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保障性生活的模式

2011-05-22 16:01 | 作者:欣庸 | 散文吧首发

回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与父母聊天,从他们的言语中了解他们生活的乐趣。当我清醒地知道他们与我们之间还保持着一定距离时,不免心中产生诸多疑惑,理由是我们的照顾与抚慰不能够排解他们的疑虑,尽管表面和谐顺气,暗地里他们抹泪的事常有发生。他们说不上来为什么,或许他们心中的不悦暴露给子女认为是一种负担,用自己承受的办法来折磨自己,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唯一的释放方式。

要改变老人的生活习惯很难,其实我们要强迫自己适应老人的生活也很难,这中间的距离是我们在社会活动中不断积累的思维结构差别。比较固定的生活习惯,如果轻易要改变的话,这中间的适应过程至少要在改变思维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否则很难动摇。这是我与老人的一次谈话中明白过来的。按照中国式的传统习俗,养儿防备老,把老人接到儿子家共同生活是最佳的选择。可他们并不想与儿子一起生活,他们首先会考虑到生活习惯问题,人老了,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很费劲,要适应就得学习,约束与改变自己。而独自生活,又面临诸多困难,不拖累子女是没有办法的事,首先会怨恨自己,经常用死来咒,对生活的泄气已经传染到每个细节。这样长期下去,无论对老人还是对子女都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这是个社会问题,每个家庭都要遇到。如何妥善安排老龄化的保障性生活是社会的重要工程。城市有养老院,社会福利机构,密集型服务设施,保障性养老防护网络,而偏远山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就很难期望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一直停留在依赖子女们的敬上,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可能来实现自己的心愿。当然说到这里,孩子孝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去奔波忙碌,没有足够的时间满足照顾老人的责任,这样的矛盾就出现在时间的安排上能不能做到。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也许膝下有几个子女,还勉强可以轮流照顾,那我们这一代的子女,多则二个,少则一个,他们如何来照顾我们?

中国的传统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解决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对社会发展无疑是个制约。说到底,社会问题还是个民生保障性的生活问题,突出性还是年龄结构安置问题。现实生活里,我们所担心的就是一老一少培养安度问题,现在看起来对少很重视,对老还很不够,尽管国家措施一系列医保,救助,养老保险保障性工程,真正得到受益的微不足道。首先落实服务不够到位,对老人的责任心非常冷漠,老人的一大堆生活赡养需要身边经常有人照顾,需要精神安慰,需要关心护。因为他们的行动与语言受到制约,卑微心理压力剧增,冷遇是造成疾病久治不愈的另一种伤害。不是随便买点食品与药物所能解决的问题。古人云,人老返童。童年是积极开发智力,而老年是大脑在不断萎缩,最终走向懵懂与昏迷状态。这样一大堆弱势群体,如何安置,如何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应该得到重视与研究,起码每个单位,村庄,机构,社区应该有自己的保障性服务安置场所,像幼儿园,学校那样,有专人负责管理。

老龄化是社会突出的矛盾,谁都要经历。他们奋斗了一生,希望晚年生活的幸福快乐,希望在不拖累儿女的情况下老有所为。现实让孩子们力不从心,一个是时间制约,一个是经济负担,顾次失彼的现象很尴尬,老的小的都重要,这样就要分散精力,常有筋疲力尽的感觉。我通过回村反思: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国家,何不能按老年生活区域划分安居工程,配套服务设施与活动场所,物质供应,医疗救助,生活所需在老人所能承受的情况下得到满足与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其实他们要求的很少,可他们需要关心与温暖心情很迫切,首先让他们自己感觉到社会对他们很重视才是最有效的,他们交流的对象就是同龄人,分类安置,自愿组织,形成一个综合网络体系,科学管理,人性化的尊重理解,这样的养老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定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障之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