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在使用中才有作用

2011-05-22 16:04 | 作者:欣庸 | 散文吧首发

知识每天与我们面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着我们的视野,拉动着思维奔腾跳跃。我们视乎变得很富有很高尚,好像知道得并不少。这应该归功于文化的传播速度与方便的吸收平台。可是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遗憾存在,都感觉学到的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把时间浪费在看与想,不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与实践挂钩,把被动变成主动,尽情地实现自己一系列的计划。然而,现实生活给我们的提示:一些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其财富的拥有量另自己汗颜,成就感与影响力远远超过周围人的预料。

这种情况,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力。首先开放是寻求自由的一种形式,思维空间壮大着自己的一切情感世界,摆放着曾经不敢想象的财富宝石等待自己去拿,不惧传统势力的影响,不相信别人的劝阻提醒,凭感觉存在,凭汗水获取,真实自由地用自己的思维改变目前是生活状况。这些人只选择生存是第一需要,改变生活是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或许在此之前知识非常缺乏,或许非常羡慕那些有知识的人,但他们没有等待的时间,一边请教一边实践,在掌握中提升,在提升中开拓,摸索前进。这是因需要而掌握知识,记得牢,夯的实,中间减少怀疑成分,直接应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知识不能应用到有效的实践中,是知识的无奈,更是有知识人的沮丧。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社会是个实践的场所,对竞争的人来讲有平等的机遇,不因有知识而照顾,也不因知识缺乏而放弃。它所把握的尺度是钟情于敢于实践者的信心。我们曾经听到过教授的工资不如一个摆摊的小贩,这是事实。技工要比名牌大学生吃香,这同样也是事实。多少人都在反思这一违反逻辑的变化,结构与规律已经被现实打乱,我们应该站在什么立场看待眼前的现实?是知识结构有问题还是人本身意识有问题?学以致用从古讲到今,我们眼前的知识到底在扮演什么角色?是在品咂,是在炫耀,还是在繁衍虚化?

世界上很早就重视过这类问题,同时把实践的能力始终放在首位。这样一来无疑是对满腹经纶的学者是一种挑战。大家有可能会想到这样很不公平,社会应该给予广阔的空间施展他们的才华,可是社会就是现实,既残酷又温馨。我们只能承认知识是“潜在”的力量,没用被应用就等于零,就如同说了没用行动一样。这样很公平合理,教育部门不能把学生训练成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教育的失败。也许有人会把没用受过教育的人看成是无知的人,这是很悲哀的事。这种错误的理解是在颠覆实践能力的作用。我们始终相信,接受过教育的人,肯定在思想意识方面有深度的发展,在诸多领域清楚有优先进入选择的主动权利,并知道其价值的依据。

曾经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称福特为“无知的和平主义者”,因为福特是美国的巨富,是一个很少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但人们都知道他是制造汽车商的大亨。因为福特反对这种指责,与这家报社的诽谤者走上了法庭。为了证明福特有没用专业知识,律师提了许多问题,可是提问者并不了解汽车,提了些有关战争的话题,终于惹得福特忍不住了,他指着律师说:“如果我真的想回答刚才问的这些愚蠢的问题,那么让我提醒你,在我的办公桌有一排电钮,我便可将我的助理招来。只要我想知道,他们对我所花费最大心血所建立的企业中的所有问题,都能回答。现在能否请你告诉我,既然在我的周围能提供我所需要的任何知识,难道只为了能够答复这些问题,我就应当在心里都塞满这么些东西吗?”律师哑口无言,法庭上都认为这话出自一个有教养的人之口,而不是一个无知的人的答复。

是啊,知识的使用率是根据市场环境的运作产生的。待价而沽,储藏备用不失聪明之举,多少人希望孩子有更多的知识抚育,哪怕暂时搁置,相信总有用武之地,那属于你个人的私有财产,别人无法剥夺。也许现在人们更相信适用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对无用的知识不屑一顾,因为知识的价值观正在发挥特殊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