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时代的悲歌

2008-06-23 07:06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人生富贵犹如身外之物,可世人至今,有谁能真正看破?吴敬梓以其婉转、诙谐的艺术手法,勾勒出一幅幅“百媚生”的儒林众生图。是愚笨,是霸横,是虚伪?一代文人仿佛掉到了一个宿命般的怪圈里,灵魂的扭曲、人性的异化达到极致。就连水做的女人,也难逃时代悲剧。更何况是在千年封建伦理常纲的压迫下,女性更是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只能依附于男子身上,随着时代的浊流,慢慢地被淹没……??在《儒林外史》的众多女性形象中,作者对这些形象的刻画,有的重笔浓墨,有的几笔勾勒,但都使人难以忘怀。她们不仅为针砭文士而起到“烘云托月、旁敲侧击”的作用,而且自身有着不可忽视的时代的悲剧意蕴。??一、夫权压迫下的卑微灵魂??正如费尽心机谋求“扶正”的赵氏,在一夫多妻的时代下,出身卑微的她,为了改善自己小妾的地位,在大娘王氏病危时,她又是寸步不离地侍奉汤药,又是哭天哭地要“保佑奶奶”,甚至还对大娘说:“我而今只求菩萨把我带了去,保佑大娘好了吧。”赵氏是悲哀的,虽然在大娘无法生育的情况下,她为严家生了一个儿子,可是在封建社会中,妾无非是奴婢和生嗣延宗的工具。她不得不用尽心思谋求主位。自古“晚年的拳头,云里的日头”,她也是怕严致和再娶而苦了孩子。然而,当她终于立为正室而能过“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的好日子时,怎料好景不长,她的儿子竟然出天花夭折了。她只能靠“承嗣”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可是这又怎能抵得过贪婪无耻的大伯严贡生呢?纵然是花费“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纵然是百般奉承和巴结王德王仁这两个并非自己亲兄亲弟的所谓的“舅爷”,而撇开本家兄弟和侄子不理,可是最后却差点落得个被赶出家门的下场。??赵氏虚伪、势利、善于巴结,然而她更是一个受害者、不幸者。??在封建社会的婢妾制度的淫威下,在夫权时代的压迫下,她是弱小的,她只能在别人的夹制下卑微地求着生存。??二、科举制度下被异化的人格??腐朽的八股文科举制度,引出了一大堆功名利禄势利者。可笑的胡屠夫,竟然怕了这“尖嘴猴腮”的文曲星范进。可恶的严贡生,公然能明目张胆地欺压百姓。这些被异化了的人格,其毒害竟然也侵入了闺阁之中。鲁小姐受其父鲁编修的教育,信了父亲说的八股文做得好就“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别的“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的昏话,从小就读经书,习八股。她“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什么“诗词歌赋,正眼儿也不看他”,她醉心于科举,但自己是一介女流,不能应举,这不能不是她父亲和自己的最大的遗憾!是以她把一切希望寄托于嫁一个“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举人进士”的丈夫,不料入赘的却是一个视举业为“俗事”,胸无“点墨”的“姑爷”,这不免使她大失所望,终日“愁眉泪眼,长吁叹”,深感终身被误。于是乎,她把全部的希望寄托于年仅四岁的小儿子,“每日拘着他在房里讲《四书》,读“文章”。每晚“课子到三四更鼓,或一遇着那小儿子背不熟,她就要督责他念到天亮”。??在如此腐朽的科举制度下,鲁小姐的心目中只有“举业”两字,这是她一切身家性命之所系。除此之外,什么人生乐趣、什么夫妇之情母子之等等,都可抛之脑后。“举业”两字,成为她执着盼求的最高目标,也成为她权衡一切的准则。对于科举醉心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她的母亲和养娘对她的百般劝解和开导,她都无动于衷,丝毫也动摇不了“举业”在她心目中的神圣的地位。她已经完全麻木,成为科举制度牺牲品和一个失去人的灵魂的躯壳。??三、扭曲的“烈妇殉夫”的贞洁情怀??在《儒林外史》中的第四十八回,出现了“可歌可泣”并“光荣入祠”的为夫殉节的王三姑娘。她不顾亲人的劝解,不吃不喝地自愿绝食以殉节。她那走上不归路的从容坦然不得不让我们震惊,她怎能如此心甘情愿而心满意足地离去?她的心固然可贵,她是怕自己会连累家人,家里本来就穷了,她不想再添麻烦。可是,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宝贵。她怎能如此轻贱?在这里,我们更能看出女性地位的卑微,女人只是男人可有可无的玩物,她们只得依附于男人而存在。一旦依附的人不在了,那么她们也就没有生存的价值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妇女被殉节!王三姑娘的自杀殉夫,只不过是几千年来千千万万被封建礼教所吞噬的一个。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在女儿要自杀以殉夫时,她的父亲王玉辉不仅不劝她,还鼓励着说“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她这死得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她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可悲啊,这样的父亲,这样的社会!更可笑的是,这般荒唐的守节礼法竟然能得到一大堆的所谓的文人雅士的一致好评,以至于“名留青史”。然而,最令我气恼的是,王三姑娘既然有绝食八天以殉夫的决心,为什么就没有活下来的勇气呢?她们这般的把恶果当美食,把荒谬绝伦,违背人性的教义奉为神圣信仰,而加以执着地追求并义无反顾地献身,以至于灵魂的扭曲。她们都是不幸者中的最大不幸。然而她们的不幸,与她们自身的软弱性和盲目性有着极大的关系。正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假如她们能勇敢地站起来反抗,或许结果就不会是这般的悲戚了。??这是一个可悲的时代,这更是一个吃人的时代。在腐化的八股文科举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双重压迫下,文人雅士早已扭曲异化,而地位卑下的女子更是迷失方向,在浑浊的世界中苦苦挣扎。吴敬梓是客观的,他用冷峻的眼光去观察这社会的弊病,去观察这众多女性的悲剧人生。然而,他也是主观的,他不愿这世界充满悲哀,他用理想的笔调勾勒出这黑暗中的奇葩,这带刺的玫瑰——沈琼枝。??沈琼枝是个干练机警、意志坚定的奇女子。她被盐商宋为富骗娶为妾,当她知道受骗后却并不惊慌失措,而是从容镇定;她不仅有闲情雅趣去细细欣赏宋家的优雅景致,而且还厉斥宋家仆人。她不甘“伏低做小”,于是携带宋家财物逃奔到南京,靠卖诗刺绣自谋生计,独撑门户,什么封建礼教的清规戒律及可畏人言,她都置若罔闻,表现她那特有的豪侠之气;面对市井无赖的调戏纠缠,她声色俱厉,表现出其泼辣的一面,努力维持着自己的贞素;面对官府的差人敲诈勒索,她照样置之不理,且振振有辞的训斥那两个押解她的差人;生活磨就了她“以恶抗恶”的性格,使她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顽强地活下去。沈琼枝不仅有过人的胆识,还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女子,她不仅会刺绣,还会做诗,这在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中,沈琼枝可算是个超凡脱俗的女子了。因她有才,她看不起宋为富的庸俗,认定宋为富决不会欣赏自己家的幽雅景致,自己倒可享受几天。她出逃到南京,也是靠她自己的才华才取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在那个污浊黑暗的社会中,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氛围包裹的现实中,沈琼枝的所作所为真可称得上是巾帼奇才,但她每走一步都是极为艰辛的。在争取人格独立上,应该说,她比杜少卿、萧云仙等名士贤人都勇敢,因为她可以很轻意地挫败盐商,却无法征服那个属于男人的社会。杜少卿、王冕等人只是对现实不满,没有具体的人压迫他们,只要他们始终保持他们的人生追求,他们照样可以过得洒脱自如;而沈琼枝却不同,她要面对的都不是好惹的人,“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她不仅时时在担心宋为富不肯放过她;担心官府来捉她;而且她靠“精工顾秀,写扇作诗”过自食其力地生活也难以清静,她还必须承受那个社会惯见的男人对女人的压迫、调戏以至欺凌。这又比那四个靠“贱行”维持生计的市井奇人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与艰辛,这不仅是因为她有奇异的追求,而且更主要地是她是个女的,且人又长得漂亮。因此,她不断地进行斗争、反抗,显示了自己的豪侠之气,这与那殉夫立贞节坊和虽是女儿身却热衷八股文的鲁小姐显得多么不同。正如武书评价她的:“我看这个女人实在有些奇,若说他是个邪货,他却不带淫气;若说她是人家遣出来的婢妾,他却又不带贱气。看他虽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侠的光景。”至此,沈琼枝的性格刻画达到了圆满,她就是这样一个不卑不亢、不邪不贱的巾帼奇女子,是个令许多须眉都要折服的女子,杜少卿就说她这样“一个弱女子”,面对土豪恶绅却“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论在哪方面都称得上巾帼豪侠的奇女子,在那个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她也难逃许多在那个社会中的女子的悲剧命运,尽管她才华横溢,敢作敢为,然而自始自终都是她一个人去抗争。杜少卿钦佩她,却无力救援她;她既不能像王冕他们那样自得其乐的生活,也不能像市井四奇人那样自食其力地生活;无论她作多大的努力,也逃脱不了封建社会给女子设置的樊笼,而被官差捉拿。虽然最后她能遇上一个风流才子型的知县,而得到“断还伊父,另择佳婿”的美好结局,但这实则上却蕴含了封建社会中女子的悲剧命运,这么一个努力追求人格独立的女性,经过了这么多挫折,依然没有自主权。??这是一曲时代的悲歌!这更是一曲警世之言!在封建的伦理道德下,女子是没有自主权利的,只有打破这扭曲的世界,这扭曲的时代,女子才能真正地走向光明,走上自由之路!????参考文献??1。《儒林外史》,200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2。《“儒林”“女子树”——<儒林外史>女性人物读解》,2008年,全椒文化体育旅游网。??3。《儒林外史妇女形象脞谈》,1994年,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黑暗社会中的一束奇光——评<儒林外史>中的沈琼枝形象》,2008年,空谷幽兰的博客。??5。《从<儒林外史>看考生病相》,2005年,《医药与保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