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古树

2011-02-23 06:20 | 作者:霜冷长河 | 散文吧首发

我的老家在黄土高原残原沟壑区,村子中间有一棵百年古树,她古朴而苍劲,粗壮的树杆需三人才能合抱,高达一丈有余的古树主杆,上部中心有个空洞,有棵榆树从空洞中长出,生长在古树的怀中。显得格外稀奇,硕大的树冠,招来了各种类在上面栖息,裸露的树根就像一个巨手牢牢的抓紧大地,苍老的皮肤布满全身。我是听着古树的故事长大的。孩童时期,我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坐在老人的身边,听他们讲古话、讲古树、讲古树的故事。每当这个时候,老人们总是一本正经,侃侃而谈,栩栩如生地讲述关于这棵树的来历,她的故事、还有她的神秘。每当村子里办喜事,新郎新娘都在这里迎花,吹鼓手鼓起腮帮子使劲的吹,放鞭炮,发喜糖热闹非凡,年轻的大姑娘小媳妇穿戴艳丽,在一起品头论足。小伙们更是跑前跑后,忙的不亦乐乎。谁家老人去世,古树下又是祭奠的地方,各种贡品端在这里,子知客都要上香磕头。大树下是我们村红白喜事必去的地方。

小时候我们是围着这棵树长大的,从,从秋到,我和我的小伙伴,在大树下,玩捉迷藏,打毛蛋,玩游戏,这棵古老的大树目睹了我们的成长,她还是我们躲藏的场所,记得我的伙伴在一起打架,遭到家里的痛打,就爬到大树的树叉里躲藏,一家人到处寻找,就是找不到人影,惊动了半个村子的老老少少,找遍了沟沟壑壑,结果他在上面很悠闲的睡了一大觉下来了,让村子的人哭笑不得。

古树成了我们的乐园和精神福地。老人们说,村里能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就是得亏了这棵树,仔细琢磨,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她是一种精神,古树如同沙漠戈壁上的胡杨,能生长千年不死,埋在土里千年不烂,村里人就是靠这种精神支撑,度过灾荒,逃过兵祸,战胜了无数的磨难,顽强地生存着、发展着。她是一座靠山。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大人们夏天喜欢在树下乘凉、歇脚、交谈家事,大家的事,有难题时只要在大树下合计合计,总能找到好的办法,没有过不去的坎。她是一个乐园。小孩喜欢在树下玩耍,找到童趣,健康成长。我长大后在校读书,放学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远远看到她高大的身影,犹如一把巨伞,撑在半空中,看到了大树就像看到了家,就会加快飞奔的脚步,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

古树长得高大,枝叶繁茂,在树丛中唯我独尊,每当春暧花开,生机盎然的季节,就引来众鸟聚集,有的在高高的树梢上高声鸣唱,欢呼雀跃,有的在交错的树枝中翩翩起舞,嬉闹玩耍,有的在繁密的树叶间谈情追逐,缠绵不休,好一幅百鸟闹春图境。有一对喜鹊,在树冠上筑巢生息,平时很少见到它的踪影,一到春耕大忙的季节,它就匆匆飞来,站在高高的树巅上,帮助人们催耕催种,发出清脆的叫声,人们一听到喜鹊的叫声,不敢怠慢,都会忙不迭地下地干活。还有一种乌鸦,就不怎么讨人喜欢了,平时不知它在哪里生存,每年春夏之交,都要飞到这棵树上筑巢,繁衍后代,等儿女长大翅膀硬朗了,全家就飞到别的去处,因为这种鸟叫声粗怪,又长得黑头乌脑,人们把它看成神鸟,深怕它这张“乌鸦嘴”搞错方向,朝自家门前叫上几声,这种鸟每年如期而至,又增添了古树的几份神密。只是这多年由于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各种鸟类数量减少,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百鸟争鸣的景象。

50年代人民公社起办食堂,刮共产风,把树上的枝干砍下来做了燃料,大大的伤了树的筋骨,现在还留有伤疤。新枝下仍然能看到她的伤痕累累,依稀可见,大跃进的年代,又在这棵饱经沧桑的古树上砍树枝做农具,更是沧桑古树上加霜,硕大的树冠变得残指断臂,没有了生机,现在听老人们讲起都很惋惜。

近些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家乡焕发了活力。村庄完全变了模样,前年搞土地复垦,把我们村子的废弃旧庄基进行了整平。原来废旧地坑院修成了一层层梯田。百年沧桑古树也得到了保护,古树四周用砖进行了加固防护,大树下还立了一块碑子。富裕了的村民再也不用在古树上砍伐树枝。这棵历经磨难的古树得以养息。沧桑古树亲眼目睹着家乡的变化,原破旧窑洞不见了,而是一排排红砖瓦房拔地而起,原来的弯曲小路变成了宽敞大道。

家乡厚重的历史、神奇的古树,是我魂牵绕的所在,是我永远的骄傲。百年古树她见证了我们村兴衰的变化,她像一座丰碑屹立在我们的村中,我每次看到慈又威严的古树,看到她历经风而愈加苍劲,看到她度尽坎坷而依然挺拔,心底就有一种力量油然而生,古老的古树你永远不老,你将同发展中的古老村庄一起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