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大学精神

2008-06-16 13:07 | 作者:晨暮随心 | 散文吧首发

??“精神”一词,其哲学意义是表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现代人通常把精神当作是道德层面的最高量化,中国人也把精神理解为风采、神韵,如“龙马精神海鹤姿”、“有梅无不精神”。好多时候精神表达的是一种内容实质,如文件精神,会议精神等。我不知道现在所谓的大学精神指的是那一个层面,比如“北大精神”,是指北大学子的道德、风采,还是北大教学的内容实质。或者都有,或者都不是,很难说清楚。北大人喜欢运用鲁迅先生的话:“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可能就是北大精神。然而恰恰又是鲁迅在他讲了这段话的七八年后,在给台静农的信中却说:北大堕落至此,殊可叹息,若将标语各增一字,作“五四失精神”,“时代在进步”较为贴切。鲁迅的话未必就表示北大真的“堕落”,可是至少可以说明,精神是逐渐积累起来的,没有一代代人努力,这中精神非但不能发扬广大,而且容易被忽略,被淡化。??陈翰笙这个当年曾和蔡元培、李大钊同过事,又是季羡林先生老师的学界泰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时说:“祝北大办得和老北大一样好”。这意思好像在说,现在的北大没有完全能够继承老北大的精神。精神应该是经过一代代人,不懈努力,凝聚而成的一种特殊品格,而且要如鲁迅所说“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可见精神不是凝固不变的。陈平原先生在他的《大学何为》一书中说“我更愿意说大学传统,她比大学精神更实在些,也更好把握。而且一说传统,大家都明白,那是在培育过程中的,没有定型的,还在不断发展。”??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可以用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来衡量,还得看这所学校的教学风气,师生的精神状态。传道、受业、解惑,办学受先要将传道放在首位,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应当以德育为先。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在其《就职演说》中讲了这么一段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我们现在的大学恰恰重视了大楼,而忽略了大师。一些歌星、演员都能破格被聘为名牌大学的院长、教授。有句名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衡量大师的标准应该是“德高”和“身正”,而不是他在媒体前频频亮相的出镜率。??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提出“博雅教育”,主张在人格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品德熏陶,“旨在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可见一切教育家重视的都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核。没有一点精神,条件再好也难以把学校办好。有这样一个例子,新加坡南洋大学是半个世纪以前海外华人创办的一所华文大学,1970年8月李光耀应邀在南洋大学作《南大与我们的前途》专题演讲。他提到南大创办初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学生,“很矛盾的,现在南大的师资和教学水准都已提高了,但突出的学生却没有以前那么多”。他似乎是在说,当年条件虽然艰苦,但无论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精神追求,现在条件好了,这种精神就没有了。李光耀说的不正是我们现在学校的现状吗,学校是一个知识产生和传播的场所,知识与权力、知识与市场,构成不同的对应,而这些背后又都蕴涵着一种精神的存在,只有这种延绵不绝的精神在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崛起。??而我们看到这种精神,现在正在各级各类学校淡化,这些现象,这些简单的道理,难道我们的教育管理者们不知道吗?显然不是的,他们都是专家、学者,知道的比我们多得多,然而他们为什么又装着视而不见呢!局外人就未必知道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