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百家讲坛》,思考中国媒体发展

2008-06-16 13:07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内容摘要】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成功,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媒介与公共文化等问题予以剖析。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讲坛节目证明了,长久以来相对的两种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是可以很好的相结合,相互渗透,并且共生共存的,因而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在当今公共文化空间日益萎缩和娱乐风尚过度兴盛的社会,不可否认电视讲坛节目的出现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电视讲坛节目作为媒体向大众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于本土文化的巩固在一定意义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与此同时,警惕“知识谬误”以及“互搭梯子”的现象。大众文化并非庸俗文化,因此,防止把“大众化”变成“庸俗化”。????【关键词】电视讲坛现象;《百家讲坛》;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公共文化;庸俗化????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了一挡时长43分钟,并且以中国各专业领域中的教授学者们授课的方式,带有学术性质的电视讲坛节目,名字叫做《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刚开播时,收视率持续很长时间接近为零。而自2005年以来,《百家讲坛》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热潮,相继开始广为人知,收视率也节节高升,2006年第一季度跃居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收视率榜首。因此,是否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一个原本大众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节目,如今却是广受大众喜欢的呢?????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中国是一个以精英文化为主的国家。自古以来,精英文化一直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大众文化似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尊重和重视。自从法兰克福学派燃起对大众文化批判的战火以来,许多社会学家、传媒学家纷纷开始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予以关注,同时对当代文化结构产生反思。是否精英文化永远与大众文化相对立、相排斥呢?笔者认为,不然。????精英文化主要是以知识分子文化的表现形态为主,确切的说,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而“精英”是指社会为其设置专门职业或特殊身份的知识生产传播应用者。精英文化是社会道德和社会良心守望。本质上是一种自觉的文化,他承担着教化大众、导范社会价值的功能;为全社会确立一种普世的信念,并负责向全社会提供高尚的精神文化产品、向民众传递社会理想和理性精神、确立价值尺度和审美标准。出于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对社会价值理想的关照,精英们一般都与社会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而主张伦理的严肃性、创造性、个性风格、历史意义和言外之意等社会内在规范,故其具有生生不息的精神超越力。那么笔者疑惑,在人口高达13亿之多的中国,“精英”占的比例是多少?“普通工人”占的比例是多少?“农民”占的比例又是多少?2005年的统计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占总人口数的8.0%,中产阶级占总人口数的19.0%,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43.0%。笔者认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势在必行之时,当务之急就是如何使中国92.0%的人口,能够通过大众化的方式,尽快地接受传统的本土知识。???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之下所产生的,并与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形态,大众文化最早出现在西方,它的产生依赖城市的出现以及现代化的科技传播手段。大众文化塑造出了一种以人们休闲的方式、自我发现、自我享用、自我创造的方式来对付自我人性中无法遏制的欲求、性格弱点,反复出现的困惑、无奈、潜意识的痛苦。???大众文化是现代的科学和民主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其它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无法比拟的广泛性、平等性和普及性,所以说,大众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平民性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是社会走向平等和民主的历史性标志,它斩断了在传统社会中曾一度出现的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文化垄断的社会根源。如果把大众文化当成现代性的意识形态,那么,这种意识形态也不是依靠暴力与恐吓来迫使大众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来接受的,而是人们根据自身的好和兴趣进行的“自主性选择”。????如今,随着大众文化的兴盛,以深度、抽象、严肃等为特征的精英文化,不得不逐步靠近平面直观的大众文化。《百家讲坛》节目,正是很好的把精英文化的内容专业性、深度性以及其受众的局限,与大众文化的内容粗潜性、通俗易懂以及其广泛的消费性,两者有机的相结合,达到共融。????二、公共文化空间的日益萎缩与媒体的电视论坛现象????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很多学者提出:正是因为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大众媒介,导致了公共文化空间的萎缩。因为公众越来越多的选择收看电视节目,或者上网获取信息,已经很少有人爱看书了。那么,大众传媒肩上的担子似乎越来越重了。事实上,近年来电视等大众媒介节目庸俗化的程度公众是有目共睹的。“超级女生”的成功,不得不引起广大公众的深思。看着身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对读书的厌倦,对一成名的想,对“超级女生”的迷恋之极,难道还不值得国人的反省和悬崖勒马吗?因此,笔者认为,《百家讲坛》在此时得到了广大公众的认可和信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人依旧渴望知识,中国人已经看到了一些低俗不堪的娱乐节目正在吞噬着他们的思想,甚至他们的下一代。????《百家讲坛》使得专业化的知识重新以一种平民化、大众化面向广大公众,不仅得到较高的社会信誉度,同时也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笔者认为,其成果原因所在是:电视讲坛采用媒介的方式来言说知识。其主要从中国的四大名著的个案分析,中国历代帝王的千古疑案,以及中国各朝代的历史等,慢慢扩散到当代文化的剖析,现代企业管理手段,西方经济史等众多的专业知识,使得公众能够循序渐进地吸收不同知识。???电视讲坛现象所关涉的焦点,究其底里,其实就是电视与知识的关系问题。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商业与公共的双重属性,既有游戏娱乐、商业广告等功能,同时还有新闻监督、承传知识的功能,因此,在电视节目类型的历发展史中,无论中外,知识很早就成为电视的重要内容资源。????三、警惕“知识谬误”和“互搭梯子”现象????也许是我们太乐观了,也许是人们始终无法摆脱经济上的诱惑,在《百家讲坛》栏目中似乎出现了“互搭梯子”的现象。知识分子上电视有助于公共文化的重建,但随着现代媒介影响日益扩大,出现了借助媒介谋名牟利的所谓的“电视知识分子”,实在令人悲愤。笔者认为,《百家讲坛》栏目需要推出一系列“换回国人民族责任心”为题目的节目。使得社会上各个基层的公众,都找回他们本应拥有的民族责任心,在遵守现代市场经济规范的同时,不忘守传统文化中的民族责任心。????《百家讲坛》节目本身是以为人所尊重的知识为主体,向广大公众传授理念的一种创新。警惕“知识谬误”和“互搭梯子”现象,不仅是大众媒介对自身职业道德的遵守,同时也是对知识和学术的大力保护,对电视评论节目发展的一种裨益,更是对社会广大公众的一种责任。???笔者认为,《百家讲坛》节目的推出以及它的成功,具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结合的发展趋势;其二,打开了传统媒体与分众媒体相结合的发展大门。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的媒体不会是单一的体系,不会只是精英媒体或是大众媒体独揽风骚的格局。如果中国力求换回和巩固国民的民族传统文化,那么通过媒介的手段把精英文化融会贯通在大众文化以及大众文化消费上,是势在必行的。??????注释:????⑴ZhouWenguang,“MainstreamCulture,EliteCultureandMassCultureinModernChina”,JournalofHangzhouTeachersCollege(HumanitiesandSocialSociences),2006No。6P。12-16????⑵喻国明,《大众传媒:告别精英文化》,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0年第4期???⑶刘迎秋,《在使命与诱惑之间——试论大众文化勃兴下的精英文化意识》,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2003年第1期???⑷金民卿,《大众文化: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中国深圳市委党校,2002年第1期??⑸ZhangJiehong,“FromMassCulturetoPublicCulture”,LiteratureResearch,2002年????⑹苏跃,《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若干问题》,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4年第4期????⑺GongQun,“GlobalCultureandNativeCulture”,DepartmentofPhilosophyinRenminUniversityofChina,20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