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香海禅寺,感受商道佛心

2008-06-07 09:42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香海禅寺位于浙江的桐乡。

桐乡本是凤凰家,据清光绪《桐乡县志》记载:“县市在梧桐乡,古称凤鸣市,昔所梧桐,相传五代时,曾有凤凰来集。”梧桐乃佳木,而凤凰系良禽,良禽择佳木而栖,佳木居仙境而长,故桐乡实为仙居之所。

香海禅寺所在之镇为濮院。濮氏始祖为凤公,原是南宋著作郎,随宋高宗南下。当时南下之人大都据自己所好择地而居。凤公得知南方有凤凰栖居之所曰桐乡,他一听名字甚好,心生慕之心,举家从山东曲阜南迁濮院定居,世泽绵延,生聚繁育。濮氏第六代孙斗公南援护立理宗有功,赐其宅第为“濮院”。现今之濮院镇沿袭其名,已是杭嘉湖地区之重镇。濮氏家族世代经商,且行善积德,家风甚盛,使濮院成为江南富庶之集镇,成了州省往来之都会。香海禅寺始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初名福善寺,乃濮氏先祖铿公舍宅而建。清康熙年间,清世祖赐额香海寺,遂改其名。香海寺初建之时,正殿左右二梁均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亲笔题款。明清以降,殿宇屡毁屡修。清康乾年间,成为浙江名刹。有钟鼓二楼置于前,殿宇七幢奠于后,僧寮簇拥于两侧,寺宇周遭碧水环绕,花木抚疏,蔚然可观。寺中巨钟重1300余斤,叩之,声闻可达十里之遥。清咸丰以后,寺院屡遭兵燹,日渐荒圯,仅存之殿宇改作它用,了无原先之面目了。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佛教文化非常重视,拔地170亩,欲重建香海禅寺,并将此重任委托给贤崇法师具体筹建。贤崇法师乃童真入道,13岁即跟随于弘一大师的弟子圆拙法师之左右,深受圆拙法师之器重。法师慧根宿植,自幼茹素惜生,善心本具,就读于福建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先后驻锡过宁德华严寺、福建莆田广化寺、厦门南普陀寺。1996年受聘于普陀山佛学院任教,并历任班主任、办公室主任、图书馆馆长、普济寺后堂等职,曾荣获普陀山全山先进模范人物称号。他曾亲近当代高僧圆拙、妙湛、妙果、智敏、白光、湛如、济群等,勤奋好学,事佛以诚,弘宗演教,尤长“唯识”,实可谓年轻有为之法门龙象。为了重举香海禅寺之纲宗,他殚精竭虑,奔走呼号,“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正知正觉,共证菩提”作为建寺宗旨,以“建精舍,创特色,树典型”作为建寺纲领,使新建的香海禅寺将成为集人文、历史、宗教、艺术、园林、绿化融合一体之特色景观,并确立十个项目,统筹两事,以确保总体规划得以全面实施。十个项目分别为:一、成立同修互助会,以接引社会各界有缘同修;二、办好会办所式寺院,以树立一方禅修中心;三、建设弥陀村,以方便禅修弟子学佛;四、开办辅导班,以提高信众禅修水准;五、设立大众关房,以广开学佛进修门径;六、创建石雕花苑,以展示佛教文化艺术;七、创办《香海》文摘,以深化禅修造诣;八、开设佛学网站,以传递禅学最新信息;九、开发少儿教学,以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建立寺院董事会,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统筹两事是:一、筹措资金事宜。二、监理工程进度事宜。重建香海禅寺整体工程,计约15年分三期完成。本着“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用,同结万方缘”的美好心愿,努力促成此事。

我们现在看这些项目条文,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平面的文字没有办法使我们得到确切的形象,但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枯燥的条文会立体起来,那时,一座座风格别致的建筑物会矗立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看了规划图,就能想象得出,重建后的香海禅寺会是我们中国佛教道场之绚丽典型,会成为江南的名刹宝地。

贤崇法师于寺院建设双管齐下,一边着手重建工作,一边进行弘法利生。2007年,在寺院举办了“启迪智慧,自在人生”为主题的盛会,并举行了“禅商论坛”,请高僧前来作“心灵的圆满”和“佛学经商之道”的讲座,这些开示非常符合企业家的需要与口味。2008年5月25日,香海禅寺又一次举办了“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让灵魂跟上脚步。其灵感来自于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先生所著的《让灵魂跟上脚步》一书。书中说过这么几句话:“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身处的社会、所带领的企业和我们自己,都在高速发展变化。我们的速度太快了,脚步远远跑在前面,灵魂跟不上来,整个社会因此变得很浮躁,就像德鲁克说的:我们大大高估了眼前,却大大低估了未来。”

脚步跑在前面,而灵魂永远跟不上来,当脚步招呼灵魂的时候,灵魂尚未出发!这绝非耸人之言,尤其是目前这个时代,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在这个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的年代,人们的脚步是那样的有力,而在脚步有力的同时,灵魂却是那么地贫乏!特别是在商界,这种情况非常突出。当人们有钱了,而预想的快乐或者说幸福并没如期到来,相反,痛苦和焦虑却日渐增多,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从世俗角度看来,的确是个问题,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答案是很容易找得到的,问题也是能轻易解决得掉的。于是,遂有了这一次的盛会——佛商论坛之召开。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家顶级的经济峰会,已历8年历史,享有中国的“达沃斯经济高峰会”之美誉!参加者是富有思想和活力的企业家,这个论坛是中国民营企业家聚集交流的舞台,也是企业家开展商务交流的平台。其目的是集中国最优秀的头脑和资金对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进行把握与预测。为中国的企业家、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方向作一个导向作用。应该说这个论坛的影响在国内是相当之大的。而今年,本论坛就在这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桐乡的香海禅寺举行。香海禅寺环境典雅,详和宁静且又不乏肃穆庄严。人一入寺,顿觉身心宁泰,逸出尘外。在这样静谧的环境里,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佛教文化,来启迪与分享我们内心本有的智慧与美好,使佛教的圆融通达之理贯彻到企业经营理念当中,让人们在领受禅悟所带来的智慧之同时,希望企业家们能够在放下与坚持之间体会商道佛心。

前些年,中国的企业界盛行着“儒商”之说,做一个商人如果能够得一个“儒商”之雅号,那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儒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说,是指以儒家学说作为行为准则的商人;就广义来说,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儒、道、墨、法、兵家之长的商人。而这些年,儒商仍然流行,但“佛商”大有超过“儒商”之势。佛商首先是佛教徒,成为佛商的人大抵有两种,一是离世间修行的条件不成熟,遂做佛商自利利他。这种人的出离心很强,修行之志非常坚决,被人称做佛商。二是发了菩提心要度众生的人。这些人觉得做个普通的在家居士,度生不易,遂立志办企业,通过办企业来弘扬佛法,利乐有情。这两种企业家可称得上为真佛商。故佛商的出现比儒商的出现更有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有人会说,寺院僧人应该是属于林泉的、属于清修的、属于禅定的、属于与世隔绝的等等,似乎不应该与世俗中人太多往来,尤其与商人,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人。而其实,寺院或者说僧人与商人往来的渊源有自,早在佛陀时代,社会财富增长,经济空前发展,手工业与商业十分发达。佛陀于传教过程中在各地组织了许多僧团,得到了一些国王、大臣和富商的支持,创建了许多精舍寺院,以此扩大了佛教的力量和影响。佛陀传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长阿含?游行经》里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入灭前由南向北所走的路,这两条路就是当时的商道。佛陀在传教过程中,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我们知道的舍卫城祗园精舍就是富商须达多布施的。佛陀经常向王族与商人们宣讲佛法,以佛法智慧启迪他们本有的灵性。可见,在原始佛教时期,从世间法的层面来看,佛教与商业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佛陀在“八正道”里就讲了“正命”与“正业”,这对商人来说,其教诫作用是非同一般的,这正是佛法在世间的具体体现。六祖惠能大师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近现代的太虚大师、印顺大师、星云大师、证严法师以及济群法师等大德均提倡“人间佛教”。 [1] [2] [3] 下一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