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清照

2017-08-09 17:05 | 作者:梧桐秋雨 | 散文吧首发

对于宋词,我们可以浅浅而读、可以琅琅而颂、可以慢慢细品……但无论以何种形式读之,你都可以领略到它的美,特别是深入解读易安词时,一个美字更是萦绕心中——词美,清照更美。

清照之美,在其乐

《如令》是李清照早期的游赏之作,清新别致,写出花美、人美、景美、也写出酒酣游玩之乐。 “沉醉”、 “不知归路”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以及游溪赏荷的愉悦,“兴尽”两句,把这种游赏之乐提高了一层,极好地表明兴致之高及忘情心态。

这首小令之妙,一是用词简练,仅用几个画面就勾勒出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幽杳而神秘的世界。二是情景相融,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词人身处日暮荷塘的惊喜与愉悦,不事雕琢,却富有一种自然之乐与自然之美,尽现词人纯真、率性、愉悦的独特之美。

清照之美,在其愁

写《武陵》时,53岁的词人避难浙江金华,因国破家亡,丈夫离世,文物散失,流离异乡,生活无着落,情感无依托,故词情极其悲苦。

着眼之处皆“物是人非”,一句“载不动许多愁。”道出了满怀愁绪,伊时国已破,家已亡,以前的那些别离、相思之愁仿如一朵小浪花掩没在这亡国之愁的滔滔江水中。人们大多只看到她愁绪满怀的一面,我们如果再深入参读她的诗文,就能更好地理解她的词背后所蕴含的苦闷、挣扎和追求,就更能明了乱世中一个弱女子那忧国忧民的至忠、至诚与至美。

一阕《声声慢》,一句 “寻寻觅觅”,却又是为何呢?

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不难看出,她所寻觅的有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面对破碎的国家,她“欲将血泪寄山河”,但又无奈为此女儿身,她既不能驰骋疆场,也不能上朝议事,甚至连可倾心交谈的人都难觅,故此只能独自枕愁。二是寻觅幸福情。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庭爱情,她悲伤、沉痛、挣扎,欲再寻真爱,但却碎得更为不堪,甚至落个“不终晚节”之辱。对于此痛此辱,难觅知音诉说,唯有独舔此痛、独饮此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聪慧和勤奋,在金石研究和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才华似乎并没有让她增值,因此只好一人咀嚼孤独与凄凉,却又是一个愁啊。

在唐诗宋词中写“愁”的比比皆是,但易安之“愁”惟其独特,情愁、家愁、国愁,愁之痛、愁 之辱、愁之大挤满了船,塞满了心,如山,似海,虽让她喘不过气、舒不了肩,但她没有低下高贵的头,她以纤纤之躯忧着国家民族的大愁,也正如此,才有了一个别样的清照,一种别样的愁。如今,当我们手执《宋词》,叙谈词人时,不禁叹曰:清照之美,也在其愁。

清照之美,在其韧

国家者,国土、国君、百姓也。面对着国土丧失,国君逃亡,百姓流离,国已不国,君已不君的局面,李清照愁绪满怀,她独自挣扎、苦苦期盼、坚韧以待。

乱世予她于黑暗,但她却卓尔不群,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不随波、不攀附、不低头,虽然种种磨难无情地加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上,但她依然以柔弱之躯、刚韧之性追求着一种人格的超群脱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满了凛然风骨与浩然正气,是气魄的承载和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其刚韧之坚,气势之大几许须眉可匹敌?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真实地显示了一个爱国知识女性的坚韧与美丽。

郑振铎这样评价:“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是呀,她以一种打不倒、折不断之韧独立于乱世中,独立于宋词中,独立于历史中,彰显着一个女词人的独特之美。

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时,依然可以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女词人,我们不禁赞道:美哉,清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