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2013-04-22 23:00 | 作者:苔上雪 | 散文吧首发

周六早晨醒来的时候已是九点,打开手机看到了关于雅安的地震。说实话,当时没什么感觉,其一是因为大大小小的地震,几乎每周都会听到,其二,我不知道这次地震的伤亡,其三,我对雅安是没有一点概念的。然而随后,消息就铺天盖地而来了,我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然后就很自然的想到了汶川

这样的天灾总是让人措手不及,无可奈何。那年高三,每天看各种关于地震的视频,心酸,流泪倒是无所谓,就是那种心痛最让人不堪承受。绝不止同情,绝不止畏惧,而究竟是什么,我又实在说不清。画面上一只鞋子,一个书包…我实在是无法接受也无法想象前一秒还活蹦乱跳的孩子,下一秒就被埋在冰凉的砖石下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十八岁的我第一次正视死亡都是那样的惊慌恐惧,那么还只有几岁的压根儿不懂得死亡的孩子呢?

原谅我今年没有打开任何关于雅安的现状及伤亡的新闻,原谅我没有再一次真正的和灾区人民一起正视死亡,我假装什么事都没有,我假装我还一如既往的过自己生活,所以我不知道雅安地震伤亡多少,我开玩笑说某某明星捐款太少。

我说我越来越觉得我不适合新闻学了,我怕每天看太多的丑恶,我怕生活变得沉重起来。一篇关于舆论的论文写得是义愤填膺。一般情况下,我不大写社评,偶尔冒出来几篇文章总是有人说犀利,我懂得他们一定觉得平素言语恬淡的我怎会写出那种刻薄的字句?一直觉得柴静的眼神太过犀利,纵然她还是像以往那样真诚的笑着,可我确实不习惯那种深入骨髓的犀利,那种洞察世事的锐利。我们终究不能脱离地面行走,那么,我又不是与世隔绝的隐士,怎么可能毫不知情,无动于衷呢?正是因为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才会如此充满血性!我觉得一个记者就该担得起道义,那么,很抱歉,我是一个贪恋俗世温暖的人,做不到视死如归,所以,我不适合!

昨天,和四川的一个同学聊天,问他那边情况怎么样,当他说余震不断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家里很担心吧?”对于身在险境中的人来说,生死已经不是我们所决定的了,看开了也就无所谓了,可是对于家人来说,没有结果时担心,结果不好时悲痛。两个月来听到了关于新疆的两次地震。上次刚和妈妈打开视频她就问:“你是不是知道新疆地震了?中午突然觉得房子在晃,我们就都跑下去了…”那一刻我为自己没有第一时间知道家人的危险而深深自责。远隔千里,我什么也做不了,可起码,我还能牵挂,在第一时间。

张晓风有一篇文章叫《敬畏生命》具体内容我记不得了,也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真切的体会到这四个字的重量了,但它的确常常浮在脑海的。

好了,谈点轻松的话题吧!

致泡桐

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后来删掉了。

周末,难得的晴天,已连续几天因怕冷而没有早起了。醒来的时候已是八点多,一如既往的是一通闲聊,那个时候的笑声是最豪放的,那个时候的言语是最粗鄙的。

穿着高跟鞋去逛街,做了最坏的打算。走到小河边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气味,抬头,便看到了笔直的桐树一树的花开。浅浅的淡紫色,掺杂着白色,那美丽,妙不可言。

十年前院子里有一棵法桐,每到秋天,满院子的绒球,总是一次次拣起,不顾妈妈说的那球球会让人身上发痒的恫吓;院外便是一棵梧桐(知晓它是泡桐还是在大一的时候),每到天满地的桐花,那似喇叭一似的花形,花头处黏黏的,总是沾的满手都是。

后来,知道了龙胆花,但是没看到过,便总是想到桐花的样子。

一直酷各民族服饰和古代服饰,想到旗袍,便想到戴望舒《巷》中那个结着丁香般仇怨的姑娘。所以,第一眼看到那个素色的旗袍便很是喜爱。后来,告诉姐姐我买了件旗袍,姐姐的第一反应就是“发个照片给我看看”。

姐姐是我见过的最温和的女子,她总是想把她最好的东西给别人,无条件的包容,无条件的容忍。所以,纵然我喜欢也总是不会拿走,我想,将来有一天我可以给她她所喜欢的。她的温和,我的任性。

如今,老家院子里已荒草遍地,甚至我都不记得多少年没踏进那个院子了,法桐被伐倒的时候,我在旁边,而院门外的梧桐树我还在念着。

每天追问妈妈什么时候带着小侄子回来,也常常报怨没法回到老家过年。也仅仅是一年没有回去,我便发疯似的想念,想念祖母带着我和弟弟站过的油菜花;想念哥哥姐姐牵着我和弟弟站过的麦田;想念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过的月色;想念下雨天我赤脚走过的泥泞;想念我采过野花的路旁……

评论