、橡皮筋、气球、哨子、麦芽糖、包装精璜的水果糖,最喜欢吃的也是麦芽糖和水果糖,大人们往往一边给我们付钱,一边骂;”吃糖要生烂牙齿。”但我们才不管烂牙齿不烂牙齿呢,因为馋人的糖果甜得要命,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还有一次,志发的爷爷正翘着腿在喝红苕汤,一只旧胶鞋就放在他脚下,志发用竹杆偷偷从爷爷后面将那只鞋拨到自己脚边,拾起来就朝货郎奔去,他爷爷低头来找鞋子时,却发现鞋子不见了,便晓得鞋子被偷走了,他一气之下追到村口,硬从货郎的担子翻出了那只旧鞋,货郎只好连赔不是,将旧鞋还给了志发的爷爷,但白贴了那把水果糖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多多少少有了些钱,公路也开始修到村了,货郎担也换成了三轮车,车箱也有了顶棚,有的在车头上挂一个电喇叭,事先将要喊的内容录制下来,边走边放电喇叭:“包子、油条、稀饭、豆腐、米豆腐……”只要是车上有的,都一一地叫出来,声音宏亮,飘出很远很远。还有的超市也把送货车变成了流动的批发站,车子上面应有尽有,反正只要是乡民需要的日用品不用出户就可以送上门来,大大方便了山乡的村民。一些有钱的村民将房子也修到了公路边,开起了小卖部,当年那种挑在肩膀上的货郎担倒是没了踪影,永远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了……

现在,村组公路通达率在100%,再偏僻、再边远的地方,都通了公路,挑着担子卖东西的货郎虽然是没有了,但是用小货车装着小商品、副食糖果、香烟、水果的商人却越来越多了,只要走在乡村的公路上,随时都会遇到一边用喇叭喊着叫卖声,一边缓缓行驶的四轮车、三轮车,他们不但方便了广大的乡民,也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