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无家》

2011-05-28 01:21 | 作者:疏影凝香 | 散文吧首发

几个月前在单位借了一本书《无家》,断断续续的一直看,仍旧开创了阅读速度最慢的记录。

作者泼洒恢宏大气的笔墨,讲述了中国从抗战到文革的悲壮篇章,以及主人翁农民老旦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动荡文革跌宕起伏的一生。他懵懂的被抗战的烈火推到保家卫国的前线,去一个又一个战场厮杀。遍尝离别、恐惧、绝望心灵折磨,身经百战,创伤累累,成了名副其实的英雄老兵。绝望中总有回家的希望支持着他继续冲杀,一次又一次举起自己枪!……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无数次的想屏蔽自己的思维,不去想象那些惨烈的场景,可是那些文字却活生生变成四分五裂的躯体、分崩离析的四肢、支离破碎的人肉碎片在我眼前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书里描写的一把梳子在印象烙下深刻的烙印。那是一把快秃的梳子,是老旦的战友老乡打淞沪战役时一个相好的村姑送的,后来这个村子惨遭鬼子屠平了,人畜一个未留,老乡就将它一直留在身边做念想。老旦第一次战斗的空隙,老乡用来给他梳理粘在头发上的尘土碎肉。这把梳子带给老旦的感觉既像老婆给自己抓痒,又像母亲抚摸自己脑袋的手。正是这种感觉,让老旦能够有勇气跳出战壕,拎起钢枪。老乡在战斗中被炸死了,老旦冒着生命危险,深渡过黄河将这把梳子找到收藏。后来的战斗空隙,老旦也用这把梳子给战友梳头,大概其他人都有同感吧。

这把梳子不仅梳理着士兵对战争的恐惧,还梳理他们对亲人、对回家的渴望。战争超乎寻常的惨烈与梳子的脉脉温情纠结在一起,刮得人心坎生疼。疼的不敢去记忆,不敢去想象,甚至连哭都不敢。

最初喜欢梳子,是高中时读聂云岚的小说《玉娇龙》,一直觉得玉娇龙送罗小虎一把梳子当的信物,真是件再浪漫不过的事情。长大恋爱的时候,也喜欢那个最爱的人为自己梳头,喜欢他的柔情如青丝般,在梳子的齿缝下绵绵密密倾泻。青丝木梳的情事,凝聚着初涉爱河的人许许多多爱的憧憬。我国古时候,女子出嫁前也有家人用梳子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小小的梳子包含了家人最美好的祝愿,也传递着最深的爱意。

终于看完《无家》却已是元旦之夜,跨年演唱会在眼前尽情演绎着群英荟萃、歌舞升平,可是心里仿佛回荡的还是染红了江水的血腥味、行将死去的伤兵的惨叫、暮色中徘徊的乌鸦、大地上遍布尸体的死亡气息……在这样喜乐的日子,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些为了今天献身的生命?无法言说的情绪顶住胸口只能仰头呼吸,却见深蓝的夜空中,一朵朵夺目的烟花瞬间升起悠然绽放,幻化成万缕炫目的流光嫣然倾泻,盛世太平的景象尽收眼底。天上的你们,看得见吗?

心中如潮的气息奔涌,终究还是为老旦的一句“为了回家”而热泪盈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