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尝心理危机

2010-08-29 09:14 | 作者:碧鼠 | 散文吧首发

一染上这样的话题,我的心理像被什么揪着不放,稍稍一放松又感觉有点失落,左右不适,弄得自己坐没有姿势,站难稳定,看什么都将从心中穿越,几乎千疮百孔的思维真不愿意交集在一起,闲谈这样无聊的话题。也许是自己的危机很难从心理排除,不得不继续品尝。 我没有读过多少书,也略知一些遗留。真与假不予探索,里边的声音无权拒绝。天下为什么相信胜者王侯败者贼吗?原来每个人的思维里都存在两种精神准备,随时为此做出牺牲,理由是愿意当成功者不愿意当失败者。竞争激烈火爆,从古走到今,明争暗斗无时不在。对,你猜的不错,都是不平惹的麻烦。你想天下能平吗?所以历代都在诱导中庸和善,和为贵嘛,谁不羡慕,这是一种心声,我们一直在抚摩慰藉自己的灵魂,希望从中得到安慰。可是一比较,自然的不公正情绪就会露头,心理不伤也会被霜损,危机感随之产生。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不可比,可谁也愿意改变自己的现状,提高自己的文明水准,优化思维结构,展现自我形象,几乎没有人会违背自然逻辑,把自己的那点荒诞当作蔽扫自珍的理由。从孟母三迁到世代变革浪潮,从所谓的正义呼声到社会更替频繁,那双脚印不留下血的教训心的向往?是的,我们需要平静思考,可是我们不可能不在生存的道路上挣扎,不在竞争面前无动于衷,即使自己的长处不易暴露那处始终要奉献。自己优越吗?自豪吗?你不可能不比较,也许你在别人眼里已经非常优秀,而自卑的幼虫正在吞噬自己的那点脆弱,你因为没有能力徼杀,也不愿意触动防卫很久的敏感地带,放纵与埋怨同时会上升为一种隐形危机,不追究好像成了正当防范。 我们每个人都想用最好的方式证明自己,希望接近心理的神话,可是我们一迈步就不是证明自己,也无法证明自己,而是用滑稽的动作展现自己那点可怜的思维。别人的掌声与咒声都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也都容易更换思维结构盲目追随。首先声明这不是那个人的缺点,应该属于诱惑的内在效应。当幻影成为欣赏的习惯,心理的脆弱程度也在加厚,经不起冲击力量的反击几乎一碰就碎。怀疑理应成为一种逻辑,但因结构上的松弛不得不把自己撕的粉碎。证明已经不在重要,神话淡淡退出视线,出于坦然去维护眼前那点真实。 社会结构与心理结构非常相似,心理危机与社会危机一样重要。因为某种信仰存在某种力量还在传承,我们就有机会品尝来自思维的感觉。如果把人的思维浓缩在一个平面,只有走向没有深度,我们会发现一种强烈的意识在作崇,把人的想象力付诸在所有的行动上,在同一个目标上体现意志。很可惜文海里的遗留都是深度疏导和提醒,规劝的力量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因而附丽上的理想运筹成了品匝与点缀,如果用理想化的模式给予尝试,我想同样不可能完满组合,因为这都必须经过实践,议论声永远跟随其后的弊端。我们都在承认自己认识的还不够,但没有谁会坐而不思,行而不赏,劝而不疑,疑而不惑。因此心理危机不是起点也没有终点,它一直伴随我们进步的里程。 所以,从古到今都把变化的思维当成了法宝,对腐朽的僵死的传统的教条的东西非常讨厌,这也符合《易经》里的道义。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并存于世,无论你喜欢反对,都不会影响其生存空间,我们也了解到许多强化思维的情感励志,武力征服的不幸事件,可是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共和,这是实践告诉的人类共同认可的生存方向。可是要实现这一崇高境界谈何容易,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视野是辽阔的,而行为是短期的不计较后果的,困惑不停地在后果里产生,而又在产生里改变修正,反反复复不断消磨人的意志力,很难为一种走向尽善尽忠,心理的担心不难想象。其实认识社会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适应也许会上升为某种需要,掩盖其心理不适走向平庸。 不容否定的是人人都存在心理危机,来自何处由己而知,担心自己,体味社会,注重环境,存在意义,也许更为广阔的思维已经染上寂寞之花,只有自己能品到。可是一种超越的力量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融入现实的生活已经不能回避。危机感其实就是一种品尝中的经历,没有如果,也不要害怕,跟着变化的脚步前进则可,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做凡人的事,想凡人的理天经地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