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感动

2008-06-20 12:38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小苏是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大一的学生,也是我这个业余声乐老师的学生之一。昨天,她要去参加全校组织的一次演讲比赛,匆忙中,她将拟好的演讲稿带到我家里来,让我为她的稿件再仔细斟酌一下,因为她了解我在网上写文章。看了她的演讲稿后,我就不得不说了,按理说此文很好,语言流畅,基调明亮,构思行文都无法挑剔,但我却全盘否定了她文章的质量,为什么?她的演讲标题是《一米阳光》,是她为全校演讲比赛的“和谐社会”主题而准备的稿子。通篇文章全是套话,国内大事件,历史人物,领袖格言,口号语句等充满全篇,而且是明显是从各种媒体下载的段落,其前后文章行文缺少一种个性和风格,尤其是气韵上的衔接不自然也不流畅。我说:“小苏,你这文章放在三十年前,或许在某些人心目中,应是最好的文章了。可是放在今天,我就要说你的文章苍白无力,空洞而教条,甚至偏离主题。若我是评委的话,你的演讲,我会给你不及格的评分。”她一下惊呆了:“为什么?冯老师。”

“小苏,你很辛苦,可你的演讲稿都是从报上和网上摘录而拼凑的,空洞无物,没有自已的语言,最主要的是没有自已内在发出的情感,你怎么去打动评委和观众?连我看了都觉得言之无物,你这样不是失败吗?你的演讲稿的目的是感动,就是用你所被打动的情绪,变成自已的语言和表情,那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去演说。这样才能感动人,感动是演讲的灵魂。然而你的演讲稿没有呀?”

“老师,你说什么是感动?”小苏像受到重大的打击灰心地说。

“感动就是人间情感的传递,是一种心灵沟通和交流。因为人的情感是本质上所固有的,对于大众来说有个民族伦理心理接受问题,它是一个民族或人性上所共有的内涵。比如说珍惜生命,是人本性上的情感。若细分下去就有爱国情感,爱情等等,这是一种民族和文化传统的情感。人的情感是精神现象,我们所谓的感动就是挖掘出人性最深沉的情感,并使得它焕发出来,从而让人共鸣。从美学上达到一种人性善良的光辉。情感就是人性的精神动力。然而要达到这种共鸣性的感动,却需要有很多艺术修养和素质,以及艺术手法。说透点,什么叫艺术,就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让人们感动,产生出崇高、美好的心理感受出来。小苏,你也是学艺术的,你的歌声或琴声不能打动人,不能让人感动,这样的艺术表演就不是好水准。”

“嗯,老师,我有点懂了,但实现起来很难呀?”小苏迷惑地说。

“是的,情感这东西很怪,是人的精神产物,我看至今没有人能说明白,只能说接近。但我发现越是真诚的情感越打动人。它不是因文凭高低,人的形象好坏,人的伦理水准多高就能说明情感。因为情感没有附加条件,只有真情所在。你的演讲稿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你没有真诚去对待这演讲稿。你缺少真情动机,只是一种随和,于是你从报纸上摘录或网络下载,这是目前学生的通病,我遇到过研究生写论文都有是从网络上下载文章,这那有自已的感情和观点,然而那些下载东西都不是他们的自已的语言,所以它载不下你心灵中的情感和观点。用这种态度去写演讲稿就成了说教经书,那份感情从何而来?说透点,你自已都没被打动,又如何去感动别人呢?”

“我不知如何写了。”小苏很不好意思地说。

“小苏,你这标题很好,《一米阳光》,也许你那种瞬间即逝的感觉方向是对的,这是很有文学成份的好标题,关键是你的构思主导思想错了。你写那些名人毫无用处,无论孔子也好,司马迁也好或者毛泽东也好,虽然他们都是伟人,但这已成了历史。他们的人生再也走不进你的现实生活中,这是你败的地方。你应多从生活上去寻找,从民间凡人中去寻找,从自已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你所熟悉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拉进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进入一种自然情景中去感受。感动人的事情,往往就是生活中的一瞬间,就像你的标题,一个人的爱,一份社会和谐,往往就是通过一些很小的场景和表情来体现的,这就是一米阳光。感动人的一生或全世界,不要去说大话和空话,它真的不如一点真情。比如说温总理在地震中。站在地震废墟中那个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动作,因为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那种心底和人格,会感动亿万儿女,他就会载入史册。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地震中,那救出儿童对解放军叔叔那瞬间的敬礼,那地震中老师那舍身护学生的姿势,那许多自愿者忙碌的身影等等,这就是一米阳光呀,对于个人来说,那些行为和声音等,实在太暂、太微小,然而当这份善良的人性行为聚在一起,他们就会汇成无数的亮点,去感动千千万万的读者。这些具体而生动的举止和声音远远胜过几万句那些说教经文和空活,这才叫感动。此处才是于无声处胜有声呀!这就是演讲人需要的真正境界。”

“老师,我懂了。”小苏微笑起来。

“当然,要达到一种演讲艺术境界的确不易。我建议你改变方向,不要去想我要做好高雅的文章,显示有好渊博的知识。一个心思,把你生活中被感动的具体事例和故事,变成自已激情澎湃的语言,用自已真正的情感去打动读者和观众,这样别人会自然为你喝彩。因为你感动了别人。感动真是一种难已诉说的情怀。小苏,你看了今年内年的青歌大赛吗?”

“看了几场,没注意。”

“其实,我早就想写感动这话题文章了。今年青歌赛上,选手们在综合知识评考中,都出现了相似于“感动”命题的作文题,而真正让观众感动的却多是原生态选手的表述,而不是那些高素质的学院派和专业选手,为什么?对此,我也很纳闷。原生态选手面对这样的题目,他们往往是自然地用一种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述,取材于最生活化的身边小事例和故事,用最自然表情和情感来表达,使人感到亲切、友爱、真挚、生动,这使我们观众不得不感动。例如,云南白族选手阿宝,在说感动时,他就讲了有个音乐家在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发现了阿宝,当时阿宝父亲患病。这位音乐家支助阿宝,深深打动了阿宝。当主持人问阿宝这位音乐家是谁时,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位音乐家对阿宝说,不能向外界说他的名字。这是何等感人的音乐家。另外有个少数民族说,她们民族能够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几千年来实现一个家庭只生一男一女。而且余秋接着解释说,这个民族没有‘锁’这个词。这是何等神秘的和谐话题。怎不让人感动。其实,感动就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之中,并非要去说圣人和英雄或精英什么的。可是那些专业和高素质的选手却说出的作文话题,大都假、大、空,套套大话,矫情媚态,这怎么去感动别人。”

“哦,我懂了,我回去重新写。”

“小苏,我建议你不要在这基础上改,要抛开这种思维模式,不然你会掉进窠臼中的。你看中央台百家讲坛上的于丹老师的演讲就是这样,她并不是要卖弄出很高的水平,而是贴进生活,拉进听众或观众的心理距离,用一种自已感悟的语言来说事。如果单从学术性讲,她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可她的演讲能把一些知识要点变成一个个生动情景来说,所以她能打动很多人。”

说完后,我给小苏上了声乐课,发现她进步很快,回学校后,凌晨快一点了,她在我的QQ上,将她改了的演讲稿再次发来。

“小苏,这次稿件大体好了,只是技巧问题了。但我仍没有被你的演讲稿子感动。”

“为什么,我已经全力以赴了,真着急。”小苏深感意外地说。

“别急,我是要求你精益求精。你现在只是发现了感动故事和事例,这是素材因素,但没有深化,现在我来纠你的技巧部份。第一从语言上,你没有口语化,看上去还是在摘抄新闻报道,事例选得好,可那是新闻稿件,你看那语言没有情感部份,太多的描写内容,变成了采访式的新闻报道。第二是没有表演成份,你应该舍身处景地作现场表演,仿佛你就是现场中的一员,这需要情景再现,这样才能打动人。第三不要去说你被感动了,这种情感角色变得不好。你是在演讲,台上你就是演员和主持人,你的情感表现要置身于现场之中。”

“这样写来不是很长吗?我们演讲只有四分钟呀。”

“够了,青歌赛上,选手们即兴只有一分钟的陈述时间,然而好的选手却表现出来却很有内容。关键是陈述要生动和形象,这才是打动人的地方。”

“怎么才生动?老师。”

“我所说的生动和形象,就是演讲者要有一种亲身置立于场景中的感觉,同时也要给观众一个现场氛围的联想。仿佛就是一种地震场景的再现,要表达这种氛围就是你的演讲语言的核心。许多演讲者之所以平淡,除了文学功底外,还应有心理塑造的能力。我要你的演讲抓住一点,那就是‘扣人心弦’的效果,那才是好的演讲。”

“扣人心弦,太难了。”小苏又疑虑起来。

“小苏,你的悟性很高。就是没有打开窍门,从文章上看,你的色彩和基调有了,但始终肤浅,在情感边缘上徘徊,为什么?你的开篇引言不错,是一种轻松导语,实则是为你的演讲定调,然后你应有个过渡性情绪铺垫。如转入‘2008年,是我们在新世纪里所遇的极不平凡的一年。’这时观众自然联想到灾、藏独、圣火传递、大地震、洪灾等。人们头脑中自然会联想到那些悲怆的情景,这就是扣人心弦的地方。你必须用一种灰暗的表情和语调去演讲,然后‘然而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没有被吓倒,我们的人民没有自弃,而是团结一心,共赴危难。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和谐和爱,有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他们会在冥暗中给出‘一米阳光’来温暖我们和谐大家庭,接着你用一个个生动场景展示那些有爱心的普通人性。这不就是扣人心弦的一波三折的生动故事吗?我认为这样的演讲才是深入到观众的心里去的。就像剧本中,有个平缓、低沉、激昂暴发的情节。这在我们声乐作品的段式中的弦律发展,有个基调、色彩、节奏板眼、速度等,这些只是为演唱感情而作的表达术语。感动是人性心理活动,它需要的就是真情实感。”

“老师,我明白了,我再改。”

“是的,小苏,不要其烦。水平就是这样提高的,千锤百炼,好刀得反复锤打,才有韧性。注意,你在演说故事中一定要有亲临现场之感,不要去作过多的描写,因为观众看电视多了,他们会自然联想到那大灾难的情景的。有的人写文章或演讲者生怕别人不知道,越说越败。你就抓典型的事例或故事。多用情景再现的语言,要给观众一定的联想空间。比如说,一座学校垮塌了。你只用一个“轰”,紧接着然后用战士‘废墟下还有百多学生,快!快!快!让我再去救一个学生吧’呼喊和哀求。这种象声演说,急促的语句,就胜过好多文字描写。这种效果有点像舞台上的评书和戏剧高潮。”

“老师,你再等着我一下。”

“我不看你的稿子了,我相信你能写好。因为你已经悟出来了,现在是你全心去感动别人的时候了,也是你自信的时候。总之,要打动别人,必须自已先要充满感情。我盼着听候你的佳音。”

两天后,小苏给我发了条消息,说她获得了三等奖。高兴之中,她将最后的演讲稿发来了,虽然我不是很满意,但她的毅力和决心已打动了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