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

2011-04-12 17:00 | 作者:冰雪 | 散文吧首发

时候生活铭刻在心的,不是吃不饱、穿不暖,也不是无人疼、无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天天如此,无人疼无人爱的生活已习以为常,而是那副沉甸甸的扁担,可以说这副扁担伴随着我长大,承担的重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村里只有一口水井,离我家有1000多米,全家人的饮水就包在我的身上,小的时候把担水的钩子弄,大了再把钩子弄长,小的时候挑半桶水,大的时候挑一桶水,人小,没劲,挑的少了,跑的次数就多了,挑的多了,难以承受过重的分量,鞋子、裤子经常是湿的,太重压得走路就会不稳,绊倒是常有的事,那就得滚一身泥,还得回去重挑。

人大了,但个子不高,都是因为水挑得太多,人压的都不长了,造成了二级残废。是啊,人本来就是要吃要喝才能成长,可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成长的路走的太过艰辛,太过沉重,那副扁担也过于沉重,小的时候想着长大了总能挑起它,但大了以后感觉它更加的沉重。

我家离中学有六七公里的路程,家里穷,没有钱买自己车,每天只能跑着上学,农村孩子,天天走这些路也不算什么的,不平衡的是心里,人家的孩子骑着自行车,而我也就只能步行上学。人大了,想法就多了,白天是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的,只有晚上了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沟边、渠边,看着黑沉沉的空,想着生活的不公平,想着我家怎么这么穷,想着自己的父母怎么那么笨,不生活在城市,让我们姊妹永远要做农村人,永远要受这样的苦。

长大了,不能像现在的孩子只有学习,还要为改善家庭生活去奔波。天了,早晨要跟着他人们去平整土地,下午放学后回来放牛拉犁,天了早晨去起粪,下午了要拉上车往田里送粪。为的是要争些公分,年底能分得多的粮食。就是这样的辛苦,我家的粮食每年都不够吃,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80年的包产到户。

那个年代学生的学习抓得不是很紧,家长大字不识,也没有让自己孩子学习好的意识,再说上大学是报送的,高中毕业了也要回到农村种地,所以学好学坏是一样的。生产队长明确的告诉我,我们家没有劳力,考上高中了也不让我上,但事情也往往没有预料的那么坏。高考的恢复,给了我们这些农村好好学习的信心,也给了那些耀武扬威的生产队长当头一棒。这样我才和许多的农村孩子一样,进入了高中的学习,也就是到了高中,才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懂得了这是改变我生活的唯一出路,所以我发奋学习想出人头地。但大家都知道,当时的农村学校的师资情况极差,可以说我的学习在一些课程上已经超过了老师的水平,学生们问老师的题,老师们也不耻下问,请我给讲解。就是在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环境中,顺利的高中毕业了,全班50多名学生可怜巴巴的考了2名中专,还包括我。

评论

  • 艾达:父母一辈的人都很艰苦!我们做儿女的很难体会,更难做到!
    回复2011-04-13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