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海棠

2008-06-07 09:42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见到海棠的机会必定不多。我是没有见过海棠的,虽然所住小区和附近的公园里都会种植些桃树、茶树、桂花树等这类花木,海棠我却始终没有见过。但,在我的心目中,这些花木是无法和海棠相比的。

古人桃,是爱桃花之色,为红之极纯、极艳。美人如桃,拥有桃腮、桃唇、桃靥的都被归入国色天香的美人。美人好吗?好,美人一朝被人识,便是无限风光。让古往今来,多少好儿郎痴痴傻傻朝思暮想魂牵绕。有诗为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风。”不过,桃花的生命暂的,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桃花短命,红颜更是薄命,谁让红颜通常指的就是这些桃花般娇容的女子,于是,我轻易不敢再用桃花去形容一个女子。

桃为美人,海棠则为贤人。清·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有云:海棠有色而无香,此《春秋》责备贤人之法。古人爱海棠,如爱贤人。爱之深,责之切。不然没有香气的花那么多,为什么人们只向海棠如此兴师问罪。春秋时期,晋国有个重臣名叫赵盾,他是在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在他执政初期,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续常职出滞淹,并将所制事典在晋国颁布执行,以为常法。这对当时晋国政局的稳定,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而且他享年五十多岁,辅佐了晋襄公、晋灵公和晋成公三位国君,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后人对他却多加责难:“赵盾弑其君”。弑君一事虽非出于其意,也非其授权,对他实为不公。

责怪海棠有色而无香,亦是对海棠的不公。李渔就对海棠无香之说进行了平反,他引用郑谷的《咏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深宿枝。”《花谱》中:“海棠虽然没有香气,但是害怕臭气,不宜浇粪”,非臭即香。那么海棠到底有香还是无香?可以肯定的说,海棠种类繁多,必然有些海棠有香,有些无香。在网上简单的查阅了相关海棠的资料,没敢较真(实在是海棠种类太多,去查哪个有香哪个无香,我还没达那个境界,呵)。海棠有草本也有木本,有灌木也有乔木。我国主要有:西府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四季海棠。其中西府海棠是有香味的。

我们可以看到明代《群芳谱》中的记载:海棠有四品。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明霞。西府海棠可以说,彻底为海棠无香之说平冤昭。进而更加得到文人墨客们的喜爱,是不无道理的。艳是海棠的特色,香艳则是西府海棠的完美特色。

近日看季羡林的散文怀念西俯海棠》,其中对西府海棠的描写如下:“我的眼前蓦地一闪,就在这两棵翠柏站立的地方出现了两棵西府海棠,正开着满树繁花,已经绽开的花朵呈粉红色,没有绽开的骨朵呈鲜红色,粉红与鲜红,纷纭交划,宛如半天的粉红色彩云。成群的蜜蜂飞舞在花朵丛中,嗡嗡的叫声有如春天的催眠曲。我立刻被这色彩和声音吸引住,沉醉于其中了。”可以说,季老在回忆他当年所见的西府海棠和明代《群芳谱》中对海棠的描述,是何其相似。至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海棠并非全都无香,至少西府海棠,它就是有香的,而且其色之艳,绝不逊于其它任何一类海棠。

为海棠中有香者击鼓跳舞,为海棠中无香者扼腕叹息。人无完人,我们又何必苛求花木们十全十美。生活于我们,不是去看、去寻、去在意美有多完美,而是凡美好的事物,我们要懂得去欣赏,懂得去珍惜,百倍来爱护它们。季老说爱好美好的事物人类的天性,任何人都有权利去爱好美好的东西,花木当然也包括在里面。而那些违反人性,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要铲除的人,非奸即恶。最是痛恨这样的人,打着修正主义的恍子,干着破坏美好的东西的勾当,使我们国家在这几年里,经济足足倒退了几十年。

我们现在可能很难了解,当时文革期间,季老这样一批学者、专家所经历的磨难。我们可能会说,季老当时可是个胆小鬼,对红卫兵的压迫逆来顺受,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更有甚者,批判季老的作品《季羡林谈人生》,说年老了糊涂了胡说八道了。我不想说太多,关于人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一千个人看待,可能有一千种看法。大师的看法,你可学可不学,但也轮不到我们这些无知后辈来批判。季老是值得我们崇敬的,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是因为他的品格。《怀念西府海棠》这样一篇短短的小文中,我们就能体会到,季老对海棠的惜,对四人帮的恨。他爱恨分明,不屈的活下来。并且在文革期间翻译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并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看到海棠,我定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季老,想起这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而越发的喜欢海棠。

近些天,一直想去花市场转转,找找盆载的海棠。虽说见不到灌木乔木类的海棠,能亲手触摸到草本类的海棠也是好的。如果能找到《红楼梦》中,宝二爷和从妹妹所吟之白海棠,那就更好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想来这白海棠与西府海棠并立一处,应该桃红李白,另有一番景象。

2008.5.21午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