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中的赛里木湖

2010-06-20 23:41 | 作者:郭文涟 | 散文吧首发

我喝了碗奶茶便悉数起了诗情画意中的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海拔高度2073米,比著名的高山湖泊天池还高,是新疆海拔最高而又面积最大的高山湖。她的周围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炊烟袅袅,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牧场,也是商旅过客和远征将士,由天山北路出入伊犁河谷,东去长安、洛阳,西去波斯罗马的必经之路。凡文人墨客们路过此处,也留下不少优美文字和诗句。

看着客人们静静地听我叙说,我越加认真起来,加重了语气说道:

“据专家考证,最早在赛里木湖留下诗文佳句的是西周的周穆王和西王母娘娘。据说,周穆王是个大旅行家,他曾乘坐骏车从中原出发,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瑶池来会见当时西域各部落联盟的女首领西王母娘娘。这个所说的“瑶池”就是我们面前的赛里木湖。当时,西王母娘娘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大会,哈哈……请允许我通俗一点,用现代人通用的官方语言“盛大的欢迎大会”来形容我想像中的盛况。呵呵……旋旎无比的赛里木湖风光,使周穆王乐不思蜀了,当然,也被西王母美丽的姿色所打动。但由于国事繁忙,在他手下人一再催促下,周穆王不得不离开。西王母娘娘也被周穆王的痴情所感动。在周穆王离开的时候,留下了这样依依不舍的诗句: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听了深为感动,即席唱和:

子归东去,和洽诸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令人遗憾的是,三年以后,周穆王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再来会见西王母娘娘,只留下这两首千古传诵的佳句,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

“郭主任,我们到天池时那里的人说,周穆王与西王母娘娘相会是在那里。青海的人说,周穆王与西王母娘娘是在青海湖相会的,到底哪一个比较准确?”

我心里真是佩服蔺秘书长的广博的见闻,猜想他可能是学历史的。

“蔺秘书长,你一定是学历史专业的吧?”

“没错,是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的。”

“那你一定知道,瑶池到底在西域的什么地方,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就是相会的具体情况也没有明说,对吧?”

“是的。”

“所以千百年来,史学家门一直争论不休。以我看,至于到底在那里并不重要,每当你到了西域,遇见了这样美丽的‘瑶池’的时候,你能想起三千多年前的周穆王与西王母娘娘说不定就是在这里相会的,并且能进一步唤起你一些美好的遐想就可以了……不过,以我之见,天池在孤独的深山里,且地域狭小,交通不便,不大可能是相会之处。青海湖古时人烟稀少,气候恶劣,也不大可能。唯有西域——赛里木湖。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啊。而且西域与中原来往很早。据说,黄帝的妻子,那个教人民采桑养蚕制衣的西陵氏祖,就是西域人,也就是我们新疆人。”

“噢,这倒也是。那么,以后的呢?从那以后还有什么诗文佳句吗?”

“蔺秘书长的兴趣真是广泛。呵呵……以后有清晰的文字记载的就是成吉思汗时期的丘处机了。”

“呵呵……郭主任一下字把两千年的历史给减缩掉了。”

“哈哈……那是。因为就我所具有的那点知识,我没有看到这期间有那些文人墨客在这留下什么诗词佳句。张骞来西域后,人们知道这里是乌孙国的故地。乌孙人是今天哈萨克人的祖先之一,汉以前他们主要生活在河西走廊一带,就是你们现在的甘肃。后来为匈奴所迫,到了伊犁河流域。他们放牧养马。他们培育的马汉武帝称之为西极马,他曾有诗曰: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但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打击匈奴,把十八岁的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下嫁给了乌孙王七十岁的猎骄靡。猎骄靡死后,按照乌孙人的习俗,细君又嫁给了继承王位的猎骄靡的儿子,并生有一女,但不久夭折。可怜的细君由于不服水土,身体柔弱,加之幼女夭折,她在乌孙度过了五年便去世了,年仅二十三岁……”

“噢,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了,留了一首诗,我称之为千古绝唱《黄鹄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这首诗收录在《汉书》中,当年在长安城广为传唱。其实在乌孙王猎骄靡死后,细君是不愿意再嫁的,据说她捎书传话于汉武帝,汉武帝让她为了国家社稷,按乌孙的习俗来办。所以她才又下嫁给猎骄靡的儿子的。可是……”

我说到这,忽然说不下去了,因为我发现大家默不作声,有的人眼里还噙着泪花,不知是因为细君的那首诗,还是因为细君不幸的遭遇……

“细君当年来过这里吗?”

“我无从考证,因为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我想,细君当年生活过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伊犁河谷草原.包括现在在哈萨克境内的巴尔喀什湖和在吉尔吉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当然也包括现在的赛里木湖,她肯定来过这里。据说老乌孙王很喜欢她,把她当掌上明珠一样,肯定会带着她四处游历,以解她的思乡之愁的。而且我想,任何人来到赛里木湖都会因为惊喜于她的美丽和博大而忘却一时的烦恼或痛苦的,可是细君不行......”

“郭主任一会像是历史学家,一会又像是文学家,哈哈……”蔺秘书长这一说,大家都从刚才的沉闷中缓过气来,哈哈大笑起来。一会,又兴致甚浓地要我讲下去。

我咕咕地喝了一大碗奶茶,品了品奶茶的余香,接着说了下去:

“汉以后,中原地区大乱,数百年难以平静。这期间,史书上没有详细一些的记载。只是到了伟大的唐朝,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才又进一步紧密起来。就我所知,唐朝的著名诗人骆宾王、王昌龄、岑参、李益等,都来过西域,留下了雄奇美丽的诗篇。至于他们来没来过伊犁河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李白的童年就是在伊犁河谷度过的,郭沫若说他就出生在巴尔喀什湖畔的碎叶城,前两年有记者去那里去采风,那里还存有唐朝时遗留的城堡的痕迹。只是那里的人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但我相信,你们看看,中国几千来的文学史中,有哪一个诗人像李白那样豪放自由洒脱浪漫呢?没有,只有李白。为什么,就因为李白身上拥有了西部人的性格特点,所以他写出的诗才有巍巍天山豪情的色彩。所以我建议你们到了伊犁后,多喝些伊犁河的水,喝了说不定都能写几首像李白那样的诗句来的。”

我的话刚一落地,大家哄然大笑起来。

大家笑过之后,我又接着话题讲:

“唐朝之后的宋朝,虽然文化达到了又一个顶峰,但由于它的懦弱和偏安一寓,中国再没有强大起来,说明中国古代文化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应该在那个时期就进行更新才是。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蒙古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给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当年成吉思汗凭着他的雄才伟略建立了广袤的蒙古汗国,他急需宗教力量来统一安抚各个民族。而长真人丘处机是当时全真教的精神领袖,在中原一带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当时应成吉思汗的邀请,由山东经蒙古、新疆前往撒马尔罕,路过赛里木湖,被赛里木湖的清澈和蔚蓝所吸引,他称赛里木湖为“天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泓湖水。他的弟子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描述此湖是‘方圆凡二百里,雪峰环之,倒影池中,师名之曰天池’之后,赛里木湖随着《长春真人西游记》这本书而为天下的读书人所知晓,自然笔墨诗文就多起来了。这些,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进入现代文明社会,著名的老作家碧野描述过它,我上中学时读过他的一篇散文叫《天山景物记》,那上面就对赛里木湖作过非常美的描述。上海作家赵丽宏八十年代初写过一篇散文叫《赛里木湖印象》,我们新疆的大诗人周涛写过一首诗叫《赛里木湖的传说》……”

“郭主任,与你讲的传说一样吗?”

“哈哈……不大一样,那是诗啊,特别的美。我记得头一句就是:‘这湖水,是深蓝深蓝的/像是谁在碧波里倒进了浓墨/牧民说它是草原的眼睛/那眼神啊/真是深不可测!……”

“郭主任,我们看你像学历史的,又看你像是学文学的,这一路上我们看你一直比较沉稳,办事细致周密,政治素养也比较高,现在看来,你又像是个作家和诗人。没事,说说吧,大家都是自己人,说完了出去就忘了。”

“哈……”我大笑不止,不知说些什么好。最后我只得说:“我是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当过许多年老师。说故事是我的强项。我业余时间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写作,最早写诗,后来主要写散文。”

“出版过集子吗?”

“出版过一部散文集《远逝的牧歌》,28万字。”

“写过赛里木湖吗?”

“没有。”

“为什么?”

“赛里木湖太美了,太神奇了。小的时候我就听大人们说,赛里木湖神奇无比,谁也不敢靠近它。说是最深是90多米,但谁也说不准,因为稍微到湖中间一点,所以的仪器都失灵,测不出来.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有苏联专家乘汽艇考察赛里木湖,走到湖中央,给湖水吸了进去。后来再没有人敢靠近它。所以我对它一直很敬畏。而且长大后我知道有那么多的文人大家写过它,我那敢啊。给你们瞎说一下还行。”

“郭主任,别那么自贱,就把今天说的写下来就行,保证有许多人看。”

“是吗?哈哈……”

“郭主任,问最后一个问题,赛里木湖的水为什么那么蓝,湖水里有鱼吗?”

“赛里木湖呈卵圆形,是一个内陆湖。千百年来,过往的文人墨客,将军征夫,留下了不少记载,可是仔细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有一个相同处,就是湖中是死水一潭,没有鱼虾游动,没有水飞翔,也从来没有看到白帆点点,渔歌互答的情景。为什么?因为湖中没有鱼虾。近代考察的结果是:赛里木湖周围的山地均由古生代岩层组成,其中不少地方上是石灰岩出露,因而潜水和裂隙水溶入了大量的碳酸钙,这也是导致湖水为什么那么晶蓝、清澈的主要原因。赛里木湖因水中含盐量较少,属微咸湖。但在靠近湖岸的几百米处,由于有较淡的潜水注入,浮于湖水上层,因此牛羊都能饮用。特别是在湖的东面,潜水量大,那一带基本都是淡水。因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在湖中进行冷水中试养鲤、鲢、鲫、高体雅罗鱼、贝加尔雅罗鱼等,已成功繁衍开来。所以现在天鹅、斑头雁、白眉鸭等水禽成群嬉戏啁啾,充满了盎然生机。”

说到这时候,饭菜端上来了。有野韭菜、野青菜、野葱等,均是绿色食品。服务员说是赛里木湖周边草原上野生植物。还有鱼,是赛里木湖放养的冷水鱼——高白鲑。大家尝了几口,便纷纷称赞可口好吃。特别是那高白鲑,肉细,味香,耐人细细咀嚼,口中余香久久不去。

“可惜,当年细君姑娘要是吃到这样的鱼,她或许就不会死的那么早了……”

不知谁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家纷纷放下筷子,长久地默不作声。

哦,历史啊,就是这样神奇,这样沧桑,这样让人怅惘不尽,这样让人沉思绵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